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慢病,请当“战斗员”(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说了,要重视慢性病的防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健康素养,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从慢性病的“观察员”变成“战斗员”。
  那么,如何变成“战斗员”呢?
  提高健康素养
  提高健康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传统健康观念把没病等同于健康,认为人的知识素养与健康无关。其实,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是生理、心理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状态,是个人素质与素养的综合体现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损伤。健康观影响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强弱、健康行为的准度,健康素养的高低、健康风险的大小。所以,人们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健康观。
  掌握获取健康知识的方法
  随着资讯的发展,人们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如通过纸质媒体(图书、报纸、期刊、报告及宣传手册)、视听媒介(广播、电视、讲座、报告、讲演)、网络等。
  有了途径,方法也很重要。结合自身条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1)阅读学习,多订多看主流科普书刊与栏目;(2)视听学习,多听权威专家讲座与电视广播。(3)网上学习,要学会浏览品牌网站进行专业医学知识的查询及信息的甄别。(4)培训学习,有条件的可参加公益性、实用性、福利性的培训班。
  健康素养的基本技能与运用
  健康素养具有功能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基本要求为:能读懂体检报告或药品说明书上的文字信息;能听懂和看懂健康科普广播或电视片,并能够模仿其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能够通过语言或形体语言与别人沟通交流健康知识及信息。具体例举,如:(1)能够觉察身体不适症状:疼痛看部位,不适看程度;(2)能对身体基本指标进行测量:早晚测血压,洗浴或饱餐后测体重;(3)掌握营养或膳食的合理补充:量出为入,按需补充,结构合理;(4)正确处置急病症(或伤):高热、疼痛、跌倒、损伤、中毒等。
  现在是信息时代,与健康有关的信息也是纷繁复杂,数不胜数,但其中也是真真假假,混淆视听。如果您有较高的健康素养,自然就能甄别真假优劣信息,避免伪劣信息干扰自己的生活保健。
  比如,我们常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信息:吃洋葱能防治癌症;吃甜食有害健康;感冒输液好得快;中药无毒可以长期用……等等。这其中就有错误的或是不够严谨的地方。其中,感冒输液好得快、中药无毒可以长期用的说法是错误的;吃洋葱能防治癌症,缺乏有效证据。而吃甜食有害健康的表述不准确,过量吃甜食有害健康,但如果完全不摄入糖也是不利健康的。
  这类信息之所以不可信,一般来说,有几种原因:(1)急于定论,如现在不少研究成果提前发布,但缺少科学证据。(2)泛化特征,如某个保健品的个例效果泛化宣传。还有“包治百病”,世界上还没有哪个药能“包治百病”;还有“包查百病”,世界上也没有任何的仪器能做到;还有说自己的药物是唯一的,一般这都是假的。
  主动预防慢病
  重视慢性病对个人及家庭健康的严峻威胁
  当前危害人类的有5大慢病(上期已经提到过,分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精神类疾病)。总体来说,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是头号杀手,恶性肿瘤是最凶险的敌人,2型糖尿病是潜在的威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容易忽略的危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肾病在我国不在少数,但对于这些大家都不是很重视。目前的状况是传染病越来越少,慢病越来越多,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的比重接近70%。高血压患病率阶梯性上升,现在2亿了;糖尿病患病持续上升;肿瘤、癌症发病死亡呈增长趋势。
  主动认识和监测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当前引发我国慢病流行9大因素,即:吸烟、过量饮酒、食用油摄入过高、盐摄入量过高、缺乏体力活动、血压高、血脂高(现改称血脂异常)、血糖高、超重肥胖。
  做好慢病及风险因素的自我监测
  经常检测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腰围、浅表淋巴结、乳腺包块、大小便及潜血。定期每年体检检测脂肪率、肺活量、血常规、血脂、血糖、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
  希望大家可以做到,每日早晚测血压、脉搏是否正常;每次入厕观察评估二便是否有异常变化,特别是大便,每日1~2次是比较好的,而且定时如厕;一日三餐评估饮食结构是否合理,蔬菜、奶、蛋要均衡摄入;每日监测运动锻炼是否达标,每月检测体重和腰围变化,每季监测身体是否有明显疲劳、疼痛等不适应症状,每年结合体检跟踪监测疾病或记录指标变化情况;遇到重大生活事件监测自身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
  主动参与健康素养行动,提高零级预防能力
