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
力……”新课标提醒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单纯地、人为地把语文实践当作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训练活动。
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如何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下面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一、口语交际:借得话题巧做功
国标版第5册第8课《蒲公英》一课中,读好人物的语言对话,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两颗小种子,因为不听太阳公公的嘱咐,都没有好的结果。如果你就是他们身边的一颗小种子,一个好朋友,你想怎么劝劝他们?请练练,再准备说。
师:(引述,创设情境)一阵阵风吹过,一颗颗小蒲公英种子出发了,他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其中有颗种子想要飞向沙漠,另一颗想飞向湖泊,其他的小蒲公英种子们急了,纷纷来劝他俩……(指名学生练说)
生甲:我想这样劝他:“嘿,你呀,不能做傻事。金光闪闪的地方是沙漠,波光粼粼的地方是湖泊,不是干死,就是淹死,跟我们一起飞吧。”
生乙:我想这样劝他:“太阳公公说得对呀,你不能去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会干死你的!到湖里去,没有什么快乐,只会让你淹死。”
生丙:别瞎来,不要光看那发光的沙漠,那里会让你送命的……
师:谁说那发光的就会送了人命呢?我可不信。
生:哎,你别看那光闪闪的沙漠,那里真的是死亡的地方。
学生们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练习课堂说话,既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话题,学习劝慰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能训练朗读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领会朗读的要求,形成朗读的能力;还能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握文章要讲的道理,可谓一石三鸟。
二、快乐表演:读读演演情趣生
传统京剧中,道具很少,一甩鞭就算是骑马,一转身就跨过山冈,却能极大地调动观众的情绪,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借鉴的。苏教版及国标版教材中有许多篇目,充满了童真童趣,是练习表演的很好的“活的剧本”。借助课文的情节和内容,精心准备和组织,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自由地来演一演,就会使课堂教学简洁而有效。
教学国标版第5册第10课《哪吒闹海》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留下大块的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了小小的课堂表演比赛。根据课文内容,在同学们概括的基础上,确定了表演比赛的三个场景和内容,分别是“龙王父子胡作非为”“哪吒斗夜叉”“哪吒斗三太子”。再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最想演的场景,自由地组合、选配“演员”,然后让他们自编台词,安排情节,至于道具,完全不加以要求。这么一演,课文朗读指导轻松了,个别难理解的词语也容易理解了,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感。最后,我又作了读书方面的指导,简介了《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有关哪吒的故事,把孩子们从表演的热闹情绪引进阅读思考的殿堂。
三、课堂练笔:关注话语写精彩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地练习说话,把精彩的“话”用笔写下来,就是很好的练笔方式。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经常抓住时机,抓住练说练写的“点”,指导学生在动口的基础上,常动手动笔,以“我心写我口”的要求,带领学生写“话”,短的一两句,长的一两段,这样积沙成塔,日积月累,习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中许多精彩的练笔,都生发在语文课堂之内,使大家觉得真实可信,训练扎实,易学可行。
语文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内,看起来好像挤掉了不少阅读、思考的时间,但是只要组织得当,选题合理,小巧精当,充分进行准备,这种教师调控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会更有成效,也是实现语文能力从课内到课外延伸最重要的手段。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就有一批“小项目”的语文实践活动应用于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请你为《黄山奇松》《九寨沟》等写专题简介,写广告语,写小动物的“自我介绍”等;依照《卧薪尝胆》,收集、介绍一个成语故事;画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制作图;查阅地图,寻找香港、深圳、珠海、澳门等城市和相关资料等。当然,语文实践活动不限于此,还有更多的内容和形式。
课堂上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丰富了语文课堂,调动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构建了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生活,是对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和头脑,让他们敢说乐讲,爱动勤练,让智慧和创造的火花与语文实践活动同行于课堂内外。同时,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广泛地阅读,去参加自己喜爱的其他活动。不过,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展各种类型和主题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更是无可非议的。
把语文实践活动纳入课堂,语文课堂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时就能充满自由与快乐,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因此而精彩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
