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过程中常见CT变比错误分析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在现场试验过程中碰到的CT变比错误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 变比 接线
  一、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负荷在急剧加大,电力基建进度任务繁重,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调试公司每年要试验近千台电流互感器,现场施工过程中,在一次设备连线及二次设备连线施工安装完成后,进行整体回路的试验时,发觉有些电流互感器变比错误的现象,严重影响的施工进度及投产进程。笔者就电流互感器常见的接线错误给出原理分析。
  二、电流互感器原理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需要监测电力系统中一些的基本的参数,如电压、电流,而电力系统中电流电压通常比较大,电流通常为几百几千乃至上万安培,电压通常为几百几千乃至几十万伏特不等,为了安全测量这些参数,通常是将这些高电压下的电流值转变为低电压的电流值。电流互感器器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在同一个磁路闭合的铁心上,(一次绕组可以穿过多个铁心),依据磁势守恒原理,计算可得,在忽略误差的情况下,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比值等于二次绕组匝数和一次绕组匝数之比。通常一只电流互感器有多个铁心,即具有多个二次绕组,以提供不同精度的电流测量值。
  由电流互感器原理结构可以知道,电流互感器分为三个部分,一次回路,二次回路,铁心磁路。
  三、情况简述
  (一)某220kV变电所一只220kVCT启动投产时进行带负荷试验,在低负荷下变比正常,随着负荷的加大,其A相电流比BC两相电流小。其他一切正常,具体二次绕组电流值数据如下(变比为1600/5A):
  (二)某220kV变电所一组220kVCT启动投产时带负荷时,保护绕组测得电流值是线路对侧变电所的CT测量值的1/2,而测量绕组测得电流值是对侧变电所的CT测量值的1/4.
  (三)某220kV变电所一只35kVCT进行角比差试验时,小电流情况下数据正常,当电流升到60%时,电流突然降到0A检查仪器接线后再升流,无法正常升流。
  四、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由于其他两相电流正常,及对侧测量电流和BC相非常接近,可以肯定是A相CT及其二次回路出现问题,由于其他两相电流正常,可以排除A相二次回路串接到其他相的回路的情况。综合来看,由于A相CT所有绕组的电流都基本一致,尤其其备用绕组电流和其他绕组电流一致,由此可以排除是二次接线的分流造成。在交接试验时施加过120%电流变比正常,综上所述,变比变大应该是由于一次电流被分流,即穿过铁心的一次电流变小所致。经停电检查,由于厂家设计外壳和P1端等电位(防止铝制外壳悬浮电位),而现场P2端接线螺丝与外壳碰到,导致一次电流有部分(I2)不穿过铁心,造成测量电流(I1)比实际电流(I1+I2)小而形成变比变大的假象,而由于通过外壳和螺丝接触该回路电阻比主回路电阻大很多,从而分流仅仅分了20%左右。而刚开始变比正常,是由于螺丝和L2外壳有一段距离,随着电流增大,接线板出热损耗增大(P=I2R),导致螺丝热膨胀,从而和外壳碰到,形成旁路。如图2所示:
  图2
  第二种情况由于和对侧电流相比保护有二分之一的关系,而且所有的保护绕组电流相等,因此可以排除是二次接线的问题,同时由于电流有严格的二分之一的关系,如果一次由于外部旁路不可能有这么线性的变化,考虑到CT的结构,由于一次绕组侧有串联和并联的关系,当一次绕组并联的时候,此时一次绕组相当于一匝线圈,而一次绕组串联的时候,则一次绕组相当二匝线圈,由于电流变比是匝数比的倒数,正好可以成立2倍的关系,在现场观察CT一次连接方式,发觉原来应该使用串联800/5A的变比,实际使用了1600/5A,从而造成了保护绕组电流减少一半,而测量绕组由于有中间抽头,原本使用中间抽头的变比,实际上使用的全部绕组,这样二次绕组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加上一次绕组匝数减少一半,造成了二次侧电流换算到一次侧电流是实际电流的1/4。
  第三种情况由于继续使用测量仪器测试其他CT时,可以正常测试,故可以排除是试验仪器的问题,使用万用表测量该CT所有绕组的直流电阻,所有二次绕组为0.2欧姆,进一步测试各个二次绕组的励磁特性,和试验前测试励磁特性无明显差别,表明CT二次绕组良好,而测量CT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是,发觉使用万用表不能测试出来,由此可以肯定是该CT一次绕组内部发生断路,后经厂家解体证实,由于厂家焊接工艺不过关,一次绕组脱焊导致开路。
  五、处理方法及对策
  (一)厂家优化设计
  由于厂家一次绕组电流接线排普遍于外壳很近,这样在螺丝稍微偏长的情况下,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一次绕组通过外壳形成旁路,导致变比错误,建议厂家改进设计,匹配长度的适当的螺丝,同时将接线板延长。
  (二)厂家改进产品制造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管理
  由于该CT为正接式CT,铁心在底部的油箱中,导致一次绕组导线比较长,为了防止涡流及应力上的考虑,厂家使用多个铜片叠加并联而成,这对厂家焊接工艺提出要求,建议厂家提高检测措施,防止虚焊脱焊现象。
  (三)现场注意使用设计变比。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环治疗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后宫颈管潴留囊肿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行宫腔镜电切环治疗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后宫颈管潴留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2 min),术中出血(3±1 ml),宫腔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感染及复发。结论 宫腔镜电切环治疗LISH术后宫颈管潴留囊肿,操作简单、安全、出血
目的 探讨癫痫病在颅脑CT影像中的表现特征.方法 对3000例病史均在1年以上的癫痫患者的CT颅脑扫描图象进行分析.结果 3000例患者当中,脑萎缩约占30%,大脑发育异常约占10%,颅脑内钙化约占8%,软化灶约占7%,表现基本正常者约占半数左右.异常者主要表现为大脑结构、密度及功能的改变.结论 一切大脑结构、密度的改变,CT基本上均能够显示,并根据病变的位置、形态、密度、大小做出正确地诊断,为临
【摘要】 目的 根据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索其个体化治疗方式及其预后观察。方法 根据每例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观察其预后。结果 本组67例患者根据肿块大小,术中冰冻病理切缘情况,来确定手术方式。其中象限切除术18例,肿块切除活检术10例,乳房单纯切除术16例或加Ⅰ期乳房假体植入术14例,乳腺肿块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保乳术5例。术后辅助化疗33例,放疗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伴发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本院确诊的49例肺结核伴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抗结核与控制血糖治疗后痰茵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无差异。结论 抗结核与控制血糖治疗并重是治疗肺结核伴发糖尿病的关键。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    糖尿病是结核病的重要相关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者,两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ICU院内感染的易感部位和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ICU2000~2007年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4例患者在ICU住院,发生院内感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LTDO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PaO2、PaCO2、肺功能、COPD急性发作率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门诊长期随访的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目的 研究妊娠妇女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案.方法 对628名孕妇经行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查,并按照年龄、孕次、宫颈外观分类,分别进行比较.对于患阴道假丝酵母菌
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虚弱,自身抵抗力差,而且大多数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且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康复.近年来,应用京万红外敷治疗晚期肿瘤并发褥疮患者30例,取得
【摘要】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在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组60例,卡马西平(对照)组60例,均诊断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给疼痛评分,通过治疗后1周、2周、1月、3月视觉模拟评分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疼痛积分(分别为5.3±1.82,1.8±1.79,1.6±0.96,0.62±0.94)显著低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