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多媒体与小学语文传统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高科技产物,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信息容量大。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多种感官潜能,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然而,若一味依赖,过度使用,会导致教学效果负向迁移,最终舍本求末。多媒体面前有盏“灯”。我们要有一双慧眼,走出“误区”,对其科学定位并有效使用,有机结合语文传统教学精华,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聚合效应”。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成为“时尚”,似乎还披上了“万能”的外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逢赛必用,声、光、电齐上,图片精美绝伦,解说词优美动听,课堂不亦乐乎,而传统教学中精华中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活动几乎“无影无踪”。多媒体果真如此神奇吗?对此,我们要有一双“慧眼”,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某些方面,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最大的特点是能把“静态”教学内容和“平面型”教学方式变为“立体动态型”教学模式,再现迅速,情境交融,感染力强,信息容量大,能激发学习兴趣,打破时空限制,优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调动感官潜能,增强对抽象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感受,有效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三大“误区”
  1.泛滥成灾
  2.喧宾夺主
  3.贪大求全
  三、对小学语文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观之,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获得人文关怀和独特的价值感受。其根本方法在于以读为本,“读占鳌头”,在读中发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先天优势”。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一种人对人的“无缝”对接和面对面的互动,显得更扎实、更真实、更朴实。教师可以通过特有的人格魅力和情趣化的语言来感染和调动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随时关注学生在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行走在学生之间,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注视等方式,激励学生交流和互动,参与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从字、词、句、段、篇入手,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揣摩中,让学生得到深刻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更能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坚持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之路
  1.理清认识,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当前,我国的教学现状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只能作为延伸和补充。在教学实践中,要避免两者各自为政“两张皮”,力求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二合一”,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如果我们仅为追求形式、顺应潮流,一味使用多媒体,就会顾此失彼,导致教学效果负向迁移,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背道而驰,最终舍本求末,得不偿失。
  2.坚持“实用、适度、高效”原则,活用多媒体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多媒体教学同样如此,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理应有“度”,绝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首先,教师要坚持把“实用”作为第一原则,提倡“土”“洋”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其次,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再次,要坚持“高效”的原则。
  3.去粗取精,将语文课堂传统教学发扬光大
  时至今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等教学方法,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传统媒体,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传统教学的精华。实践证明,只有对传统教学中一切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东西,加以继承,并不断整合、创新,才能发扬光大。教学中,我们要以更精简的板书,提炼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更精辟的导语,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心灵共鸣;更新颖的方法,组织教学流程,突破重点、难点;更灵活的互动,调动多种感官,发挥教学效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与多媒体教学融为一体,实现有生命的课堂教学。
  总之,多媒体面前有盏“灯”。它仅仅是一种教具,一种教学手段的延伸和拓展,根本目的是服从、服务于教学。我们必须要有一双慧眼,科学认识,走出“误区”,准确定位并有效使用。立足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特点,吸收多媒体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取长补短,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之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聚合效应,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梁春林.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常见弊端.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2(47).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后坝小学)
其他文献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正处在人生求知欲望最强的启蒙阶段,教师要紧紧地抓住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人类创造精神的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方程等数学知识的基础,不少学生初开始学习时,由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或粗心大意,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造成解题失误,本文现举例来说明初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常出现的错误以及应对策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摘要:阐述如何根据初中生物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方法、实验等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列举了具体的活动案例。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在学生自主确定课题并探讨解决方法的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自身存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
摘要:课堂是学生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创建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让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某食品厂制作了3种不同的精美卡片,每袋食品随机装入一张卡片,集齐3种卡片可获奖,现购买该种食品5袋,能获奖的概率为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革新。多媒体技术被引进英语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化、立体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是我在  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多媒体可以展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者不
摘要:快乐化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所追求的。兴趣对打造快乐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巧用兴趣,使学生乐于“学”,老师也乐于“教”,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学习,愉快、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打造出快乐的化学课堂,是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兴趣;化学课堂;快乐学习;高效教学  兴趣又可解释为兴致,即由于爱好、喜欢而产生的愉快情绪。研究表明,人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美国〈独立宣言〉》一课,讲到美国《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在特别强调由于它的提出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所以马克思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时,突然一位学生打断了我的话:老师,我认为教材上写的和你讲的不对,难道仅仅因为《独立宣言》比法国《人权宣言》的提出早13年,马克思就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吗?而且《独立宣言》的核
在经济转型的今天,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已成为良好就业的首要条件。目前,农村中职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好的心理倾向。形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学校原因及中职生个人原因有很多。为此,根
一、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受传统观念、体制、模式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灭学生创造性的教育。—位外国教育家来我国考察。他到幼儿园里去,用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轻轻一触,黑板上出现了一个小白点。他问这些还未踏进小学校门的孩子:“这是什么?”孩子们活跃极了:这是星星,这是小虫,这是路边的石子,这是路边的甜果,这是……各种各样的答案,丰富多彩。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问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