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那些“大记者”学做新闻——专访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新华社副总编辑夏林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d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夏林的开场白说得很坦诚:"我得的是韬奋奖,这是奖给编辑的荣誉,但编辑要想发挥作用,就离不开记者,离不开他的工作团队,所以我总觉得编辑奖就是工作团队奖,是对新华社采编工作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职业精神的勉励,这倒不是谦辞,我不过是代表大家把奖领回来了而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06-01  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有90%以上的课文表现了自然景色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形象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为教师利用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使学生“披文以人情”,从而受到感染,与之共鸣。那么动情之“点”怎样抓,才能起到激情的作用呢?  1
期刊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各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的.与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相比,我国尚处于较低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
婚育权是高校学生依法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文章解析了高校学生婚育权的法律性质,探讨了教育立法与高校校规应当尊重学生婚育权的理论和现实根据,并以学生婚育权保护为视
在人们已做到“不出家门口,即知天下事”,靠“点击”“在线”得到快捷新闻信息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媒体,还提倡记者深入基层、亲临现场是不是过时了?追根溯源,“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111-01  “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本文的“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随着薪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在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
期刊
文章从评估活动的内在要素入手,分析了高校学生工作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高校学生工作评估的措施.文章指出,在学生工作评估的主客体上,要避免二级学院分管学生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2009年以来主动将自身发展放到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着力拓展文化产业,并且详尽规划了“十二五”发展计划,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中努力实现报业转型升级,
<正>在进入高校工作之前,笔者曾有多年在河南农村中小学教学的经历,其间也担任过中小学的书法课。2003年多种版本的河南省地方课程读本《书法艺术》的出版,旨在推动河南农村
2010年11月23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各省(区、市)“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视频会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我一期不落地看下来,在惊叹孩子们出色表现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首先是汉语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