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失眠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让我们从关注睡眠开始,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谚语有云:“十顿饱不如睡得好”,睡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有资料显示,目前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城镇人口存在睡眠问题,现实生活中失眠也确实已经成为了困扰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失眠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让我们从关注睡眠开始,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90%以上的失眠都是由心理因素所致
科学研究发现,除个别人是因为睡眠环境的问题,如声音嘈杂、灯光太亮、室温过热过冷、湿度太大、床铺不舒服、房间太拥挤等出现失眠外,90%以上的失眠都是由心理因素所致。临床经验又得知,大约90%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70%的失眠者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抑郁。
失眠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往往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是非常顽固、久治难愈的。这种失眠最常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症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少数人也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等。
提醒读者朋友,除失眠外,如果近期有以下表现,提示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请及时向专业精神科医生求助。
思维迟缓:自觉“大脑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具体表现为思维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别人观察可见说话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情绪低落:最近半个月来心情总是不好,整天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无愉快感,自我评价过低,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典型的抑郁症具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就是说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
行为活动减退:患者表现生活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不想去上班,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可达木僵状态,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躯体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躯体不适的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患者常常因为这些症状到综合医院反复就诊,接受多种检查和治疗。
其他表现: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约有70%的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莫名的惊恐和焦急。也可伴有发脾气易激惹症状。重度抑郁症患者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症状。
面对失眠,一般来说我们应对的方法可称为“三步走”
第一步:自身调整,生活要有规律
因为失眠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生活没规律导致。所以即使您长期失眠,也要坚持晚上按时上床,不要早睡。早上按时起床,不要晚起。白天不要打盹,因为白天打盹会削减晚上睡眠的时间。午间只宜小睡,切勿以午睡代替夜间正常睡眠。否则,会干扰“生物钟”,夜间更难入睡,加重失眠。另外,学习也要有规律,不要开夜车,以免身心疲劳。
第二步:劳逸结合,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1.解除精神负担。如果为失眠而苦恼、焦虑,一到晚上睡觉时就精神紧张,结果往往是越着急越难入睡,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付失眠,一定要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为此晚上上床以前,要做些使自己放松的事情,如散散步、洗个澡、看看小说、听听柔和的轻音乐等,忘掉白天的紧张和烦恼,保持宁静的心情,有利于睡眠。
2.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做最感兴趣的事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扫房间、骑车、写信、听音乐、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规律化也很重要,尽量按时吃饭,起居有规律。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
3.坚持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功能,促进睡眠。清晨慢跑,做操,打拳,练气功,以及睡前按摩,自我催眠,是防治失眠行之有效的措施。
4.松弛训练。由于很多失眠是紧张和焦虑引起的,因此学会放松是最有效的调治方法。松弛训练是由心理医生通过一定程式的训练,使你学会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简便易学,治疗失眠很有效,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需要友谊的支持。当发生不利事件时,如果有一个亲密的可以依靠的人际关系,给你提供感情支持,就能帮助你渡过难关。
第三步:寻求帮助,药物治疗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以后仍然失眠,那么就应去医院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给与药物治疗。虽然安眠药可以使失眠者容易入睡,觉醒次数减少并增加睡眠时间,但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与正常的睡眠不相同,因为安眠药物抑制快波睡眠,并使慢波睡眠的第4期减少,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引起耐药性和成瘾性。因此,安眠药只宜短期使用,一旦睡眠问题解决了,就应停服安眠药。
(编辑 赵天河)
谚语有云:“十顿饱不如睡得好”,睡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会占用我们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所以拥有一个好的睡眠无疑是所有人的向往和追求。有资料显示,目前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城镇人口存在睡眠问题,现实生活中失眠也确实已经成为了困扰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失眠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让我们从关注睡眠开始,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
90%以上的失眠都是由心理因素所致
科学研究发现,除个别人是因为睡眠环境的问题,如声音嘈杂、灯光太亮、室温过热过冷、湿度太大、床铺不舒服、房间太拥挤等出现失眠外,90%以上的失眠都是由心理因素所致。临床经验又得知,大约90%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70%的失眠者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抑郁。
失眠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往往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是非常顽固、久治难愈的。这种失眠最常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症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少数人也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等。
提醒读者朋友,除失眠外,如果近期有以下表现,提示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请及时向专业精神科医生求助。
思维迟缓:自觉“大脑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具体表现为思维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别人观察可见说话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情绪低落:最近半个月来心情总是不好,整天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无愉快感,自我评价过低,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典型的抑郁症具有晨重夜轻节律改变的特点,就是说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
行为活动减退:患者表现生活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不想去上班,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可达木僵状态,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躯体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躯体不适的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患者常常因为这些症状到综合医院反复就诊,接受多种检查和治疗。
其他表现: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损害。约有70%的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莫名的惊恐和焦急。也可伴有发脾气易激惹症状。重度抑郁症患者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症状。
面对失眠,一般来说我们应对的方法可称为“三步走”
第一步:自身调整,生活要有规律
因为失眠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生活没规律导致。所以即使您长期失眠,也要坚持晚上按时上床,不要早睡。早上按时起床,不要晚起。白天不要打盹,因为白天打盹会削减晚上睡眠的时间。午间只宜小睡,切勿以午睡代替夜间正常睡眠。否则,会干扰“生物钟”,夜间更难入睡,加重失眠。另外,学习也要有规律,不要开夜车,以免身心疲劳。
第二步:劳逸结合,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1.解除精神负担。如果为失眠而苦恼、焦虑,一到晚上睡觉时就精神紧张,结果往往是越着急越难入睡,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付失眠,一定要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为此晚上上床以前,要做些使自己放松的事情,如散散步、洗个澡、看看小说、听听柔和的轻音乐等,忘掉白天的紧张和烦恼,保持宁静的心情,有利于睡眠。
2.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做最感兴趣的事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扫房间、骑车、写信、听音乐、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规律化也很重要,尽量按时吃饭,起居有规律。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有益于人的精神健康。
3.坚持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强大脑兴奋与抑制的调节功能,促进睡眠。清晨慢跑,做操,打拳,练气功,以及睡前按摩,自我催眠,是防治失眠行之有效的措施。
4.松弛训练。由于很多失眠是紧张和焦虑引起的,因此学会放松是最有效的调治方法。松弛训练是由心理医生通过一定程式的训练,使你学会精神上和躯体上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简便易学,治疗失眠很有效,但一定要持之以恒。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需要友谊的支持。当发生不利事件时,如果有一个亲密的可以依靠的人际关系,给你提供感情支持,就能帮助你渡过难关。
第三步:寻求帮助,药物治疗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以后仍然失眠,那么就应去医院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给与药物治疗。虽然安眠药可以使失眠者容易入睡,觉醒次数减少并增加睡眠时间,但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与正常的睡眠不相同,因为安眠药物抑制快波睡眠,并使慢波睡眠的第4期减少,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引起耐药性和成瘾性。因此,安眠药只宜短期使用,一旦睡眠问题解决了,就应停服安眠药。
(编辑 赵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