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与创见——评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yyy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11年版。以下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随文标注页码)部分章节自1999年始在《联合文学》陆续刊发1。若暂时搁置史观之争,那么该文学史可以视为目前台湾学界比较系统、完备、翔实的台湾文学史著。陈芳明为撰此著已经酝酿筹备了很长的时间,从他的一系列专著(比如1998年的《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2004年的《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2007年的《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 1980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0 8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 8例的临床表现为 :儿童病例
<正> 盆景风格的产生与演变由盆栽演变成为盆景。由早期盆景初具艺术情趣的原始自然状态,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索,逐渐走向精工细作,并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中,陆续整理出一整套
<正> 高楼居民种花,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对养花是个有利条件;但阳台招风,空气湿度低,十分干燥,对养花又是不利条件。许多高楼住户由于管理养护不当,很难把盆花养好。这里,我想
期刊
搬演伴随着纪录片的出现而出现,有关其争论到现在还有余音。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弥补环境上带来的不便,搬演也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向观众展现真实,其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真实
在我国,有关翻译理论的合法地位一直是争论不休的焦点,而论争的方式对翻译学的发展十分不利。本文旨在集中讨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无用处或是否有关联这一问题,进而分析有
指出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从佛寺的由来,儒家和道教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世俗观念的融入以及佛塔的演变
土工格室是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它工程性能优越,几年来被广泛用于现代土木工程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公式推导、数值计算等手段,主要进行了以
布尔迪厄的文学场和贝克尔的艺术界在艺术社会学领域影响很大。无论是认为两者基本一致,还是认为"布尔迪厄重冲突,贝克尔重合作",都没有把握两者之间的真正差别。本文以"游戏
<正>中国画里以牡丹为题材的作品可谓多不胜数,而张克申先生的牡丹图,在传统画派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在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别具韵味的绘画风格。在他
期刊
在高校,以宿舍为纽带形成的生活群体,是学生集体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这样一个群体生活的场所里,各种思想、观念交汇在一起,使得学生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休息场所,而是一种学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