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与实践。鉴于此,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入手,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究,希望籍此为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100-1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共同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我们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借助课下阅读,创设生活情境,注重语言文字这几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下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分别进行介绍。
  一、借助课下阅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阅读课文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下阅读,课下阅读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其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发现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在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书籍时,也可适当的推荐一些经典的名著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书籍,进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教学完毕后,为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以及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并能学习景物的描述方法,上课之初,我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老舍的其它作品吗?"学生们被我的问题激起了共鸣,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有的学生说:"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呼的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还有剧本《茶馆》。"还有的学生说:"老舍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火葬》等。"听到学生们的回答,我说:"同学们,你们刚才的回答非常棒,老师现在需要补充几点。"接着,我向学生普及了老舍的其它長篇小说,如:"《骆驼祥子》、《四时同堂》、《鼓书艺人》等。"并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这些书籍阅读,将里面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在今后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句子应用到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于语文课本中贴近生活的内容,学习起来会感觉特别容易,而且还有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地为学生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激发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完成后,为了使学生体味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伟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心,并能理解写景、抒情和议论的方法。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如:"同学们,毛泽东在课文中评价了哪些英雄?他用哪个字总领对这些英雄的评价?"随着我的引导学生们懂得了毛泽东在课文中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做出了评价,他用......评价了这些英雄。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懂得了毛泽东写的这首诗既是一首雪的赞歌,又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
  三、注重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学生对文字的使用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简单的作文写作,在具体实践中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
  例如教学完《乡愁》一课后,为了使学生懂得《乡愁》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期盼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以及抒发了作者浓郁的相思之情,并使学生学会现代文的朗读技巧,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的能力。我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如:"同学们,为什么作者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词语?现在用作文的方式将作者这样写的意义描述出来。"随着我的讲解,学生们写道:"......。"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感情的深度理解,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除了用一本书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同时,教师还应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好的征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屠丽娜.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2]成莉芸.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3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渐渐被新的教育方式取代。从传统模式到新模式的过渡,一直都是以主要课程为主,无论是怎样的教育变革,都改变不了初中体育教育在家长心中的陈旧观念。所以,浅谈初中篮球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这种影响所制定的政策,将是本文着重所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篮球教学;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法已被教学实践证明其效果与作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避免枯鼓燥噪乏味的课堂讲授给学生带来的厌倦感,而且能够还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实践教学,以案例演示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过程、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归纳总结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
摘 要: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动荡,一生周游列国的孔子致力于匡求人欲横流、乱臣贼子横行的乱世,笔者力图就孔子的有关言论探讨孔子的政治抱负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政;论语;孔子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31-2  孔子的儒学,与其说是一个思想体系,还不如说是一种实用的政治哲学,一种倾向于采取行动的实用原理。孔子并没有提出任何系统
摘要:散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难就难点学生很难把握散文的内涵,从而导致在散文赏析中不得要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散文赏析能力,还得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文章就结合高中散文阅读对此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49-1  高中
摘要:为培养“品学兼有,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我校以各类活动为抓手,引导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相继开展了“明八礼,做新人”、“心手相牵,爱暖童年”、“缤纷小手,炫彩生活”、“炫优点,我是最亮星”等各类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熏陶,使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绽放和升华。  关键词:德育;创新;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
摘 要: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家,儿童也是天生的诗人和哲学家。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片舒展自我个性的空间,通过图文结合,想象写话;创设情境,编写故事和畅想未来,创新写作等途径来培养学生创新想象能力,引领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立意、构思、行文,真正使学生的习作成为他们想象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想象能力;想象写话;编写故事;创新写
摘 要: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很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而情感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能起到一种气氛的渲染和对学生心灵的呼唤,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有效地、生动活泼地、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義。本文从五方面探讨了构建数学课堂积极情感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积极情感;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校应调整班主任心态,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使他们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更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与提升。本文从立信心、重关心、求尽心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搞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
摘要: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让语文老师感到棘手,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压得师生喘不过气来,文言文教学在起步之初就已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做了反思,并从教学策略、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和内容选择四个方面阐述了让文言文教学灵动起来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方法;灵动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53-2 
摘 要: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传统的教法是通过一一落实,串讲翻译,课程乏味枯燥,教学效果也不够好,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缺乏兴趣,更无从谈起对传统文化审美的需求。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试着从语言角度入手,重新认识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中英文对比,来发现文言文句式的句型及表达逻辑特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变被动刻板式学习为主动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