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如何实施阅读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会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成绩。但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综合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达到良好的阅读理解效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其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障碍
  1、词汇量不足,实践表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受到词汇量的限制,词汇量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就少,速度就快,理解的正确率就高,词汇量小则,反之,当然还有一些看起来面熟但不知道确切含义的词或短语,都会给阅读理解造成障碍,而初中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词汇有限,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在阅读时更会增加难度。在教学中我发现虽然学生有一定的词汇基础,但他们在遇到派生词或词性发生变化的词时仍会感到陌生,从而给阅读带来困难,这就会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容易引起挫败感,使得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或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一种不良的循环。
  2、语法知识不扎实,在阅读中,学生如遇到长、难句子,往往不会正确识别和分析,造成理解失误。例如,阅读材料中有的地方使用了插入语,有的地方是从句,这就使句子结构复杂化了,而语法始终是学生难以突破的,让学生觉得头疼的难点,如果一篇材料里出现了多个语法难点,学生就会觉得这篇文章太难了,无法看懂,失去信心。
  3、课外阅读量少,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造成阅读障碍,影响理解。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置身于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当中去。我们在阅读一篇文字时,要达到对文字的理解,有时候不仅仅需要对词汇的熟悉认识,更需要对该段文字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这是必不可少的,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阅读是项广泛而复杂的技能,它是读者对读物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美国语言学家Johnson把阅读理解形象地称为“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架起桥梁”。这个解释着重指出了在阅读过程中“已知信息(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已知信息在阅读理解的重要性,Tirwin也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阅读理解就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作者所提供的线索来推断作者所要表达意义的过程,来强调已知信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是相反的,对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很少。
  4、阅读时没有掌握技巧,而这一障碍又是多方面的。学生无论碰到何种题材的阅读材料,学生大都不懂如何把握,不去找中心思想,不去推断文章中有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确定作者的语气等,而是一样的速度,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无所侧重。这样,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不理想。这都会影响学生阅读。
  (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上。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阅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没有认识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分析、思考、判断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对它的研究不够重视。
  2、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能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纯粹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单词,词组等书面字符提供的语言信息,忽视阅读者储存的非语言信息的作。注重对词义、句子、语法结构等表层的教学,误导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林”的尴尬境地。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有甚者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上,划划词组,对对练习答案。学生自读后仅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教师、学生均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没有阅读兴趣,他们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锻炼。
  3、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够、实践不多,学校教研氛围不浓的老师更会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4、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虽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仅是体现于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二、解决方法
  (一)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认为英语不好掌握,太难学。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其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做好铺垫。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使学生清晰地认识理解表象,产生言语交际的一种向往之情。
  教学中,通过知识客体或现实客体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大脑对表象产生能动的反映。这一环节同样包含了主体实践和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1、主体实践方面。要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充分观察、细心体验,即“感性接触”,它包括情景创设方法、手段、目的、意义。实施策略:教师必须设计好文字材料,声象材料,直观教具等。力求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激发学生调动多种感官,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感性接触活动。
  2、主体认识方面。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在感性接触的同时,通过大脑对表象的能动的反映,使主体对表象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主要策略是让主体在起初或模拟情景中,理解和交流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
  (二)启发引导,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这一环节是指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在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语法规则,从而认知和内化语法规则,使感性集训升华到理性认识。
  这一环节也包含着主体实践与主体认识两个层面: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主体实践方面。要做好“感性训练”工作,引导学生根据交际性操练中的语言材料、句子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以形成熟巧,增加感性认识。主要策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景,针对重点语言材料,句子结构,启发诱导学生尝试归纳出规则。
  2、主体认识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本质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到了“理性升华”。“理性升华”不应局限于机械地模仿,更应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即灵活、正确地运用。主要策略是让主体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的积极思维活动,归纳出规则,并利用语言规则,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
  (三)合理安排步骤,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开展应该具有步骤性,包括“读前”、“阅读”、“读后”三个步骤。阅读前,应该激活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在日常阅读教学当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自己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开展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开展读前活动时可以参照学生用书中的插图,图片。或者利用挂图,甚至录像VCD等。使得学生对所要阅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背景文化支持。而阅读中,则应立足课堂,活用教材。阅读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该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视教材为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读懂并抓住大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四)加强背景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教课文时,教师应该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有关国家的文化风俗,史地常识,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外国音乐,国外家庭教育,服装与礼仪,常用典故和俗语等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阅读材料。使学生对课文之所涉及的有关背景和作者有较全面的认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借助母语,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意识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接收英语信息,逐渐摆脱母语思维并进行英语思维的过程。课堂教学要克服“信息交流会”、“语法讲习所”的片面性,初中学生对英语信息的理解开始主要借助母语进行处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心理在英语和母语之间建立联系: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与母语匹配的英语短语,培养学生的“语团”意识,如一些固定搭配、短语等。开始让学生收集寻找,再逐步让学生归纳它们具有的“语团”特征的表达方式,这样会逐渐熟悉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二是让学生在理解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句型意识和变化意识,同义表达可以让学生体会英语的词类和句子的联系,悟出许多具有英语特质的东西。这种语言意识的形成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永远为学生服务,一辈子勤勤恳恳服务学生。“主动学习”可以说体现了英语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突出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师为主导的重要。我们的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其他文献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巨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数学化”概念,即“抽象——符号——应用”的过程。他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造,把前人已经创造过的数学知识重新创造一遍。因此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也就是说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  简单地说: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
期刊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突破单纯的只注意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善于用语言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共同围绕教材创造和谐的情景,愉快的吸收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行能力的提升与训练。教师必须一改“一言堂”的作风,鼓励学生勤思多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说感想,在教师的指导、点拨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情景的实施大致可以用以下的模式: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导演)→尝试学习(学生演戏)→铺垫研究(教师导演)→解决
期刊
何谓自能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这“你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丰富而深刻的内蕴是什么?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
期刊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提高,人们从热闹的课堂氛围中逐步意识到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方面来,教师渐渐意识到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质量不佳,学生积极性性差,普遍感到数学课枯燥、乏味,学习效率很低,使学生在很多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去甚远,这与学生本身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窄、反应能
期刊
近日有幸听了五位老师的数学概念课。精练的教学语言,清新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教学过程,张弛有度的课堂调控,让我久久回味。其中陈秀老师执教的《角的认识》让我对数学概念的教学又多了一些新的感悟。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客观事物的“数”与“形”的科学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抽象又枯燥的。于是,有的老师把概念嚼碎了,取出精华一点点喂入学生嘴中;有
期刊
【摘要】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粗心是学生常见的不良学习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调查了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中粗心所表现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粗心变细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习惯;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1]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大,既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数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行积极探索,燃起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孩子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全凭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下面笔者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做法。  一、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从小学生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