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导善学相映成趣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ongk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接龙式”问答基础知识,再选摘精粹编制一套高质量试题,然后每位同学随机抽取一份试题做答,再由出题人评阅分析。在整个过程教师给以适时评价与指导,全程操作。学生人人都能动起来,能够锻炼动手、评价、鉴赏等多种能力。
  关键词 “接龙”游戏;选编试题;检测;评析;多种能力
  
  下面是我在上一堂复习课时的情景
  我在课堂上饶有兴致地讲着精心准备的复习要点,分析着知识结构,化解着难点、疑点。可学生们呢?起初,精神尚能集中,有零星同学给以配合,及至后来,却有的目光游离,有的一脸茫然,有的眼皮已在打架,还有的甚至已窃窃私语起来,我兴致顿减,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课后我与学生交谈,学生告诉我:我们怵上复习课,优秀生感觉味同嚼蜡,而非优秀生则难以完全消化。众口难调,实在难啊!
  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传统的复习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出力不讨好,收效甚微。于是,我想出了一套全新的复习方法,尝试一番后顿觉耳目一新。
  先定好复习范围,再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接龙法”复习基础知识。先指定一位学生在复习范围内提一个问题,由这位同学任找第二名同学回答,根据答题情况给出评价后,第一位同学的使命便告完成。第二名同学再提问题,找第三名同学回答,以此类推,如“接龙”游戏般一直进行下去。在这一步中,我给学生提出要求如下:所提问题注重基础知识,包括教材上的,课堂上强调过的,补充过的,或者是你自以为重要的知识点等,问、答时声音要宏亮,全班同学都要听清;尽可能做到学生和问题都不重复,以扩大覆盖面,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两名学生表演时,不应该只是这两名同学之间的事,每一位同学都应投入其中,听清弄明。在这一步中,学生若想问好答好,必须先行一步,自觉将本部分内容复习好、准备好。在问答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强调、矫正,对提问不到的重要内容,教师也要适时添补。实践证明,重要知识点学生基本能触及到,若是让我讲,也无非是这些内容。在这一步中,我给学生的评价是: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的感触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第二步,做题、选题、编题,出一份过关题(时间为一节课40分钟)。现在学生空余时间多,课堂上完不成,可选择在课外进行,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手头资料中,选做、摘取自认为的好题,编一份过关题,制定好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留存待用。在试题后注明“命题人:×××”。在这一步中,学生要想出好一份试题,必须选做相当一部分题才行,无形中学生就做了练习。我明确要求学生:你自己出题,你就是老师,你必须能够相当熟练地解决这份题中的所有题目,而且能教别人,并且要教会。然后,学习委员将试题收起来,清点完毕后放到我那里统一保管待用。
  第三步,检测。课堂上,学习委员随机发给学生试题(注意:自己不能做自己的题),在第一页的上部写上“做题人:××x”。交卷时。将试卷折叠,显露出题人姓名,以方便分发。
  第四步,阅卷、评析。将试卷发到出题人手中,出题人负责阅卷、划分。另外,我还要求出题人将错误答案更正后再转交给出题人。这时,做题人应仔细检查自己的错误,若有疑问就向出题人请教,力争做到全部会做试卷上的题目。至此,每位同学至少都掌握两份试题。此时让学生发言,向全班学生推荐精粹试题,做到“资源共享”。在这一步中,我给学生的评价是:老师人人可当。我的感慨是:只要我能放手,学生就能创造奇迹。
  第五步:教师评价。我重新把试卷收起来,统计好学生分数,审阅学生做题和批改情况,对做的认真的,出题质量高的同学予以表扬,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学生,以求完善,最后再将试卷返还给出题人,要求学生多看几套试题,扩大自己的视野。
  课下与学生交谈,学生都普遍反映对这种方法感兴趣,学会了更多的东西。我也觉得这种复习方法能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主动自觉地去自习、记忆基础知识,去选做、摘编试题,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有突破。不仅如此,这种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评价能力,鉴赏能力等。我准备逐步融合进去新的东西,使其日臻完善。
  (作者简历:邵锁德,男,出生于1971、12,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山东莘县魏庄乡邹巷中学物理教师。为国家级物理奥林匹克指导教师,县名师,县教学能手,始终坚持一线教。
其他文献
我们的数学课堂提倡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教学案一体化的方法,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1 教学案的使用    教学案是将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预案。教学案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自学尝试一小组合作、互助研讨一汇报交流一教师点拨、强调重
期刊
体育课前我们总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很多学生已经早早地来到场地,急切地盼望着体育老师的到来,那神情令人心醉!还有些学生已经急不可耐地活动起来。  为什么学生如此兴奋?都些是什么能够让学生对体育课独有情钟?  学生一天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校生活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教育也就成为让学生感到学校教育快乐的主渠道。能否让孩子感到课堂是快乐的天堂:也就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了。那么
期刊
摘要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内真正的和平主义战士。在其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和平思想,即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和平理论;以国际外交为路径的“发展”理论;以统一战线为法宝的民族理论等三个方面。这些和平思想既是对毛泽东和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和平思想部分的有益补充。至今仍有重要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 廖承志;和平思想;爱国主义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社会活动家,真
期刊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个人对新课程改革有一些想法体会。  新教材与老教材确实有巨大的差别,特别表现在教材内容、目标定位、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接触新教材,我们就会感觉到新气息、新思想、新理念。  采用新教材后,大家可能感到学生活跃了,象数学课都有情景引入,自我探究,合作学习等,课堂气氛也完全不一样了。学生知识掌握灵活了,作业形式丰富了,但学生成绩与原来使用老教材的学生相比下降了,这正好说明我们
期刊
摘要 李白是盛唐时代造就的伟大诗人,留下了近千首诗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李白的送别诗,来看李白在面对亲人、友人,面对离别时的真挚感情。李白的送别诗,往往能用诗情画意,冲淡离别的哀伤,借以述怀,显示了诗人的魅力。  关键词 李白;送别诗;离别;友情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在李白的诗歌中,送别诗别有一番韵味,有颇多的感人之处。李白的送别诗可分为几个小
期刊
中国几千年来的家庭教育,一直祟尚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家长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势,好像家长总是正确的,而孩子总是过错满身,生来就是一个邪恶的化身,只有靠严厉的家教去点化冥顽,从而使孩子去恶向善。其实不然,只要冷静地去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事情的本质,我们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其实际的情形是孩子生来几乎是一样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
期刊
摘要 本世纪初有学者提出,为了更加完善和规范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有必要单独制订一部《农村职业教育法》。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为此,本文从农村职业教育独立立法的缘由,必要性以及《农村职业教育法》独立立法的内容,即从确认农村职业教育的公益性、确立并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的监管体系、确立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层次接轨、规范农村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期刊
也谈我的教育合作观  杨玉杰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和失败。    1 教学工作中,师生的合作  教师应具备科学的育人观和现代的教育观。要树立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尊重、信任、关心、保护学生,热爱学生,要充
期刊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及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因此,在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学生为主体,老
期刊
近年来,我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发现目前的后进生,大多数是知识欠帐多,且智力偏下而又自暴自弃的一些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性格内向,自卑,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有个别学生来到学校只图能有玩伴。因此,我认为,目前转化后进生的重点应放在调动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上,即所谓“智商不足情商补”吧。    1 后进生现状之分析    现在的“后进生”,给我的感觉是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老师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