力……”新课标提醒并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堂上的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单纯地、人为地把语文实践当作课堂之外的语文学习训练活动。
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如何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下面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一、口语交际:借得话题巧做功
国标版第5册第8课《蒲公英》一课中,读好人物的语言对话,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两颗小种子,因为不听太阳公公的嘱咐,都没有好的结果。如果你就是他们身边的一颗小种子,一个好朋友,你想怎么劝劝他们?请练练,再准备说。
师:(引述,创设情境)一阵阵风吹过,一颗颗小蒲公英种子出发了,他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其中有颗种子想要飞向沙漠,另一颗想飞向湖泊,其他的小蒲公英种子们急了,纷纷来劝他俩……(指名学生练说)
生甲:我想这样劝他:“嘿,你呀,不能做傻事。金光闪闪的地方是沙漠,波光粼粼的地方是湖泊,不是干死,就是淹死,跟我们一起飞吧。”
生乙:我想这样劝他:“太阳公公说得对呀,你不能去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会干死你的!到湖里去,没有什么快乐,只会让你淹死。”
生丙:别瞎来,不要光看那发光的沙漠,那里会让你送命的……
师:谁说那发光的就会送了人命呢?我可不信。
生:哎,你别看那光闪闪的沙漠,那里真的是死亡的地方。
学生们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练习课堂说话,既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话题,学习劝慰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能训练朗读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形式,领会朗读的要求,形成朗读的能力;还能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握文章要讲的道理,可谓一石三鸟。
二、快乐表演:读读演演情趣生
传统京剧中,道具很少,一甩鞭就算是骑马,一转身就跨过山冈,却能极大地调动观众的情绪,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借鉴的。苏教版及国标版教材中有许多篇目,充满了童真童趣,是练习表演的很好的“活的剧本”。借助课文的情节和内容,精心准备和组织,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自由地来演一演,就会使课堂教学简洁而有效。
教学国标版第5册第10课《哪吒闹海》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特点,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留下大块的课堂教学时间,组织了小小的课堂表演比赛。根据课文内容,在同学们概括的基础上,确定了表演比赛的三个场景和内容,分别是“龙王父子胡作非为”“哪吒斗夜叉”“哪吒斗三太子”。再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最想演的场景,自由地组合、选配“演员”,然后让他们自编台词,安排情节,至于道具,完全不加以要求。这么一演,课文朗读指导轻松了,个别难理解的词语也容易理解了,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感。最后,我又作了读书方面的指导,简介了《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有关哪吒的故事,把孩子们从表演的热闹情绪引进阅读思考的殿堂。
三、课堂练笔:关注话语写精彩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大胆地练习说话,把精彩的“话”用笔写下来,就是很好的练笔方式。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经常抓住时机,抓住练说练写的“点”,指导学生在动口的基础上,常动手动笔,以“我心写我口”的要求,带领学生写“话”,短的一两句,长的一两段,这样积沙成塔,日积月累,习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中许多精彩的练笔,都生发在语文课堂之内,使大家觉得真实可信,训练扎实,易学可行。
语文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内,看起来好像挤掉了不少阅读、思考的时间,但是只要组织得当,选题合理,小巧精当,充分进行准备,这种教师调控下的语文实践活动会更有成效,也是实现语文能力从课内到课外延伸最重要的手段。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就有一批“小项目”的语文实践活动应用于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请你为《黄山奇松》《九寨沟》等写专题简介,写广告语,写小动物的“自我介绍”等;依照《卧薪尝胆》,收集、介绍一个成语故事;画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制作图;查阅地图,寻找香港、深圳、珠海、澳门等城市和相关资料等。当然,语文实践活动不限于此,还有更多的内容和形式。
课堂上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丰富了语文课堂,调动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构建了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生活,是对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和头脑,让他们敢说乐讲,爱动勤练,让智慧和创造的火花与语文实践活动同行于课堂内外。同时,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广泛地阅读,去参加自己喜爱的其他活动。不过,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展各种类型和主题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更是无可非议的。
把语文实践活动纳入课堂,语文课堂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语文时就能充满自由与快乐,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因此而精彩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