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如皋市雪岸镇雪北小学 江苏 如皋 226500)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它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脑思考,用心体验……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认知观察的对象。但反观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了优势互补,但不容忽视的是学生在小组里进行科学探究时的观察能力低下,往往在观察实验时走马看花、浮光掠影,只是表面上热热闹闹,致使汇报交流冷冷清清,得出的结论牵强附会,往往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观察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学学习的有效性,下面我就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基本技能谈谈自己的点滴想法。
  1 准确把握科学观察的几个要点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人体的各种感官,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在合作学习的探究过程中,观察更是获取证据、验证假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指导学生科学观察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1 科学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具有很强的指向性: 科学的观察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的对象是明确的,如黄豆的发芽实验,观察的对象就是黄豆;杠杆的研究实验中,观察的对象就是杠杆的平衡……观察者要根据小组探究的具体内容决定观察的对象,而不能受其他因素干扰。如《蜗牛》一课,活动一提出了“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我们看到了什么?”其观察目标就是要求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认识蜗牛身体的各个部位。活动二提出了“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这时观察指向应是爬行中的蜗牛,寻找蜗牛身体中用于爬行的部位。
  1.2 科学的观察应该是有序的,具有很强的程序性: 科学的观察有着严格的程序,是密切配合探究的程序而进行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一般都是在探究过程中由探究的过程自然产生的。如观察桃花的结构,必须按照解剖桃花的步骤,由外而内一步步进行观察,万不可打乱顺序,否则就不能对桃花结构形成整体的认知,就不能形成完全花的科学概念。再比如,观察一尾金鱼,金鱼的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腮孔以前是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鳃孔和肛门之间躯干部。头部有口、鼻孔、耳、眼,躯干和尾部覆盖着鳞片;体两侧有侧线,背、胸、腹、尾、分别有背鳍;胸鳍、腹鳍、尾鳍。经过这种有顺序的观察,可以获得更完整、清晰的探究结果。
  1.3 科学的观察应该是多角度的,具有很强的多维性: 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指狭义的视觉上的观察,而是指利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器官或借助仪器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如声音的观察,仅凭耳朵听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科学的,还需要借助视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水面,观察因为音叉振动而引发的水的波动,甚至水花四溅;还需要触觉——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会有麻麻的感觉,从而感知音叉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只有这样多感官参与,多维度观察才能全面科学地认识观察对象。
  1.4 科学的观察应该是客观的,具有很强的即时性: 科学的观察不能带有主观性,描述观察结果时应该完全客观真实,不能将主观感情色彩带入观察。科学的观察应贯穿在实验的过程中,而不能根据主观的判断事先做出猜测或于事后补救。如在教学《电磁铁磁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学生提出可能与电池节数有关、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可能与铁钉粗细有关等几种假设后,根据假设进行分类探究。实验时要强调观察的客观性,假如出现与假设不一样的现象,首先要做的是检查实验是否严密,是否存在其它变量影响了实验结果。其次要反思自己当初的假设是否合理,即时根据自己的观察调整思路。
  1.5 科学的观察是严谨的,具有很强的重复性: 科学的观察是严谨的、全面的,对于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实验现象不能轻易地忽视。科学现象不是随机性的,具有可重复验证的特点,相应的观察也应该做到重复观察。如在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时,将10条蚯蚓放入装有干湿两种泥土纸盒的中间位置,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会选择怎样的环境,应该至少重复做3次。如果只做一次实验,所观察的结果带有偶然性,蚯蚓的选择也许是偶然的。只有当蚯蚓多次选择阴暗潮湿的环境时,才可以初步得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结论。当然,在其他一些探究实验中一般都要采用3次重复实验的做法,以排除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尊重科学事实。
  2 恰当运用科学观察的几个关注
  2.1 关注小组中的观察记录: 科学课上的记录应伴随着学生探究的全过程,既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作出的假设,也包括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的观察现象记录,还包括自己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结论得出等。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对合作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一应俱全,各负其责。但我认为记录绝不应是记录员一个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记录观点,别人的记录充其量只能是参考而已。如果我们教学中长此以往,必将使小组内其他成员漠视记录,缺乏实证意识,容易轻信他人,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科学记录,要求每位学生用简单的语言、符号甚至图画在探究过程中即时记录,小组之内大胆展示,接受质疑并不断修正完善,全班汇报交流时收起实验材料,结合实验记录进行交流。这样处理就不会出现实验记录耗时太长,实验材料干扰学生交流等现象,适时的记录让学生的观察留下思考的痕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2 关注小组中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性格上的差异,对科学课喜欢程度的差异,科学观察能力高低的差异等等。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好分组,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按性格、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强弱等差异组成优势互补的小组。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相互间的学习和促进,学生为了集体的进步会互相帮助,并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还要关注小组中的沉默一族,一些学生并不是对探究活动不感兴趣,而是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障碍,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就要特别关注他们,给他们鼓劲,引导他们适时调整观察内容、角度等,和他们共同解决问题,让观察活动持续下去。
