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在经济生活高考备考复习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备考中,矛盾观及矛盾分析法始终是历年高考的常考考点和必考考点,因为在学习和备考复习中,必须要充分领会矛盾分析法的精髓和内涵,把矛盾分析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中,进行学科内不同知识板块的整合,对理解和运用矛盾分析法非常有效,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经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矛盾分析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近年广东高考政治卷中,矛盾分析法均有所体现,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必须要作为重要考点给以足够的重视,可见学习与掌握矛盾分析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学习掌握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特别是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把握矛盾分析法,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把握《哲学与生活》的教材有关矛盾分析法的具体知识中,还可以把矛盾分析法贯穿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所有知识板块的学习和复习中,下面就《经济生活》中如何贯彻矛盾分析法的思想内涵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 矛盾分析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认识,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属性,要求我们既用矛盾的观点既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物都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矛盾既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一对矛盾双方也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抓主流,办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同时也要重视支流和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二、 矛盾分析法在《经济生活》高考复习中的几点运用。
  1、 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把握经济现象。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可见,用矛盾观点认识事物,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矛盾双方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斗争性,要学会运用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去分析一切领域的现象。
  我们在认识经济现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去认识和把握,我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会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本质等。例如,我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会把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矛盾观贯穿其中。如理解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既要看到市场调节的优势,又要看到市场调节的弊端,从而明白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优势,又要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认识经济全球化时,要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面前,既面临发展的大好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善于抓住机遇,又要勇敢的迎接挑战。认识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们要看到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看到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培養学生全面的看问题,就是培养辩证的看问题的能力。起始年级或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哲学观点,更没有学过矛盾观点,更谈不上学会用矛盾分析法看问题了。但完全可以理解什么是全面、什么是一分为二。高三学生在备考中,更会经常的遇到要用哲学原理分析经济问题的题目,因此,更有必要把哲学原理贯穿在不同的知识模块学习中。学会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
  2、 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来寻求解决经济现象的途径。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起意义上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概括了经济领域的普遍规律,如价值规律,供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与价格的关系、劳动力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等。但在不同的时期,它们的具体表现不会,这就要我们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两者关系的原理,就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如,面对价格上涨问题,要具体分析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如前些年出现的非典时醋价格猛涨、食盐突涨的现象,如果单纯从价值规律方面由市场去调节物价,问题肯定是得不到解决的。又如解决失业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原因也不一样,肯定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不断调整问题上,如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比较容易就理解并掌握。
  3、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
  展方向。
  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要求我们在办事情的时候,既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又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看问题的时候,既要认清主流,又要分清支流,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运用这个方法论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问题时,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既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又要搞好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多种的经济形式,理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我们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论,认识我国采取某些经济措施的原因,可以理解我国在经济调控中采取措施的依据,理解我国采取某些重要措施所带来的一些经济影响。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概括,我们要学会把这些普遍原理和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运用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在我们不同的教学领域中,同样可以用活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多门医学基础课程中均采用了PBL的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不同于传统教学,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我们做了简单的调查显示:PBL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自主学习、语言表达、团队协助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改进,使其更适合西藏的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字】教育观念;教学方式 
摘要: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的发展,分析了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指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根基有所削弱,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课程体系尚待革新,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进而提出关于高中地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理教育;发展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当前,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如何处理好人地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互协调发展
【摘要】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还是中学理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始于初三,如果说初三只是一个启蒙和基础的奠定,那么高中三年化学的学习无疑是深化。在高中的三年里,学习的内容由简到繁,难度也不断提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平稳过渡,不至于出现知识点和心理上的双方面"断层"?怎样才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循序渐进?这两个问题是化学老师们普遍都会去思考
【摘要】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是平面几何,平面是由线构成的,线动就成面了,所以线段的长度的变化,影响了图形的大小,形状。几何计算题是初中数学中常见题型,这类问题的求解要求学生自己猜想、探究、发现。我在多年的初中教学中,特别是初三数学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求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线段的长度;几何计算题;三角形全等;常用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銳角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  【中图分类号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走进英语课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  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如何高效的运用多媒体寓教学中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高度互动、个性化的智能学习环境相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