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戏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实施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體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需要教师结合体育游戏具有创造性和知识性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智力,提升体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学生比较喜爱的游戏方式,展开体育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不仅仅身体素质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够让自己乐于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智力学习品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游戏;课堂教学
  前言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体育又是学生必修课程,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自己的体力,还能够在智力开发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时候,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机械化的跑跑跳跳,导致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作为体育知识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提高,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一、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意义
  1、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活动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激发起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提高自己的体育技巧。在进行游戏内容设计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对学生展开教学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知识学习,让自己的学习效果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得到提升。为了训练学生的跑步能力,教师可以把体育课程设计成类似于“奔跑吧,兄弟”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开展竞技类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意志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现代条件下的学生而言,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从小就过着优越的生活,导致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的退缩,不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抗压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通过体育的适当锻炼,能够帮助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释放学习的压力,消除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让学生懂得当自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心理学习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培养团队协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让自己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到互帮互助学习。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懂得在进行体育游戏中只有团队之间互相配合学习才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学生的学习项目中包含着很多需要学生配合的地方,例如,在足球比赛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解只有我们一个团队互相努力培养才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这个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踢足球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取得进步。
  二、初中体育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
  1、合理制定游戏目标,促进学生针对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推进,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教学之前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目标中探究体育知识,避免一节课学生学不到具体的知识。在体育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教师和学生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多鼓励,避免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踢足球”比赛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一定的技巧,然后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习中技能技巧不到位的学生及时进行纠正,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只有教师为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才能够取得期望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取得进步。
  2、重视课前准备活动,培养学生游戏意识
  体育课程作为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具体内容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要让学生进行一些剧烈运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带领学生做一些准备运动,让学生能够快速的使用后续的剧烈运动,避免对学生的身体操作损害。针对这一种教学情况,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精心的设计准备活动,将一些游戏性的益智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或者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课前准备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在准备活动的时候开展游戏“丢手绢”,被丢手绢的学生需要追赶给自己丢手绢的同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不仅仅能够被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到好的课前训练。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具备内容为学生设计课前游戏,让学生在教师得带领之下积极的参与活动,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3、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设计体育游戏教学
  在初中体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开展游戏的教学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学习,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具体内容,精心的设计游戏的内容,最终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体育游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知识的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要知道本节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做到让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进行游戏的学习,这样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知识单纯的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技巧,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摸球追人”,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在教师得带领之下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展开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学生之间不仅仅存在性别的差异,同时在个体差异上还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训练,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超负荷运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内容,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时候,可以根据男生和女生的差异设计游戏活动,对男生设计耐力性强,训练强度比较高的游戏,而对女生则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游戏,这样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不同游戏活动中都能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体育运动项目,同时能够实现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设计游戏过程。
  5、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安排游戏学习
  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体育游戏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学习情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学习功能,让学生在体育游戏的参与学习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运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快乐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训练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活动“过关斩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会投入自己的精力进行学习和运动。教师为学生设计竞赛性的游戏活动,符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实现良好的体育运动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通過游戏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运动过程中,通过适当的体育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积极的思考游戏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体育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孙平辉.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探讨[J].数码设计(下),2019,(10):348.
  [2]李德.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19,16(29):204.
  [3]曹玉勇.浅析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9,16(29):206.
  [4]李云峰.初中体育课堂中游戏教学的有效应用探究实践[J].读与写,2019,16(34):18.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解题”是应对高考必经的教学过程,为了提高高考成绩,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一向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教授。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调整,物理教学应逐步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物理教学;解题;解决问题;分析探讨  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小学教育当中,品德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进步等,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相对而言,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成绩,反而会造成教学的严重漏洞、不足,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进步,难以产生良好的推动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在生活化教学模式方面,做出良好的融入,坚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体系不断健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各个学科的主要教育目标,其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品质。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当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本文就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对于
期刊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运动负荷是评价一节体育质量和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针对当下不少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低、运动强度不大的现象,大密度、大强度的呼声不断,在《义务教育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119而页明确提出,“每节课应该安排10分钟体能练习”(个别课是1-2分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博士,在《中国学校体育》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语文中的分类也是很多的,例如,拼音、汉字、句子、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高中语文由于文言文较多,所以高中语文的难度也很大,而且高考作文所占的分值较大,因此加强语文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了,现在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让高中生对写作感兴趣。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语文写作是很多学生害怕的一类题型,面对写
期刊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学生要从小加强教育,因此我国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是过去社会发展的呈现,学好历史可以让学生培养出浓厚的爱国情怀,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就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加强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中 生活化教学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历史的一个宝库,文言文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在文学和文化上更有魅力。然而,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停留字词表面的现象普遍,无法真正走进古文经典的世界去体悟它的深刻意蕴。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在这些方面多加鉴赏,不能只重视文言现象。因此,我认为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是从“文字理解”、到“文学鉴赏”再到“文化熏陶”的“三文”过程。  关键词:文言文;文字
期刊
摘 要:针对小学阶段的教学,采取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接收率。四年小学生的年龄阶段还没有褪去儿童阶段的童心,上课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够,再加上数学应用题的难度加大,导致在四年级这个时期出现一部分学困生。本文依据自身教学实践,对处在小学四年级的学困生的应用题解题教学方式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学困生;应用题  四年级的先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所以這个阶段的学生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凉山彝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学生到县城或外地就读的机会有限,教师要结合当地学校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引好“路”,使学生学有所获。  关键词:表达;信心;游戏;兴趣;好奇心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尤其是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爱做小动作,有的同学喜欢说话,有的同学东张西望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专心学、努力学。  一、教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教学要切合学生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认真领悟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富有生机和活力,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  关键词:习惯;实践;领悟;数学;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