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飞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台演奏是在一个公共的场合内,需要演奏者用扎实的演奏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演奏音乐,但公共的环境很容易给表演者带来心理压力,致使艺术表达不明确,演奏效果不能达到最佳。所以,能否消除表演者舞台演奏的紧张心理,会直接影响最后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音乐;舞台演奏;紧张心理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演奏者学习某一样乐器时,接受正规的学习,平常有较高的练习效果,但登台后,演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发挥失常,甚至有时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由此,我们需要分析产生心理紧张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消除心理紧张感。
  一、舞台演奏出现心里紧张的原因
  任意一个乐器公演时,演奏者都要走出琴房,虽然在平常的练习中有扎实的演奏技巧,但上台以后出现内心的不稳定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心里紧张的原因包括内因与外因两种。
  (一)内因
  内因是个人因素,即一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掌握的演奏技巧、心理素质、舞台经验等。
  首先,演奏者自身的个性与气质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同的个性,也正是如此,在舞台演奏中有不同的表现,决定其是否具有心理调节能力。性格和气质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一个人的气质会成为其心理变化与行动的动力,从个人行为体现出来,但性格可以由后天养成,有自己的个人习惯。又因为每位演奏者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舞台演奏中的表现各不相同。
  其次,很难准确记住乐谱[1]。演奏不自信的一部分原因是,演奏者必须记住乐谱,但很少有人可以记住,给演奏者的演奏增加了难度,即准确记住乐谱上的音符,成为演奏者需克服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只有演奏者熟悉乐谱,才可以提升演奏的档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否则就会干扰演奏者的思路,可能出现演奏中途停止的情况。
  最后,演奏者技术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较低是演奏者演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内心不自信,进而表现在自我的演奏上,未能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对自己的演奏技术缺少客观的认识,选择的音乐作品与自己实际演奏水平不符[2]。
  (二)外因
  外因是外部环境,即舞台环境与演奏对象会让演奏者出现心里不适,变成心理波动,使现场演奏与日常练习有较大的反差,缺少应变能力。
  首先,演奏环境与对象发生变化。从演奏者的角度分析,练习室与舞台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演奏时用的乐器可能会由场地提供,缺少与器乐的磨合,可能给心理造成不小的波动。同时,如果台下的观众是专业级的演奏者与评审,会在无形中增加表演者的压力,体现在演奏中。
  其次,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舞台上有很多事都是预料不到的,有些虽然可以预先了解并预防,但有些事实具有不确定性,对于这些情况,演奏者需及时应变,减少突发事件对自己的干扰,如若不能,注意力就会从演奏转移到事件上,分散注意力[3]。
  二、如何消除舞台演奏的紧张心理
  消除紧张心理,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与现场应变能力。其可以从四个阶段做好准备工作,分别是登台前的准备、演奏前的准备、演奏中与演奏后的准备。
  (一)登台前
  技术是演奏的关键,使用熟练演奏技巧的演奏,是保证音乐流畅的前提,减少其承受的心理压力。所以,演奏者日常使用技巧练习时,要重复练习每个技术要点,克服遇到的问题。如果演奏时出现动作不自然,可能会造成身体僵硬,是很难继续演奏,它既是技术上的障碍,同时也是心理上的障碍,削弱了自己的自信心。而舞台上记忆短暂的消失,会让作品演奏失去连贯性。器乐的学习是把不同的感知变成信息,综合记忆,存到大脑中,重新整合与处理。
