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心理压力产生原因及缓解对策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07—01
  
   职校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要承受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是我们每一个职教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
  
  一、职校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的压力。在知识迅猛增长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职校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一些技能平平、既无社会背景又家境一般的学生,压力更大。
  2.来自家庭的压力。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子女早日成才,而家长的这种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免会有一定的差距,于是,职校生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压力:一种学生怕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受责备而产生心理压力;另一种较懂事的学生则怕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
   3.来自学校的压力。(1)课业压力。从初中到职校,课程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课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专业技能操作课。而许多作为独生子女的职校生无法适应这一转变,觉得学习压力很大。(2)制度压力。刚进入职校,面对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希望重新开始,并有着较好的表现;有的学生则未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于是刚入校的学生,有的显得小心谨慎,生怕违规;有的则不习惯被约束,从而形成不小的压力。当然这种压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当他们对制度逐渐适应后,压力会慢慢减弱。(3)竞争压力。职校生在校期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首先,是理论成绩的竞争和技能技巧的竞争。其次,是各种社会活动所要求的能力高低的竞争。这些都使学生感到压力就在身边。
   4.来自个体的原因。(1)个体期望值高,好胜心强。一般人总会对自己提出一定的期望,但一些职校生期望值过高,常常不切合实际,更由于好胜心强,凡事都想与人比个高低,因此,觉得压力很大。(2)自我肯定不足,自卑感强。自我肯定不足的职校生,其喜怒哀乐常受制于他人的影响,自我要靠他人来肯定。这类学生往往自卑感强,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则非常痛苦,压力很大。(3)嫉妒心理。虚荣心、自私和占有欲是造成嫉妒的主要原因。而同学间学习成绩的优劣,家庭物质条件的好坏,个体能力的差异常会导致部分职校生形成嫉妒心理,从而造成心理失衡,使自我产生一股强大的心理压力。
  
   二、 缓解职校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1. 加强家校联系,架设沟通桥梁。学校可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家校互访,填写家校联系册等形式,帮助家长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确立合理的期望值,对孩子不做过高要求,尊重孩子的意愿,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氛围。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消除与父母间的代沟,多坦诚地与父母交流,把自己的想法主动告诉父母。
   2. 渗透美育功能,创造美的学习环境。一个人在“美”的环境熏陶下,会减轻甚至消除心理压力。如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举行各种歌咏、朗诵比赛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3. 教育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个体对自身的要求,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当个体目标过高,一旦现实与目标有太大差距,则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相反,当个体目标过低,又会因为缺乏动力,产生不求上进的心理。只有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使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缩小,从而减轻压力。
   4. 合理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有时学生感到压力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当。做到合理利用时间,是减轻压力的好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计划可以是学期计划,也可是每日计划;可以是总的学习计划,也可是单学科计划。这样,可以科学安排时间,提高效率。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用脑并及时调整心态。
  5. 可利用职业学校的优势,通过宣传栏、广播站等平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设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还可通过心理咨询等途径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其他文献
在癌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多种基因参与调节,如肿瘤抑制基因p21^wafl、突变型p53以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等。2005年1~12月,我们对p21、p53和Bcl-2在40例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关就是汉语拼音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是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七岁左右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乏味。可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关键词〕 职业培训;对象;技能;策划  〔中图分类号〕 G72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A)—0011—01    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笔者认为当前培训机构只有牢牢把握培训对象的准确性、技能转化的有效性、培训策划的长远性和培训效果的可知性,才能使培训工作做优做好,达到培训机构、企业及其员工的双赢。    一、在培训对象的全方位上做文章    
〔关键词〕 培养;发展;想象力;思维   能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A)—0044—02    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人们只有通过掌握科学的方法技能,才能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导向,以传授知识为途径
创新精神是指人遵循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敏锐地把握机会,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意识和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笔者认为应根据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从以
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4年肠型胃癌手术、活检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活检无肠上皮化生标本各30例,HE染色观察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α—SMA检测腺体周边纤维母细胞(PCFs),AB/PAS特殊染
将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B组应用IVIG 2g/kg加地塞米松静滴。两组患儿治疗第3、7、10、14天血小板计数均较
期刊
[关键词]创新;改革;实验;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29-01    中学年龄段的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勇于探索、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创新潜能,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责无旁贷,因为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
肺错构瘤临床上较少见。1990-2002年,我们共收治肺错构瘤21例,均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9~66岁,平均49.8岁。其中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