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反思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e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我省已经实施了四年多,谈到教学改革,大多数老师认为那是高一、高二教学阶段的事情,进入高三后往往科学实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高考,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适应吗?
  【关键词】新课程,复习,有效教学
  2011年陕西省高考数学卷中“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这道来源于课本的例题,给传统的高三数学复习模式敲响了警钟。这道高考题目一度成为学生、教师、家长议论的话题,也给我们高三数学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三数学任课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教学适应新课改、新高考?作为一名高三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感受与体会。
  1.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高三数学复习课是高三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是简单的对已学知识的回顾、重复,而是按照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的要求,重新梳理、整合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知识,挖掘、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完善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概念的复习,应加强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对于数学公式、定理的复习要熟悉其推导过程,弄清公式、定理中限制条件及适应范围;掌握公式、定理的应用,使我们的复习始终体现“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新课改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重要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展开和深度参与。
  2.深化解题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平时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尽可能地多讲几道题,或都让学生多做几道题,以加强教学效果。然而如果课堂题量过大,将会使学生忙于应付解题,无暇分析、总结解题方法和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更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从数学教学根本目的来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么解题,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启发思维的灵魂性,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完善思维能力。因此,解题教学必须体现:读题、析题、解题、变题、悟题这五个环节。在五环节中,由于课堂时间紧,教师往往忽略了“变题”“悟题”这两个重要环节“变题”就是将题及条件与结论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成为一个新问题,以达到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功能;“悟题”就是解题后的反思,还能否用别的方法来解?能否把此结论或方法用来解决其他问题?此结论能否推广为一般性的结论?因此,平时解题时教师应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尝试整个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紧扣教纲,回归教材
  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向来有“依据课本”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源于课本的典型例题、练习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的数量和分值都达到了较高的比例。特别是2011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试题“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就是源于课本的例题。因此,在高三数学复习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教材,研究教材,讲活教材,做好课本中典型问题的收集、分析、归类、研究和小结工作。既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又要使学生掌握课本中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认真探究高考数学试题与课本例题、练习题和复习题的结合点,必要时再将这些问题做恰当的分析或整合、延伸或拓展,努力使课本知识更加丰富鲜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取教材的营养价值,真正发挥课本的重要功能。
  面对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我们必须大胆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解题过程中来,回归教材,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高考改革,才能不断提高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要把一个几十人的集体带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怎样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践。在此,我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谈谈管理方法中的——表扬。  要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是需要付出报酬的,这是一个社会原则。社会中有很多积极工作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物质报酬——工资,当然也有不可忽视的精神满足。人是需要报酬的,有了报酬,才能使之付诸行动。然而,做小学生工作,如果只是以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填补这些“空白”,促进“完形”,将会收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概述。  【关键词】挖掘,艺术空白,培养,思维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人的心理对环境提供的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规则、
期刊
【摘要】针对和谐班级的构建问题,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思维,从营造和谐与乐于奉献的科任教师队伍,理顺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理顺与学生的关系,内化学生的需求方面分析应采取的措施,结论是,和谐班级的建立离不开和谐关系的构建,需要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精心呵护才能实现。  【关键词】和谐,班主任工作,科任教师  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是教育系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期刊
任何时候,不论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无论做什么,总是急于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于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而教师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适时、正确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一句激励的评价,能使学生充分建立自信,而一句严厉的批评则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每位教者都注意的问题。可我们能为了单纯地建立学生的自信,而一味地进行激励、表扬,对其回答的不够准确,甚至是不正确的问题能置之不理吗? 
期刊
【摘要】作为教师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学好化学这门自然科学课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要有科学的预习方法;做到“听、思、问、练”的四个学习环节;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读化学课外读物;参加化学课外活动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学习方法,预习,学习环节,实验课,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课外读物,课外活动 
期刊
2012年6月6日,晋江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主题系列研讨第四场活动,在梅岭教育办平山小学举行。前几次的教研活动,我都受益匪浅,本次我带着欣喜、期待与学习的心态,参与了活动。  1.深度教研  我们来到风景如画的平山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以“舞龙”为主题的活动展示板,以“龙文化”为载体,观察龙、讲解龙、画龙、舞龙……龙文化已然融入孩子的学习与生活,龙的精神无处不在。大课间活动时,我们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和审美情趣的养成都不可估量,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抛弃陈旧教育观念,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使命,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们的日常活动,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第一需要,从而真正掌握阅读这一技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阅读技能,新课程,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快乐,才是真正的作文。许多时候,人们把作文当作一种考试的功利,把写作当作一种技能来练习,致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怪圈,教师说难,学生说难,家长说难,人人谈作文变色。其实,学习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体验的过程。只有体验到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到了习作过程中的快乐,
期刊
作文立意,即写文章确立主题。我国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十分重视文章立意,因为文章的优劣成败主要取决于它。今天,占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立意是其难点,更是重点,这是大家的共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立意”这个重点不放,培养学生写作时动笔先立意,立意要“三思”的习惯。  1.首思高度  所谓高度,即作者站在时代的前
期刊
【摘要】阅读是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阅读能力是英语水平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它是一种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智力的综合运用。教学目标手段化,全面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是培养和突破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三英语,突破,阅读  我们知道阅读在高考英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全卷篇幅最大,内容最多,计分最高,区分度最明显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考查考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