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中感悟历史的魅力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历史是为了什么?是社会对历史教育的一个共同疑惑。汪瀛老师以株洲市四中学生学情为基础,以导学案、多媒体等为载体,设计出多个富有思辨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对这一疑惑的解答。他诠释了自己与许多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同终极追求:“反思历史,关注现实”,即“用历史智慧启迪现实思考”。
  汪老师说:“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但教师的教学追求投射到现实教学中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汪老师设计和讲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彰显了他独特的教学风范与人文内涵。
  1.反思现实教学,发掘课标与教材的价值
  教学设计既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主体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追求的真实呈现。汪老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教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既展现了他对课程标准高屋建瓴的把握,也包含了他对今天高中历史教学现实的反思,给我们以深刻的教学启迪。
  【自主学习】环节所设计的学习问题,全面地彰显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即“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而他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史学界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不少人认为:俄国十月革命应起于二月革命,而终于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若据此,请你以重要历史事件为点,串点连线,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经过,并关注各个历史事件对十月革命进程的影响”,是对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教学给予了一种示范,即如何直面历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
  首先,从落实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说,他既引导了学生依据历史时序梳理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同时又巧妙地带出了“十月革命”这一历史概念,提示学生从广义、狭义两个维度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内涵。
  其次,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角度来说,借“俄国十月革命的起止时间说法不一”,展现了【学法指导】2中“论从史出”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依据史实解读历史的学习习惯。同时,这一教学问题的设计,也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中“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教学要求。这对当今历史教学中一些执教者或因对“阶级斗争”的反感而有意抵制;或因对概念的片面理解或理解不够,而有意或无意地否定历史上的“阶级”“阶级斗争”,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因应。
  其三,学生在对“十月革命”定义的思考与争辩中,衍生出了如何准确理解“革命”这一历史概念问题。不少师生通常将“革命”界定为“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这无疑是片面与狭隘的。汪老师通过【自主学习】的问题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中感悟到“革命”的真正内涵:革命不仅仅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权力转移和社会稳定的过程,更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动态过程。所以,“十月革命”不单指俄国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更是包含了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思想意识等方方面面的或缓慢或急促更新的过程。汪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所展示的【自主学习】成果,证明其成效显著。
  另外,本课无论是教学设计、问题驱动还是对学生的引导与解答,其主体都基于历史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汪老师讲授本课,除【新课导入】与【检测评价】环节外,他很少引用教材之外的素材,【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各个问题的解答,主要是基于本课教材和学生所学知识,他让学生在似曾相识与朦胧模糊的意境中对教材内容及教材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这也以事实解答了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存在的困惑:如何利用教材教历史?因为,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材无用论”似乎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即便认同“视教材为材料”的历史教师,但就如何运用历史教材,充分挖掘历史教材所隐含的种种信息,明确教材编者的“用心良苦”仍是十分迷茫。所以,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我们常见的就是教师大量引入历史教材之外的种种“史料”,忽视对历史教材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精确把握。汪老师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以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示范。
  2.以问题思辨为基点,突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学追求,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学初衷或追求的真实呈现。
  【导入新课】环节“千秋功罪,如何评说”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得失各抒己见,用知识储备站在特定的历史维度解读、辩论那段历史,在与他人争鸣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与思维,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愿意换一个维度或高度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更全面更客观地正视这段历史,反思现实。从教学实践看,上课伊始,一个没有固定结论的“悬念式”问题,确实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当留心关注相关史实,以论证自己的观点,批驳他人的观点;在自我论证和相互探讨过程中意识到历史是多元的、立体的、灵动的;明白我们努力追寻的历史真相或许是当时历史真实的一个侧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乐意在坚持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解读,汲取历史的智慧与思维。在课堂学习的环节中,有学生自主形成了一些疑问:站在今天回顾那段历史,跳出历史原有的禁锢,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重新审视俄国十月革命,我们会对它做出怎样的评价?又该如何定性它的功绩与失误?同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与教训?……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或疑惑参与学习,相较于被动接受当然事半功倍。可以说,问题启发式教学是本节课特色之一。而汪老师又善于借问题引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适应追问,然后经生生共议、师生对话等,将所有问题一一化解,从而为实现教学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铺平了道路。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静心带着问题与思考阅读教材,教师通过巡视和对学习困难点的适度点拨,使学习氛围更加和谐融洽。但从学生代表所展示的学习成果看,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智慧,也暴露了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与历史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这是十分难得且能行之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汪老师巧妙地利用了这些课堂教学资源,运用学生陈述与互评、教师引导与启发、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进程、结果和历史意义进行了简明扼要地梳理,帮助学生形成了相关知识网络。   【合作探究】环节是学生在独立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展开组内讨论、争辩,达成共识的过程。从本课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汪老师的教学意图绝不是单纯地引导学生识记与掌握“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知识,而是借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明白学习历史的终极目的:以历史智慧启迪现实生活。因此,汪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梳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采用“问题式启发教学”,引领学生拓展提升。他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学习基点,从“新课导入”到“检测评价”,整个教学都无一例外地侧重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特别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维度审视、重温历史,以试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并旁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他使学生在争鸣过程中学会妥协,接受、积极吸纳和内化他人的学习成果,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与解读问题,运用他人的思维模式进行说服与批驳,以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
  3.成功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融合
  从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操作过程来看,本课充分展示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成功实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融合。本课以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为核心,既注意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又通过问题的设计与启发引导,将其紧紧围绕。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都乐意投入并积极参与其中,或独立思考,或合作研讨。汪老师则注意观察和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适度引导,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创造条件。可以说,本课教学问题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安排就好比一串亮丽的珠子,而教师的引导就好比一条看似无形却有形的丝线,将这些美丽的珠子串联成体。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每一个问题,开放探究与质疑创新并重,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质疑的学习氛围之中感受思辨之美,智慧碰撞之妙!
