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探”突破科学探究结论的盲区

来源 :实验教学与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结论的几种方式入手,发现利用不同探究方法获得的科学结论存在差异.为此,通过探析学生结论“盲区”的深层次原因,可梳理出教师应对探究结论盲区的3种方式:初探学生实验于课前,突破学生对学前结论掌握的盲区;深探活动于课堂,突破结论认知盲区;续探结论于课后,突破学生结论应用的盲区.
其他文献
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发现,平衡摩擦力耗时长且误差大,而滑块质量远大于重物质量这一条件学生难以理解,实验要求很严格.通过DISLab直接获取数据可以平衡摩擦力,滑块
信息技术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拥有多样的表现形式,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兴趣、阅读兴趣和识字兴
在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堂演示实验存在课时少、以讲代做、观察困难等问题,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将微课引入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能够较好地提升学
在生物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冠肺炎疫情与生物学教学有关的素材内容,将其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有机整合,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生命观念素养,落实科学思维素养,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远程教育不但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而且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结构,同时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混合式学习理念指导下,
趣味教学是解决低年段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学习时间不长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低年段科学课课堂中,采用“分段设问激趣、项目学习增趣、回归生活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光纤通信原理及实验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可利用音乐芯片、三极管、激光发射器等材料自制一款“光纤通信原理演示装置”.该装置可以演示激光能加载并传播信
在初中实验室中,涉及光照强度比较的测试仪器少之又少.为此,可利用光敏电阻、指针式直流电流表、电池、接线片等器材设计一款实验室用“光照强度比较仪”,既能够比较发光物体
在试教新版小学科学教材时,一些教师存在忽视学材、环节设计过多、探究走过场等几个共性问题.为解决问题,可充分发挥科学素养的导向作用,在指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时,以结构性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的共同教育目标之一.由于小学和初中属于不同的教育阶段,在生物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学生物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