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背后的“抑郁”

来源 :家庭用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c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解析:何为微笑型抑郁rn一说到抑郁,人们往往首先就会想到满脸愁容的人.其实,有一种抑郁是躲在笑容背后的.rn有人把这种躲在笑容背后的抑郁,叫做“微笑抑郁症”.其实,这种说法不妥,抑郁状态和抑郁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抑郁情绪和状态大家都会有,但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所有人的抑郁都会转变为抑郁症.rn微笑型抑郁多发生在都市白领或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身上.这样的人,在人前总是面带微笑,习惯取悦身边的人,以至于被大家看成快乐的开心果.但这样的“笑”,往往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各种需要来强颜欢笑取悦于人,压抑了自己真实的心理需求,以至于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或者察觉到了内心的困扰也不愿向人倾诉,让消极情绪不断在内心积蓄.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没有诊断的方法?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现在已经很明确了,就是生物学标志物,即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尤其是磷酸化tau蛋白).rn目前可以用于检测Aβ和tau蛋白的手段,主要有脑脊液检查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CT).rn脑脊液检查是阿尔茨海默病国际指南中的A级证据,在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中,也将脑脊液检查列为一级证据,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且能检测磷酸化tau蛋白.但临床上目前应用脑脊液检查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还存在一个不易推广的问题,问题的症结
期刊
案曰韦某,女,33岁,已婚,教师.1984年6月5日初诊.一年来经行周期正常,量多,色红,持续一周左右干净.每于经净后10~15天,阴道即有少量出血,色红,持续3~4天自止.现值经后12天,心烦易燥,夜寐欠佳,腰膝酸软.今早阴道少量出血,色红,无血块,无腹痛,舌苔薄白,舌质边尖红,脉象细数.证属氤氲期,由于肾阴不足,相火内动,以致冲任不固而出血.治宜滋阴壮水以制火.
期刊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除了阿尔茨海默病以外,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第二大原因.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卒中事件后出现并持续到6个月时仍存在的、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执行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与认知功能相关的障碍.
期刊
中医门诊实录rn“朱医生,我最近湿气很重,舌苔每天早晨醒来都是厚厚的一层,又白又腻,除了你开的中药,我平时还可以吃点什么保健食品来祛祛湿气呢?”患者问.rn“你的情况确实是湿邪重造成的脾胃功能不佳,我建议你每天可以用点薏苡仁泡水来祛湿.”我说,“不过呢,薏苡仁水怎么喝是有讲究的,你一定得按照我说的方法做才能取得好的祛湿效果.”rn“每天放点米仁到粥里面喝还不简单?”患者说.rn“……就是因为没这么简单,所以我才又要啰嗦几句了.”我说.
期刊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古人曾许给它“薯蓣”“玉延”等美好的名字.山药的肉质雪白瓷实,含水量少,黏液多,做熟后粉糯香甜,带着自然的清香,口感仿佛像在吃果泥.以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出产的山药为道地药材,品质优良,称“怀山药”.rn山药功效有哪些rn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它的作用缓和,不寒不燥,补气而不滞,养阴而不腻,平补三焦气阴.《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能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称其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可
期刊
桂花属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家族灵秀辈出,有金桂(色黄)、丹桂(色红)、银桂(色白).其中金桂最耐人寻味,每到中秋节前后,花蕾陆续绽放,翠叶间夹着层层金黄色小花,虽无艳丽色彩,却可芳香超群.如同清代《北墅抱翁录》描述:“凡花之香者,或清,或浓,不能两兼,惟桂花清可涤尘,浓能透远,一丛开花,邻墙别院,莫不闻之.”弥空不散,令人神爽.
期刊
现在大众对“痴呆”已有相当高程度的了解,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认识也在提高.事实上,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即AD临床前期),已经发生了病理改变,可通过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早期识别.早期识别认知功能障碍,我们现在主要有三种手段.rn第一是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通过抽取一定量的脑脊液,检测是否有Aβ、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病理学改变.第二是影像学手段.PET-CT也是目前常用的早期识别手段.第三是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以往肉眼难以发现的大脑细微改变.
期刊
案曰 一人年四十八,大汗淋漓,数日不止,衾褥皆湿,势近垂危,询方于愚.俾用净萸肉二两,煎汤饮之,其汗遂止.翌晨,迎愚诊视,其脉沉迟细弱,而右部之沉细尤甚,虽无大汗,遍体犹湿.疑其胸中大气下陷.询之,果觉胸中气不上升,有类巨石相压,乃恍悟前次之大汗淋漓,实系大气陷后,卫气无所统摄而外泄也,遂用生黄一两,萸肉、知母各三钱,一剂胸次豁然,汗亦尽止.又服数剂,以善其后.rn——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二rn何为汗症rn汗症,是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司,津液外泄,致使全身或局部非正常汗出一类疾病的
期刊
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螃蟹“既雅且贵”.自魏晋南北朝,人们就把饮酒、赏菊、吃蟹、赋诗称为金秋的“雅趣”.刘姥姥看见贾府的螃蟹不禁唏嘘道:“一顿蟹宴的钱几乎够庄稼人过一年.”而如今人们生活富裕,螃蟹也放下“身段”,亲民多了.每到秋风起,痒的何止是蟹脚,人心怕也痒不可耐了吧!rn当“吃货”们撸起袖子,打算和这些“螯丰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的螃蟹“大干”一场时,总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传来——“螃蟹有毒”“螃蟹太寒”“螃蟹是发物不宜食用”.那螃蟹还能安心吃吗?真相究竟如
期刊
有研究表明,至少50%的手术患者是长期用药的“老病号”,尤其是老年患者,手术前可能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事实上,这些患者在进行手术的特殊阶段,对于是否继续服用药物还是比较纠结的——如果停用药物是否会引发严重的撤药反应,进而影响手术?如果继续服用药物是否会增加麻醉、手术的风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