王毅:善于破冰的“救火队长”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体的西服、一丝不苟的发型、温文尔雅的微笑、偶尔的锋芒毕露,外交部长王毅在世界舞台上刮起了一阵中国全新外交的旋风。
  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
  年仅16岁的王毅中学毕业后就去北大荒当了知青。他来到邻近前苏联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在东北建设兵团做了一名战士,当时他随身的行李是一个巨大的藤条箱,里面装满了书籍。度过了最初的好奇,繁重的劳动和枯燥的生活环境让许多人变得麻木。每当夜幕降临,同伴们或是早早躺到了炕上,或是结伴在屋里天南海北地胡吹。王毅总是躲在角落里,从藤条箱中抽出书本,静静地看起来。“那时我和其他北京青年一样,政治敏感,忧国忧民,对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都很忧虑。那八年的时间里,我读了很多文史书和外语书,所以并没有感觉那时的生活特别单调。”
  恢复高考后,王毅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上课时,王毅才发现自己年龄最大,并且只有自己是靠自学考进来的。经历过北大荒生活的王毅非常成熟,再加上相貌俊朗,一时间成为北京二外的公众人物。而让他在大学时期出名的则是他的两篇毕业论文,一篇是把中国历史与日本历史相比较,一篇则是日本语言和中国朦胧诗的比较。让教授们尴尬的是,王毅的两篇论文已经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当时没有哪个老师能对它们进行评判。班主任秦明吾把王毅的论文投到了中国日语界核心学术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结果很快就刊发了出来。连老师们都很难上的期刊,王毅作为学生一下子上了两篇,一时间引起人们的交口称赞。
  王毅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做了一名科员。秦明吾知道后,对王毅说:“外交部是一个要求绝对服从的单位,你是个有独立主见的人,进外交部,会把你的才干埋没了。”但是王毅在外交部如鱼得水,很快就脱颖而出了。
  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第一次访问日本,在一个非常重要场合的讲话稿由王毅来起草。同行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之前外交部把工作人员起草的稿子交到胡耀邦手里后,返回来时总会被修改得“一片红”。王毅花了一个晚上完成了,在不安中他等来了返回的讲话稿,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胡耀邦只改了两处,并写了个批语:“此稿写得很好。”
  从此,王毅一路顺风顺水,36岁成为中国驻日使馆参赞,42岁成为外交部亚洲司司长,49岁成为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
  善于破冰的“救火队长”
  大众对于王毅的熟识源于当时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朝鲜半岛的核安全问题成为影响东亚政治局势和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的极力斡旋下,中朝美日韩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毅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
  六方会谈充满了各国的角力,王毅以他的机敏和韧性,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危局。第三轮会谈开始不久,美国带头发难,并买好机票准备第二天回国。凌晨得知消息的王毅一大早就赶往美国代表团驻地,邀请他们去长城游览。在一天的行程中,王毅和每个代表团成员沟通协商,最终使美方答应重新回到了谈判桌前。爬了一天长城的王毅把美国代表团送到驻地,回到家已经晚上十二点了。爱人劝他:“一天工作了十二小时,你忘了医生建议你多休息,不要太累了吗?”原来,这次王毅是以带病之身参加联席会议的,三个月前他还躺在医院里,接受了摘除良性肿瘤的手术。
  在三轮的六方会谈中,王毅以他的智慧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三度导演了六方代表集体握手的历史性画面,成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朝核六方会谈下来,王毅已拥有了明星般的知名度,许多国际媒体纷纷把他视为中国新一代外交官的领军人物。
  之后,王毅出任中国驻日大使。当时中日关系处于低谷时期,媒体不约而同用了“临危受命”这样的词语。“在当时中日政冷经热的情况下,两国高层互访几乎中断,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开始尝试去触摸和改变坚硬的现实,这是一场艰难的破冰之旅。”
  作为大使赴任后,王毅马上请住在中国使馆周边的街坊邻居到使馆做客,然后走遍日本进行了超过百场的演讲。他与日本的政治家和高官打交道,也与一般的民众甚至是大学生保持交流。
  但上任的第二年,王毅被卷入与靖国神社参拜有关的口水战中。时任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王毅在演讲中公开质疑小泉作为首相的公职参拜行为:“首相、官房长官和外相是日本的脸面。我们两国曾有过这三人不去靖国神社的君子协定。”王毅的言论被日本媒体广泛报道后,日本竟一致矢口否认,连时任中曾根内阁官房长官的后藤田正晴也说“我不认为有过那样的君子协定”,一时间,王毅遭到了日本媒体的围攻。
