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思路 小切口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说说”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可以用宽的思路来思考,以小的切口来教学,把知识点教到透,练到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话、说话,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乃至创新力,为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打好基础。
  【关键词】读读说说 语用训练 说话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要“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低年级“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说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和突破口,可以宽的思路来思考,以小的切口来教学,把一个个知识点教到透,练到位,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小为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打好基础。下面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读读说说”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一、多方式读,读出理解力
  联系本组教材,初步感知感叹句和陈述句,特别是感叹句的句式特点,是本题首个训练点。要通过多种方式读,读出语气,读出联系,读出形式,读出感叹句的意味来。
  (一)读出语气
  教师出示例句“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让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他们很快就能发现:例句中,前面一句是感叹句,后面一句是陈述句。“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可顺势把学习重点锁定在对感叹句的认知、体会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感叹号“!”和感叹词“啊”。有了体验,再让学生读好感叹词、感叹句,这样体会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就有了依托和支撑。之后,教师出示陈述句“花坛真漂亮。我要把它拍下来”与感叹句“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学生通过对比朗读,进一步体悟感叹句的作用。
  (二)读出联系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专题编写的,多篇课文通过使用感叹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北京》)“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我们成功了》)“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看雪》)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本组教材,回忆学过的感叹句,再次品读相关句子,这样既巩固了旧知,又积累了感叹句的表达方法,为模仿说话作了铺垫,同时学生又进一步体会了感叹句在表情达意上起到的强烈肯定的作用。
  (三)读出形式
  “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读出形式,了解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才是提升理解力、学习力的关键。可让学生再读例句,说说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前一个感叹句是写“景”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想法;后一句陈述句是写自己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想做的事,是做法。前面的感叹句是原因,后面的陈述句是结果,前后两个句子存在着因果关系。读懂了内容,发现了形式上的秘密,说话练习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二、多角度说,练出表达力
  感受、了解感叹句的作用和用法,这是第一步。尝试学习、运用,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要通过多层面练习,引导学生仿照例句说话,并说出方法,说出角度,说出层次,练出表达力。
  (一)导一点,说出方法
  学习是有方法的,有方法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发现例句的形式,也就发现了蕴藏在其中的方法。教学时,可小步上路,先从说例句入手,再适度拓展,把说话的方法巩固下来。“‘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沿着例句说开去:“花壇真漂亮啊!我要把它画下来。” “花坛真美啊!我要把它记在脑海里。”“花坛真迷人啊!我要把它写下来,跟好朋友分享。”……
  (二)扶一把,说出角度
  一旦方法在手,把例句后面的两个句子补充完整,则进行练习说话就没有了问题。而这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如果停留于这个层次,教师 “教”的思路就窄了,学生的“学”只好浅尝辄止,所得必然有限。练习说话时,对于“ 真 !我 ”这个句子,学生可能更多的是从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时,可“扶一把”:“刚才,同学们是从正面想的,说的都是喜欢的内容,表达的是非常肯定的语气;如果说的是反面的,不喜欢的,讨厌的,或者是表达愤怒的、哀伤的、痛苦的语气,那要怎么说?”这样,有了不同的角度,学生的思路拓宽了,话匣子也打开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训练。
  (三)放一程,说出层次
  正面反面不同的角度有了,说话的内容、对象也不可忽略。只有这样,练习的层次才更分明。说话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一般都能顺着“景”说到“物”,由“花坛”“北京”说到其他地方的景色,并由此联想到生活中、身边的熟悉的“物”,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度延展,引导学生把说话的范围由景及物,再到事到人,既可说自己喜欢(不喜欢)的景和物,也可说自己熟悉的人、经历过的事,先感叹后陈述,先原因后结果,通过小组合作,说出自己的想法,自由表达喜怒哀乐等方面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有话说,说得好,教师还可创设相应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模仿说话,练习表达。说话的范围、对象宽了,说话的形式变得自由了,在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中,在生生互动中,“说完整”“说规范”自然得到了落实,“说得精彩”“说得出彩”也就不意外了。
  雨过地皮湿,要不得,“读读说说”教学也是如此。正如阿牛老师所言,唯有把知识教透,学生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唯有用宽的思路来思考,用小的切口来展开,才能教得扎实,练得到位,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乃至创新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福建省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62500)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必须切实提升词语教学的效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品读鉴赏文本语言,感悟词语内涵,体会词语魅力;借助集中比较,精准辨析词义,加强个性化理解;尝试表达运用,有效复习巩固,做到迁移拓展。让学生通过词语学习,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提升语文素养。  【關键词】阅读;词语;品读;比较;表达运用  词语,是组成句子最小的语言单位。要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必须切实提
【教学片段呈现】  (学生读懂诗意之后,师生交流)  师:读着这样的诗句,感受着如此美景,你能猜到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愉快)  师补充介绍背景:在杜甫43岁的时候,唐朝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动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在这期间,老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杜甫也被迫离开草堂。这首诗写于八年之后他重回草堂之时。  师: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生读)  师:同样的景色,在战争时期,诗人又会怎
薛法根老师和何捷老师都上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课(具体案例可见本刊2014年1-2期)。两位特级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作了不同的深入研读,以不同的教学理念作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演绎,然而百川入海,殊途同归,都体现了其不凡的教学功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词语教学——慧眼独具巧设计  张志公先生说:“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两位特级教师对词语教学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薛老师别
語用教学自提出至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语用的质量相对较低,效果有待提升。如何让语用教学朝着“高效”的方向迈进?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也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为此,本刊特发表一组由章师亚老师组织撰写的、探讨语用教学的文章,以飨读者。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对这一话题的讨论。
《田园诗情》一文是根据捷克小说家兼剧作家卡尔·恰彼克的同题游记散文删改而成的。全文突出“牧场之国”的描写,牛羊骏马、牧民等田园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诗情画意、洒脱自然,堪称寓情于景的经典之作。  一、 读出诗一般的画卷  透过亲切平和、新鲜活泼的语言,我们不经意间就可以捕捉到诗一般的画面。开篇聚焦“荷兰”,让“水之国”“花之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突出“牧场之国”,奠定了全文田园生活的基调。“极目远眺”
【话题引入】  相传,宋王朝举办绘画高等考试,皇帝赵佶采用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诗 “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作为题目。结果某人大笔一挥:“丛林中有一小楼,楼上有一凭窗美女,唇上有一点口红。”由于红在“一点”上,对比“万绿”,更显得突出、可爱,并因为“一点”而使整个万绿有了灵魂,犹如一支乐曲的“导音”。于是此人位列第一,金榜得中。  那么教学上是否可以寻得“一点”, 对比“万绿”?是否可以从关键
识字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低段语文学习要求的识字量很大,而学生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采用一种相对灵活的、面向每个学生的、有差异的识字教学。“分层教学”是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发展,从而让学情各异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识字效率。  一、 尊重学生差异,进行隐性分层  开学初,笔者对班里学
【摘 要】课文《我多想去看看》虽然先后被入选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但它们在体裁内容、识字写字、词句积累、朗读感悟和说话写话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对此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段要求,予以逐一浅析。  【关键词】体裁 生字 词句 朗读 说话写话  “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的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的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
古诗审美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优美的古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悠远,平仄讲究,格律、押韵、对仗等都显示出无限的魅力,是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杜甫的《绝句》就是这样的佳作。  杜甫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所包涵的内容远远超出这二十八个字的含义。它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
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指的就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运用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足语文味呢?最近,笔者在杭州聆听了全国语文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蒋军晶老师的一堂课,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语文味。  一、“读”占鳌头——让读饱满一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