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结合蛋白1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干扰效应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核糖体结合蛋白1(RPN1)的干扰慢病毒载体,建立下调RPN1表达的肝癌细胞系。方法运用分子克隆针对RPN1基因构建干扰慢病毒载体,通过与病毒包装辅助质粒共感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高速离心浓缩病毒,免疫荧光方式测定病毒滴度,感染Huh7.5.1肝癌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病毒干扰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并包装RPN1 RNA干扰慢病毒,病毒滴度为2×10^9TU/mL,感染Huh7.5.1细胞后阳性率大于90.0%。相对于阴性对照,RPN1 RNA干扰慢病毒组RPN1
其他文献
在系统整理归纳前贤论述的基础上,首次在总体水平上提出:未病是机体处于发病或其传变的前期状态的总称。根据未病的不同表现分为潜病态、患病态、病差态三种基本类型,并以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大量进入教学领域,课堂教学逐渐由以前的多媒体教学向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渡。目前,在教学中对网络的应用方式有单向的资源获取、静态交互的课件学习、单向的视频流收看、交互式的网络交流、实时交互的视频会议、网络教学的课堂化、即时交互的动态网站等等。其中即时交互的动态网站是比较经济也是最具潜力的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它可以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即时
利用ERS-2 SAR,Landsat TM和全色航空照片等图像,结合测年、野外地质考察等资料,在GIS平台上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小波变换、神经元网络分类等手段,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喷发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