  器乐演奏记忆至少包括两种感觉的记忆,其中动觉记忆对其器乐记忆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人们常采用的记忆方式之一,用身体记住动作,但一旦演奏环境发生变化,肢体的肌肉变得僵硬,会切断肌肉的记忆,容易忘记,因此,除了动觉外,也要加入听觉与视觉的记忆,得到完整的信息[4]。就像是扬琴演奏,其演奏技巧的训练包括手腕灵活性的训练、手指灵活性的训练以及击弦点统一训练,这几项训练项目会让演奏者灵活活动手腕、手指,找到正确的击打位置,有动觉记忆,同时,扬琴发出的声音具有弹性,声音圆润,演奏者很容易形成乐感,得到准确的音乐信息。
  为了让演奏达到最佳的效果,演奏者需提前进入表演场地查看,尝试演奏,预先调节音效。同时保持平和的心态,摆脱思想负担,做好心理准备。
  (二)演出开始前
  经过长时间演出的准备,演奏者需自信地上台。所以,演奏者要让自己放松,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有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会让一个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为了消除紧张的情绪,可以走到户外,释放自己的压力。但不要过多地练习,消耗过多的体力与精力。对此,演奏者只需适当练习,熟悉基本的演奏技巧,活动自己的手指,着重练习不易演奏的位置。正式上舞台前,一个人的紧张程度达到最大,此时,需调整自己呼吸的节奏,有意识地深呼吸,使自己放松,给自我暗示。就像是扬琴舞台演奏为例,需要演奏者认识杨琴上的各个部位,正确操作,有充足的体力,保持内心的放松,训练手腕与手指,并让琴竹高度统一,做好演出的准备[5]。
  (三)演奏时
  演奏者进行舞台演奏时,要避免演奏过于紧张,使演奏有张有弛。
  首先,兼顾紧张感与稳定性。紧张度是把注意放在一个事物上,对这件事的专注程度,而稳定性则是,注意力放在同一个事物上的时间,即时间长度,从这两点可以分析得出,注重紧张感与稳定性,直接关乎演奏者演奏时的状态。同时,若演奏者把关注点放在现场观众的表情上,留意现场是否会发生演奏外的声响,反而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演奏者处于这种状态,极易出现演奏失误,迫使演奏中断,所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可以消除其心理障碍,用较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状态。比如,演奏者用扬琴演奏《黄河颂》时,主要的动作是手持竹棒,手腕抬起、落下,让竹头落在某一点上,不断重复,这主要是通过手腕、手指灵活运动的技巧演奏音乐,即只有准确落在代表某个音阶的一点上,才会发出准确的声音,表现出《黄河颂》轻松、愉悦的氛围,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
  其次,尽情表现音乐。减少音乐演奏过程中的失误影响,不会在失误后重头开始演奏,而是根据日常练习的记忆,向下继续演奏,保持镇定。当演奏者完全投入到音乐作品后,演奏技巧结合音乐,用听觉感受音乐的声音,抓住音乐表达的内容,不断往复,以保证演出的效果,进入即兴演出的状态[6]。
  (四)演奏后
  曲目演奏结束后,演奏者仍有心理变化,其会反思自己演奏的方式,总结优势与演奏出现的问题,客观评价,尽量避免主观意识对自己的影响,消除自身的紧张感。因此,对自我演奏有正确的认知,是让其自我总结,分析心理的波动,找到自己不擅长的内容,及时调节。演奏时心理平衡的调节,是从舞台演奏经验总结出来,找到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加自己的经验。仍以扬琴《黄河颂》的演奏为例,演奏结束后,演奏者会回想演奏时手腕是否靈活,竹头是否全部落在音阶对应的点上,是否出现演奏失误,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演奏,加强练习,使自己的演奏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结语
  消除舞台演奏者的紧张心理,可以从登台前、演出开始前、演出时、演出后四方面分析,要求演奏者有扎实的演奏技巧,保持演奏时心理的稳定,放松肢体,防止消极心理对自己产生影响,客观分析,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真正做到让音乐飞。
  参考文献:
  [1]董佳.钢琴演奏临场紧张心理及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胡刚.钢琴演奏者如何克服舞台紧张心理[J].黄河之声,2012(5):34-35.
  [3]陈乾英.浅谈消除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对策[J].美与时代(下),2013(5):89-91.
  [4]李丽阳.浅谈消除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8):249,252.
