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路径探析r——以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大生教育”为例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所体现的精神与中等职业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在本质、内容和育人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因此,海门中等专业学校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将地方先贤张謇的精神有机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通过建设“大生教育”德育品牌,以“大爱、大诚、大志、大为、大美”五大理念为精神引领,以“生命项目、生长项目、生涯项目、生态项目、生活项目”为行动路径,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其他文献
政府加强环境监管、增大环保投入的政策效果,往往受到企业投机行为的干扰和扭曲.本文基于垄断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等经济特征,构建企业投机行为理论模型,研究企业投机决策机制
文化生态保护区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作为特殊"空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政府和民众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与传承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通过传承实践创造和建构的"空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传统和人文生活形态,呈现了"整体""区隔""结构"的文化表达层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和认同属性.在政府引导下,以尊重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民众意愿为主,科学认知文化生态保护区"空间"的生活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建设,意在实现以文化生态涵养和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内生动力的
特约主持人:唐智彬(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  主持人按语:20世纪中后期,在技术进步、经济危机以及国家衰退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英国政府调整政策,逐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与管理,以应对和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成为英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符号,有效改善了技能人才培养状况;重视面向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也成为英国政府改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本专题围绕英国职业教育
自近代科技体制在民国时期确立,至今上百年.对中国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哲学反思.在这个时期,科技文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即不断地进行追赶性、顺轨性的科技模仿和自主创新.近百年来科技转型之路呈现出科学实践哲学意义上的非西方中心主义的地方性特征,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在其间,国家意志、传统文化、实用主义、社会历史状况等外部环境对科技发展长期持续产生影响,使得这个阶段科技发展的社会历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可割裂性.
近年来,"史料研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研究潮流,"史料热""史料转向"成为描述这一现象的关键词."史料研究"兴起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长期以来,当代文学研究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当下性而呈现出"批评化"倾向,该倾向有可能导致文学史写作历史维度的阙失;其二,当代文学主流文学史观中一直强调"断裂论",忽视了文学史自身的延续性.对于当代文学来说,"史料研究"可以夯实学科研究的基础,打开研究的新空间,从而塑造新的文学史观.同时,因为当代文学的进行时状态,"史料研究"中也出现了重复化、碎片化、为史料而史料的不良倾向,
文化外译话语体系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打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均离不开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既有研究对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也存在着分析视角零散、系统性不强等缺憾,尤其对于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构模式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因而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践指导有限.本文在厘清中国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内涵、把握当前研究现状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力图建构中国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为未来中国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发展与完善提供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架构.
摘 要: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起源于德国,自21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比较德国与中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主体、开发步骤、开发结果以及课程开发的条件保障等现状,得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课程开发启示: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协作机制;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深度广度;建设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推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
摘 要:回顾以往的发展历程,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在办学规模等方面相对稳定,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十四五”时期,面对各种因素在新发展阶段的日益复杂多变,高等继续教育在培养人才、满足教育需求、协调区域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等方面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展望未来,为实现高质量的效益和现代化发展,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发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课堂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促使传统“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教学方式从“灌输教学”向“引导教学”更新,学习空间从“线下”向“线上+线下”拓展,学习评价从“单一”向“多元”发展。职业教育智慧课堂的构建要以创设智慧课堂环境、搭建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智慧课程资源、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基础,并通过智慧化更新教育理念和方
《追寻积极的教与学--积极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实证研究》(ISBN978-7-5672-3310-2)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崔志钰老师所著,于2020年11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52千字。这本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时代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BJA200094)的研究成果之一。该著作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积极课堂、如何进行积极课堂教学、如何判断积极课堂教学成效等职业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