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维甲酸所致神经毒损害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服维甲酸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局部应用维甲酸尚未见到引起神经毒性的报道。作者报告1例女性患者,39岁,以头痛、记忆力减退、行走不稳就诊于神经科,患者有慢性丙型肝炎及轻度抑郁症。就医前6~8周,患者自行外用0.025%维甲酸霜治疗痤疮,应用过程中感皮肤瘙痒,抓破的皮肤常有局部溃烂。

其他文献
报告4例弥漫性筋膜炎(DF)伴嗜酸粒细胞(EC)血症,并经病原学检查证实为博氏疏螺旋体感染病例。其中2例临床诊断莱姆病,另2例经银染组化发现有博氏疏螺旋体存在。
长波紫外线较中波紫外线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有效的外用防光剂有N-乙酰半胱氨酸、绿茶多酚、二羟丙酮及硒有加强作用,维生素E和糠醛-葡糖醇可作为防光剂加放在化妆品内,正在研究的内用防光剂有鱼油、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和铜。
疱疹样皮炎(DH)诊断标准的价值容易引起各种不同的意见。1974年Fry等讨论本病诊断标准后认为正常皮肤中有IgA存在是确立DH诊断的最可靠根据之一,他们认为组织学检查的价值是次要的。但这与作者们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因此对14例患者最重要的诊断标准结果进行了复习。
所谓免疫抑制疗法,就是试图用一系列药物抑制机体有害的免疫反应。它始于Schwartz等(1958)的6―MP动物实验。临床上,1962年Dameshek等首先报告用6―MP和硫代鸟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后,本疗法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是治疗包括胶原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免疫反应。但无庸讳言,由于免疫抑制剂存在的副作用,大大地限制了它的用途。至今,除部分病种外,对许多病的疗效都不是那样令
红皮病患者的预后和死因由于病因及随访期的不同,各家报道不一;且大多数患者年龄均较大,平均年龄约60岁;因此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其间属自然死亡.红皮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的存活率尚未见报道.该文收集1977~1994年间102例红皮病患者的病程记录,包括临床、实验及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
期刊
作者对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缺血性骨坏死的病人进行了研究。其中除1例男性外,其他均为女性。诊断为SLE时的平均年龄为26.7岁,诊断为缺血性骨坏死时的平均年龄为30.4岁。从诊断为SLE到发生缺血性坏死的间隔时间为0.6~16年,平均为3.4年。
一些作者在麻风周围神经和皮肤活检中发现前者菌荷高于皮肤而病理分级低于皮肤,这一原因尚不清楚。为此作者对同时取自不同类型麻风患者的皮肤和神经损害活检的病理学关系及神经组织学在麻风分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人们对指(趾)皮肤微循环障碍是雷诺现象(RP)发病的原因尚有争议,但近来发现RP患者血液中内皮素-1(ET-1)浓度较高,指(趾)皮肤毛细血管周围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抑制神经较正常人少的证据更支持这一观点。ET-1是作用较强的血管收缩介质,而CGRP的作用是扩张血管。本文用药理学方法验证了以上的形态学发现,进行了RP患者与正常人手指皮下注射ET-1和CGRP对局部微循环影响的对照观察,并
期刊
最近作者等报告在泛发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及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对已建立的结核菌素反应发生暂时性抑制。在异位性皮炎湿疹性炎症时也同样出现结核菌素反应暂时抑制现象。为此作者对74例异位性皮炎患者作了研究,根据皮损特点和分布部位及呼吸道特异反应或湿疹阳性家族史而确诊。所有患者均有苔藓化斑片,分布于肘前、?窝和其它好发部位。并对10例成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作了对照研究。正常对照组为60个无炎症性皮肤病的成
期刊
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多半在生后不久即被发现,3~6个月迅速增大,到5岁左右有自然消退的倾向。在伴有机能障碍和增长很大成为美容上的问题时,过去应用放射线、硬化剂、冰冻和外科切除等方法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将来多影响美容,所以已往对此等疾患,在生后3~6个月到3岁期间多半不加治疗,观察到3~5岁,以期待它自然消退。 1967年Zarem和1973年Lasser曾报告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