  [5]杨忠国.器乐演奏时心理“紧张”的原因和消除[J].电影评介,2012(24):94-95.
  [6]韦民.浅析心理素质在器乐舞台表演中的体现[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3(8):63-65.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恰逢吴晓邦先生诞辰110周年和戴爱莲先生诞辰100周年,他们是中国当代舞蹈之父和中国当代舞蹈之母,他们都对中国当代舞蹈文化的发展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他们使我国当代舞蹈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且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舞蹈风向,这不仅仅是一股巨大的舞蹈风潮,更多的是从深层次上对当代舞蹈价值取向上的影响,他们的贡献对我国现当代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启发性的作用。在这样一个格外特殊的年份让我们再次回
【摘要】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以系统的思维看待个体的症状,以资源取向解决问题。以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念来理解中小学生拒学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关注个体成长中的系统性及改变中的过程性,对个体的症状进行阳性赋义。  【关键词】系统家庭治疗;资源取向;拒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14-03  【作者简介】吴凡,江苏省苏
【摘要】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作为延安“三大教育基地”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特别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想办法、创形式,尤其是2009年延安的大部分景区成为第一批国家免费开放景点后,面对博物馆、纪念馆社交工作的一个“瓶颈”期,面对革命类纪念馆展示手段落后、内容枯燥的问题,面對摆在博物馆宣教工作者面前的如何灵活地开展社交活动的难题,面对18大之后新的挑战和机遇,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局属各单位
【摘要】近年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逐渐得到重视,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很多民族传统文化仍然在快速流失,尤其是一些人口基数少、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传承方式大多以合而传之的方式进行,如场景式传承和情感式传承等,这类传承方式过程繁琐且对传承人要求很高,很难扩大文化影响力,传承速度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多数仡佬族年轻人不注重文化传承,从而导致传承断层的现象。本文在仡佬族文化传统传承方式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传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孙犁在天津多伦道寓所留影  1986年10月14日,红旗杂志社派我去天津,任务之一就是向老作家孙犁约稿。  孙犁是我国著名作家,也是我所崇敬的作家之一。他在《天津日报》主编文艺副刊期间,为发现和培养新人作出了贡献。天津市许多青年作家的发现和培养,都与他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他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以及《白洋淀纪事》,赢得了广泛好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要】奥地利汉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雷立柏教授的跨文化词源翻译研究包括词源考释、文化投影以及思想本源三个方面,他以西方思想概念投射中国文化语境,深入探讨词语发展进化背后的历史依据和思想演变。雷立柏的跨文化词源翻译研究不仅是“咬文嚼字”、“追本溯源”,更完成了实现文化与思想价值目标的建构。  【关键词】跨文化;词源研究;翻译;《我的灵都》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奥地利汉学家
【摘要】福泉地方戏是中国傩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历史悠久。为了发扬这种文化,应当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文以黄土哨阳戏与天生桥灯夹戏为研究对象,介绍福泉市地方戏的传承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地方戏;黄土哨阳戏;天生桥灯夹戏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起源  福泉黄土哨阳戏和天生桥灯夹戏主要在福泉市龙昌镇长冲村黄土哨、麻界、天生桥传承。  (一)黄土哨阳戏的起源  明洪武年间
【摘要】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人们生活文化共同体,民族群体具有语言、地域、经济和通过文化表现的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中民族关系逐步构成,作为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民族交往包括民族之间接触、交际、联系、协作等,是一种同时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的社会关系整合的过程。民族关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不断变迁。本文通过对呼和浩
【摘要】红军长征已经过去80多年,长征精神作为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新时期研究红军精神,如何让红军精神与时俱进,从红军精神中吸取养分,激励我们继续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下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红军;纪念碑;战斗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穿过弥漫的硝烟,透过历史的界碑,红军战斗在黔西北各个战役的枪声仿佛还回旋于耳畔。  1
【摘要】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关键词】苗族;想象力;铃木正崇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铃木正崇为日本当代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