  一次行动胜过十大纲领,要主动参与到8项健康行动中来,即戒烟行动、限酒行动、健身行动、减肥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心理平衡行动、环境健康行动、健康生活行动。
  主动预防慢病,要提倡零级预防,包括提早预防、病前预防、生前预防、风险预防。具体来说,提早预防提倡无论对疾病或致病因素,均要做到早查、早诊断、早干预及早康复;病前预防是疾病未发生时便开始积极预防和干预,防患于未然;生前预防,是生命培育期或出生前、婴幼儿期、儿童期便开始疾病预测预警和预防性管理;风险预防是针对各种疾病进行主动连续的监测评估与跟踪管理,达到不发病、少发病及晚发病的目的。
  掌握以下身体基本数据:(1)身高与体重: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体重指数18.5~23.9最佳。(2)脉搏:正常成人脉搏为60~100次分,平均为72次,老年人较慢,平均约为55~60次。(3)血压:理想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正常血压为139/89毫米汞柱,超过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正常高值范围(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4)呼吸: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5)体温,要看测的部位,口测:36.3~37.2℃,肛测:36.5~37.7℃;腋测:36~37℃。(6)腰围:男性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7)肺活量:一般认为成年男子的肺活量约3500~4000毫升,成年女子约2500~3000毫升。(8)视力1.0~1.5,如果视力低于0.5,则会影响开车等活动,视力低于0.3为低视力,低于0.05为盲。
  最后,希望大家要做自己健康的CEO、家庭健康的守门人、“健康中国”的参与者,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学习健康知识,播撒健康种子,培养健康素养,收获健康果实,共同迎接春花秋实的幸福、美好的未来。
  小结
  一个中心:健康为中心。
  两个追求:少病晚病、快乐幸福。
  三个目标:健康素养高、预期寿命长、病伤痛苦少。
  四个要素:功能与互动、心理与精神、信息、技能。
  五种能力:信息获取、甄别、写读、综合、运用。
  六个要求:会写、会看、会读、会讲、会做、会用。
  七个风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膳食不合理、缺乏体力活动、血压高、血脂异常、血糖高。
  八个行动主张:戒烟、限酒、健身、减肥、合理膳食、心理呵护、环境健康、健康生活行动。
  九个身体基本数据:身高与体重、体重指数、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腰围、肺活量、视力。
  十大健康技能:测血压、测心率、测体重、测身高、测体温、测力量、测腰围、算体重指数、观察大小便、填写健康量表。
  编辑/严敏 jtyy6730@163.com
  武留信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心脑血管临床人体健康检测与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近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健康管理和亚健康方面的学术专著——《亚健康学》,组织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健康管理概念与体系的中国专家共识。
其他文献
合唱在听觉审美上独具特色,多声部的和声层次、多种音色的人声组合,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和谐美感.合唱艺术具有鲜明的音乐性、群众性和社会性,推广难度低,演唱方法易于掌握,新时
《论自由》从某种意义上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提供了一套西方的话语体系,让读者在不同领域所学知识相互贯通,使不同观点不断碰撞、交锋、融合,最后形成一种理解中国现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简·爱》批评的理论视角丰富多样,然而这些理论与方法仍各自留有空白点,因而本文从阐释对话的角度审视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留下的
本篇文章对露天石灰石矿山台阶深孔凿岩爆破中大块产生原因进行了说明,并从穿孔参数、炸药单耗、装药结构、微差间隔起爆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降低大块率的技术手段,并且在实践
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吉他,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因此,研究吉他的演奏风格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吉他演奏的发展历史,分析多种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失眠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让我们从关注睡眠开始,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谚语有云:“十顿饱不如睡得好”,睡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有资料显示,目前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城镇人口存在睡眠问题,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