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困境及消解——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来源 :科技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8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梳理和分析了高校科技传播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重点从科普平台、受众群体等方面对提升高校科技传播效能进行了理论建构和方案设计.
其他文献
海军医学系中心实验室本科学员创新能力孵化基地与mECC GOLDEN CLUB本科生创新团队自建立以来,将科普工作作为培养学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升院校服务部队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构建一支以海洋生物伤防治、有害自然环境与健康为核心内容,覆盖多个年级(1-5年级),有序发展的本科生科普团队及其高效的科普工作模式.以上海市科委科普课题为牵引,组织学员创立科普视频制作小组,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基础上,在科普论文、科普漫画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方面开展独立的科普课题,从而形成科普课题、科普绘画、视频制作、宣传推广的完整闭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针对雾霾治理出台了“污染物排放协同防治”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举措且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其治理进程复杂且耗时,其中不免涉及如何构建相匹配的媒介化信息场域以凝聚公众对于相应举措的共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并结合2014-2017年间有关信源影响力的调研成果,文章主张,应积极拓展多维度“对话、交流”的渠道,以促进“信息及时传达”及“关切逐项解决”;并保证专家话语在秉承“科学、专业”原则的同时尽可能通俗化、有针对性地呈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强调了官方机构主导的“开放透明”
人民日报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全媒体矩阵,由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3个平台构成的社交媒体矩阵也已经逐渐完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人民日报依据平台特性和对应受众的偏好在3个平台进行了差异化的报道,使得每一类别信息都以其最合适的形式呈现,发挥了主流媒体上通下达的重要作用,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10月2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迎来倒计时100天.“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出的愿景之一,旨在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目标.rn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赛道环境营造及观赛环境保障、冷链食品溯源……面向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大需求,一系列“科技冬奥”成果实现转化和应用示范,助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打造成为一项“酷炫”的赛事盛会.
期刊
主要阐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概况及科普机遇,农业科技期刊适时宣传科普的必要性及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定位.农业科技期刊在突出主责主业的前提下,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之时,应及时发挥其媒体作用,扮演好科普角色,弥补相关媒体报道的短板或空白之处.农业科技期刊适时适量宣传科普,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利于扩大期刊影响力及维系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
财经新闻能够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提供更为可靠并且准确的经济行业信息,译者在翻译财经新闻时应带着一定的目的 性,对原文的内容应该进行准确翻译,在很多情况下还应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背景知识并进行适当编译,这样才能保证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财经新闻的实际内容,所以目的 论应用在财经新闻的编译工作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了全国气象景观预报服务现状、问题,并提供了未来发展建议.目前,全国已有26省(市、自治区)级气象部门开展了与气象景观相关的预报服务工作,涵盖了自然气象景观及人文气象景观,呈现形式以图文为主,覆盖多种传播渠道.但预报类型较为传统、单一,精细化程度偏低,尚未形成产品化发展.同时,气象景现监测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全国联动的气象景观预报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建议未来,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充分调研用户需求,结合本地特色,开拓气象景观服务种类;完善生态气象监测设施建设,提升重点气
采写学校报道,是教育报刊采编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要想做好学校报道的采写,采编人员须首先精选典型学校,通过搜集分析材料、确定采访主题、制订采访提纲和应急计划等做好前期准备,然后选择恰当时机进行现场采访.在现场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话题范围和进行深入调研,以及善于发现新的亮点.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总结理念、起好标题、善讲故事.
目的:文章从对Web of Science (WoS)引文索引数据库中体育科学(Sport Science)领域内2019年前20名的期刊2018-2019年所发表文献进行研究,并利用关键词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其出版要素和特征以及研究热点,为中国体育科学期刊国际化办刊提供办刊思路和选题借鉴;方法:从WoS数据库体育科学门类中选取了2019年影响因子前20名的期刊,利用数据分析法,对其2018-2019年所发表论文的发丈量、被引量和H指数、文献类型、出版模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软件VOSviewer对
研究表明:湖南省高职院校教师的ICT应用能力在性别、学历层次、所在区域、学校性质没有显著差异,相关部门不需要在这方面进行过多的政策倾斜;但是不同专业背景、年龄、职称、有无ICT应用能力培训经历教师的ICT应用能力有显著差异,相关部门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区别关注;最后还发现,疫情期间进行过线上教学的教师ICT应用能力显著高于没有线上教学的教师,因此线上教学可以作为正常教学模式下的一种补充形式,以帮助湖南省高职院校教师的ICT应用能力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