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套进口介入防护装置防护效果的评价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52552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多数医院用于DSA的介入防护装置为进口型的两件套的悬吊式防护屏和床侧防护屏.本院引进一台荷兰飞利浦1000 mA、平板探测器、FD20型DSA,原配一套介人防护装置.为了确保介入手术医生的安全,对其防护效果进行了全面测量,发现一些防护上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抑制miR-21表达对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采用瞬间转染法转染反义miR-21寡核苷酸(AS-miR-21)及阴性对照寡核苷酸于胶质瘤SHG-44细胞中.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转染组及AS-miR-21转染组,分别给予6 MeVX射线单次照射0、1、2、4、6和8 Gy,采用成克隆实验计算放射增敏比,并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3
笔者用高流量吹干氧方法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2004年1月至今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内科行联合放化疗且出现Ⅱ度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随着江西省放射诊疗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加.为了解南昌近年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因职业所受电离辐射水平和防护措施效果,比较不同工种放射性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差异,对南昌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部分从事X线诊断、临床核医学、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为放射防护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期刊
放射牛物学研究表明,电离辐射作用后,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不同.本研究主要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接受不同剂量6 MV X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
鼻咽癌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1-2].面颈联合野结合人工制作的铅模(简称人工铅模)被推荐为常规放疗技术[3-4].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多叶准直器(MLC)开始应用于鼻咽癌的常规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然而,采用人工铅模与多叶准直器对鼻咽癌照射剂量分布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缺少这方面资料.本研究拟分析比较人工铅模或多叶准直器作为适形的剂量分布。
核设施在选址、设计、运行及退役等多个环节采取了严格质量保证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核事故发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突发,造成了核电站周围人员死伤,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以及对公众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影响.由于该事故前未能积累周围居民健康基线资料,导致评价核事故对居民健康影响程度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的背景历史和基线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今后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
目的 比较不同的剂量胶片分析软件对同一台伽玛刀验证胶片的分析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探讨伽玛刀检测和结果分析过程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分别用Kodak EDR2和GAFCHROMIC(R)EBT胶片对"月亮神"伽玛刀和"伽玛星"伽玛刀进行检测验证,验证胶片用EPSON PERFECTION V750 PRO胶片扫描仪扫描成剂量分析软件要求的图像格式,用Robot Knif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