  特别是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的愉悦研讨与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使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了俄国十月革命,明确了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出现是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统一,历史在向前发展过程中以事实不断修正原有的种种观念与理论,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败,并不是评判社会主义制度优劣的标尺,只能说明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能是在不断的借鉴与探索中前进。
  4.关注课堂生成,开放自由与引导约束有机统一
  不少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沉浸在自己的教学思路定势中,不愿也不敢挣脱这一桎梏,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尝试。这主要源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到位,或因教师自身学科素养与能力欠缺。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来源的渠道不断拓展,外加民主化程度的扩大,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知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对我们的历史教学形成了挑战,教师若非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教学机智和课堂组织能力,是无法放手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自然,这就使得许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学习潜能等特质与问题无法得到真正展示、交流、矫正与拓展提升。汪老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采用一个个富有启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与探索,并加以科学引导,让学生在自由、开放、包容与创新的课堂氛围中探讨、斟酌和用心作答,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宽度与高度,享受征服自己与超越自我的喜悦。
  以【自主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起源”为例,学生依据自己的独立思考,大致形成了如下两类学习成果:①“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主张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②“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7日,起义军和士兵占领了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8日,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那么,这两类学习成果是否存在正误之分?汪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形成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解读。即广义与狭义的“俄国十月革命”。但教师并未就此戛然而止,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自广义的“俄国十月革命”及革命进程中一些具体历史细节进行综合分析,深化对“革命”的认识。每一环节貌似漫不经心,但均随着课堂教学氛围的推进自然得出。
  从整体上看,汪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均试图挣脱传统教学范式的禁锢,这不是单指教学形式上,更是教学精神上的创新。他心中的中学历史课堂不是简单地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理清历史发展脉络,而是一种学科精神与素养的传承。学习历史,小至历史现象,大至人类社会发展长河,要领悟其中的真谛与精髓,发掘隐藏在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背后的智慧与哲理,从中吸取教训,服务于个人、生活、社会,更清晰地明辨今天的社会现实,知晓如何同自我、他人、社会与自然更好地相处,在面临种种困境与历练时能从中寻找到坚持的力量与希望!因此,汪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是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梳理“俄国十月革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俯视那段气势恢宏的历史,从中领悟无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种种努力。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完美”,或者说在每一位历史教师的教学追求与现实呈现之间都会存在或远或近的距离。如何弥补或缩短它们之间的路途则会耗尽历史教育工作者毕生的努力与坚持。汪老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的教学实践,在实现其历史教学追求的过程中遭遇了哪些障碍?或者说,某些教学设计与活动安排,是否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作为一位学习者和观察者,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思考。
  首先,最直观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时间的刚性与教学容量之间的矛盾。在短短的45分钟,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带着【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阅读教材、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三道核心问题、点评同学的学习成果、回应教师的追问等等。且这些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安排,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严丝合缝,需要学生全程精神高度集中,不容丝毫懈怠与偷懒。即便如此,也因教学容量过大,最终在相应课堂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关教学内容。   其次,作为新授课,落实基础知识与提升能力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科思维的培养均需要以历史基础知识作根基。在本课课堂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环节侧重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基础知识的落实,尽管学生在汪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本课知识框架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深刻地理解了“十月革命”与“革命”两大历史概念的内涵。但若细化相关知识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与把握则有待商榷。以“俄国十月革命”历史背景为例,尽管学生在长期的思维训练中掌握了作答技巧,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归纳出其要点,但其所牵涉的一些微观问题学生因知识储备有限而无法理解。如“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语,虽然初中历史教材对此已有所涉及,但缺乏相应解读,学生仍感觉茫然。因为,学生需要综合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整体面貌以及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这一认识。在这里,若没有教师的补充与引导,作为高一新生,理解不透彻就成为必然。此外,诸如“二月革命的性质”“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土地法令》的内容”,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等历史细节问题,均需要教师作一定的解读,学生才能真正理解。