  以王毅的资历和稳健,绝对不可能随口说有过这个君子协定。后来,时任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出来打圆场说:“我觉得虽然没有协议,但那种形式还是延续下来了。”这等于间接承认了长期以来自民党内确曾有过内阁“三驾马车不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
  次年8月,在东京举行的第二届“东京—北京论坛”上,王毅在演讲后,首先与安倍晋三握了手。一个月后,安倍就任首相,继而到访北京,中日高层互访的坚冰开始消融,随后迎来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访日融冰之旅。
  三年后,当王毅结束大使任期之际,中日关系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中日关系的某些死结绝非我个人可以解开,无论中日积怨有多深,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重要国家,中日保持正常关系依然是双方的主流意见,这是我可以有所作为的基础。”
  高大上也接地气
  王毅被任命为中台办、国台办主任后,力推国台办“转型”——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他展现了出色的手腕,两岸关系实现了不少零的突破:两岸间的空域和水域得以开放,人员往来更加便捷,大陆游客可以申请去台湾“自由行”。最重要的成果是,两岸之间确定了“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协商模式,签订了《两岸经济合作模式》。
  2013年3月16日,王毅重返外交部,正式出任外交部部长。
  一向温文尔雅有节制的王毅有时也会怒发冲冠,在一次访问加拿大的记者会上,有加拿大记者指责中国“人权”状况。记者的话刚说完,王毅立即指着那名女记者说:“你的提问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和所谓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傲慢,你去过中国吗?你了解中国吗?你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人均8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我要告诉你,最了解中国人权状况的不是你,而是中国人自己,你没有发言权,请你不要再做这种不负责任的提问。”一连串的斥责令全场几百名记者目瞪口呆。王毅一改中国外交官员平心静气表达心声的形象,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16年7月12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出炉。王毅第一时间召开记者会,再次强硬地表达了中国立场。
  中国外长的强势,是中国实力的外在表现。王毅出任外交部长后,中国一个官方推特账号向一个“藏独”推特账号喊话:嘿,哥们,你去过西藏吗?没有来过,就不要在那里瞎BB。中国政府这种喊话举动,以及“淘气”的幽默风格,都显示了中国在处理国家安全问题上的自信,这也让外媒惊奇不已。
  王毅主政下的外交部,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2016年新年伊始,外交部推出了一项促进地方发展与开放的新举措,那就是外交搭台,经济唱戏。王毅在外交部蓝厅为地方省区市举办全球推介活动,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及企业参加,彼此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对接。元月底,首列“义乌—德黑兰”货运班列开通,为义乌多家商户开辟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快捷通道。
  2016年9月28日下午,外交部新闻发布厅,开放的中国看四川、看世界——四川省全球推介活动开始了。在三星堆商代青铜纵目面具展品前,王毅停下脚步仔细观看。此时,一个记者手捧熊猫“看看”,将这位推介四川的形象大使、“外交新兵”介绍给了王毅。看着身着红色唐装、憨态可掬的熊猫“看看”,王毅一边接过来一边说:“熊猫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很多人会像喜欢熊猫一样爱上四川,爱上中国的。”
  我们期待这位魅力十足的外交部长进一步向全世界推介中国之美。
  图片由CFP提供
  编辑 吴忞忞
其他文献
鸡尾酒大王  在辽宁师范大学读书时,对调酒颇感兴趣的夏海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酒吧勤工俭学,一边为客人服务,一边观察调酒师调酒时的一举一动。  两年后,夏海调酒水平见长,一些行家品过他调的酒后都直竖大拇指。在一次比赛中,夏海勇夺东北调酒师大赛桂冠,连滨城的一些外国朋友都夸他调的酒口味正宗。大学毕业后,夏海在大连一家酒吧当了调酒师。随着经验的积累,夏海能调制500余种极富创意的雞尾酒,逐渐被大连酒吧业尊
期刊
近日,巴西圣保罗大学研究人员建议,墨镜每两年需要更换一副,因为镜片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会降低防紫外线能力,容易造成眼角膜受损,引发视力问题。  研究发现,全球不同地區的日照有所不同,热带国家和地区紫外线水平最高,即便在冬天也很高,意味着墨镜防紫外线功能退化更快。研究还发现,日晒时间长不仅影响墨镜的防紫外线能力,镜片也更容易破裂。