  2.3 关注小组中的激励评价: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公平、适时的评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度的紧张状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要将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凝聚力,强化组员间的交流、合作。在科学教学中有许多长期观察的活动,就更需要外界不断地反馈与刺激,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小组与个人双方面的激励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维持他们持续观察的源动力。如三年级《蚕的生命周期》、四年级《天气日历》、五年级《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六年级《月相变化》等,我让学生坚持数周连续观察,并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观察的结果,每周组织学生对观察成果进行交流、评价、激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我相信,有了我们老师给予的“阳光、空气、水分”的滋润,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观察能力一定能得以提升,一定能生成智慧的能源,也一定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榆林市绥德县第一中学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参加工作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亲身体会,得出做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的苦与乐。从而更加明白了“教师”这一光辉职业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教师; 学生; 骨干; 英语; 教学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我从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走上了三尺讲台至今10年了,在这不长也不算短的10年的时间里,为了满足学生求知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在业余时间不断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出发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问题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昂的学习状
期刊
(贵州省罗甸县下冲小学 贵州 罗甸 550102)  我们在教学课文时,学生会常常会提出一些急需解答的问题,老师怎样去回答问题,从什么样角度去回答问题,才能达到深入浅出,一举几得的效果,使学生不仅得到了答案,而且有学到了解答问题的方法,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1 地域的角度  教学什么样的课文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需从地域的角度去回答?教学与地域有关的课文,例如,我们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国际化语言,进入中国中学生的课堂已有30余年的历史了,纵观英语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却总会让人心生感慨。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也是第一功能就是用来彼此交流和沟通的,但也许是有“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传统原因,英语在中国的教与学,却成了“无声的语言”。无论是学生升学、职称晋升,都以考核“书写“”记录“为主,”说 “则成了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了,因此造成了很多学习英语很
期刊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卫子镇小学 四川 广元 628000)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化,“必须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这些观点已成为教师不争的共识。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
期刊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四十铺中学 陕西 榆林 718000)  1 引言  为了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实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2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中,都包含着美的教育,教师应该在挖掘教材内在美的基
期刊
(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建工师一中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计算机教学如何提升有效性,优化教学效果,成为我们应主力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新课程理念,探讨了高中计算机教学强化有效性科学策略,对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计算机;有效教学  1 实施兴趣教学,提升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改背景下
期刊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第一中学 陕西 榆林 718000)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以它强大的功能实现着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得数学教学从单一的黑板静态模式变为动态演示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到“师生互动式”教学,从“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它拓展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更打开学习思维的闸门。可以说信息技术给高中数学课程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然而,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
期刊
(山西省方山县贺龙中学 山西 方山 033100)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
期刊
(南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 广西 南宁 530012)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在高速跨入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然而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是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问题。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