  再次,过于思辨化、理论化的教学,会使基础与智能相对较差学生难以真正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尽管汪老师授教班级的基础相当不错,其严谨、科学、开放包容的教学风格也深受学生欢迎。因汪老师设计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堂教学,从【新课导入】到【评价反馈】,除却【自主学习】,所有的问题有着共通和相似之处。虽然他们是分别围绕“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方式”“俄国十月革命的结果或目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而设,且没有任何限制条件,以鼓励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对相关问题的客观与全面的认识。但因整个设计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那些基础与智能一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也就只能浅尝辄止。
  每一次历史教学实践,都是历史教学工作者在践行自己的教学追求与梦想。梦想的美好在于它在我们触手可及的高处,却永远无法真正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许就是这份美好激励着无数有志者为之奋斗。汪瀛老师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追求,就是最好的注解。
  【作者简介】匡志林,女,中学中级教师,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列强的中立及对革命军交战团体身份的默认,是中华民国寻求列强承认的前奏。就国际惯例而言,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时,清政府仍然是合法政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清帝逊位,属于过渡时期,不能简单视此一时期的拒绝承认为刁难与要挟。日本虽然主导了列强对中华民国的延迟承认,但在清帝逊位前日本并未就承认问题提出预案,是在英、俄等国的建议下,日本才开始认真关注承认问题,并先后两次提出倡议书。面对承认问题的困
[关键词]演雅典民主,监察,分析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70-03  2014年高考福建省文科综合试卷第18题是这样设计的: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查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
【关键词】历史细节,感受历史,中国原始人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34-05  很多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生平时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可为什么一到历史课上就昏昏欲睡?笔者认为,病因就在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初中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学生之所以喜欢历史,历史中一定有某一处细节打动了他们。一节成功的历史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图像证史,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23-0039-04  开放性材料分析题近来已成高考常态题型,如2011、2012年新课标文综卷的第41题均为此种题型。此类题型通常旨在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复杂性,即学生如何建构学习要点以及数量,并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较为全面地判断考生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进而给予合理评
在软件设计和开发中,提升速度的关键是被称为CI/CD的一系列操作原则和实践,因为其整合了持续集成(CI)和持续交付(CD)。CI/CD让软件开发团队能够更加频繁和可靠地交付代码更改,从而能够更快地满足业务及其客户的需求。  持续集成是一种编码哲学和实践,旨在推动开发团队进行少量更改,并经常性地将代码放入版本控制存储库进行检查。鉴于目前大多数应用程序都要求团队使用不同的平台和工具来开发代码,因此团队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3—0042-04    笔者最近撰文就历史新课程的“过程”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过程”是中学历史课程的一大目标,并详细论述了如何落实“过程”目标。其中强调,“过程”目标的落实要防止完全忽略“过程”目标和将“过程”目标形式化两种错误倾向。在“过程”目标落实过程中,应考虑教
[关键词]課堂追问,历史感,英国,君主立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1—0025—03  现行高中历史新課程,基于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属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众多的细节分散于不同的专题之中,历史課显得有些凌乱、缺乏生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考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料中”、但教师囿于教材或专业知识很难回答的问题,历史課堂缺乏厚
[关键词]核心概念,邓小平理论,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38-07  对于“邓小平理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规定: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笔者据此作了前测:邓小平理论包括哪些内容?它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最希望了
关键词 史料教学,论从史出,教学常态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18-04  历史课要有灵魂,讲历史要有通感。“论从史出”本是历史教学的特征。而时下风行的“史料教学”却似有失度之嫌,有必要从理念到实践加以再反思和再斟酌。  只有“历史教学”,没有“史料教学”。“论从史出”系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史料诠释历史,这本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论从
摘 要 康有为曾于1923年致信吴秋辉,该信原件一直由吴氏后人保管,后捐予中国山东文学艺术博物馆收藏,得为世人所知。信中康有为主要针对吴秋辉的来信,谈论了治经的原则和其对《尚书》《礼记》等部分篇章真伪的认识,并坚定认为《尚书》今真古伪。对该信来因去果进行详细考释可知,吴秋辉学识渊博但性格怪傲,学见独特,与康有为在来往书信中学见颇有龃龉不合之处,尤其坚持《今文尚书》亦有伪书,并总结了自己治经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