期刊
疯狂的1%项目计划  威尔逊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先是在IBM担任项目经理,但很快他就厌倦了重复式的工作,于是选择辞职,成为休斯敦特洛森大学的一名教师,从事环境科学的教学。期间,威尔逊发表了一些有关保护环境、崇尚简约与环保生活方面的论文,并获得美国最大的教育奖项。  事业成功的威尔逊感情却不太如意。他和妻子住着280平方米的宽大房子,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两人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大吵大闹,发展到
期刊
辞职后疑患职业病  案例:2016年4月9日,肖琳莉向所在公司提交了书面辞呈。鉴于肖琳莉的岗位需要接触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公司随即根据相关规定,安排肖琳莉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离职体检。因体检结果为未见异常,公司为其办理了离职手续。由于感觉身体不适,一周后,肖琳莉到省人民医院做了职业体检,显示疑似尘肺病。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复查结果,也是胸肺部异常。肖琳莉遂要求与公司恢复劳动关系,但被公司拒
期刊
当一群人围坐在桌边,总会有人抖腿,甚至让周围的东西也跟着一起晃动起来。这种令人坐立不安的行为虽然会让旁人感觉很烦躁,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样比呆呆地坐着要更好。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观察人們坐着的时候活动一条腿是否会影响体内的血流。结果发现静止不动的那条腿血流量减少,另外一条活动腿的血流量增加。在三个小时实验结束的时候,静止的那条腿的主动脉对血压的应答情况并不好,而活动的
期刊
午睡只宜小憩,超过40分钟可能有损心脏健康。  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发现,午睡时长与代谢综合征风险存在关联。也就是说,午睡时长少于40分钟,代谢综合征风险未见任何增长;而一旦午睡时长超过40分钟,这一风险显著增加;午睡90分钟,出現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50%,效果如同日间过度疲惫。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等,这些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研究还发现,如果午间只是小憩一会,即午
期刊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专家研究表示,多食用酸奶能够帮助缓解压力。  研究人员邀请2.4万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志愿者均为年龄25岁~55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试验中,部分志愿者被要求一周食用5杯酸奶,其他志愿者被要求一个月只食用1杯酸奶。结果发现,20%常食用酸奶的志愿者很少感到較大的压力。研究人员还提到,如果在酸奶中加入浆果或者坚果、豆类等,则缓解压力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德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久坐不动的低能耗活动与出现焦虑情绪的可能性增加之间存在着关联。久坐不动的行为包括看电视、在电脑前工作或玩电子游戏等。研究发现,36%的中学生每天看电视或使用电脑时間超过两小时,与接触这类产品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的中学生相比,他们更有可能出现焦虑问题。
期刊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与魔搏斗的人》从心灵、精神、性格、气质等方面细致而又满怀激情地演绎了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悲壮而又伟大的一生,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苦难而又无限狂热的一生。他们的疯狂、孤傲、病态、毁灭是不可思议的,有一种咄咄逼人的火焰从他们体内向外喷射,使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可远视而不可以走近,因为他们的热度会灼伤我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他们是孤独的行者,永远不可能找到结伴同行的人。他们是
期刊
三面环水的宁静古镇  初到山奇水秀的桂林,就听说漓江边上有一座千年古镇――大圩。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漓江沿岸第一座古镇。明清时,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为广西四大圩镇之首。天虽下着小雨,我却难抑探寻古镇的兴奋之情,毅然从桂林三里店转盘搭上了去大圩的班车。  随着汽车缓缓前行,古镇的轮廓也愈发清晰。只见远处的大圩,古色古香,安宁静谧。它北临漓江,南靠磨盘山,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