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应是陈年的酒,既有呛人的辣味,又有醉人的香味。如果每天都是感觉痛苦抑或甜蜜,那么,这不是真正的生活,至少不能算做完美的生活。做教师尤其如此,虽然很多时候要面对一群很不懂事的孩子,避免不了要发脾气、发牢骚,但更多的时候是感受、体味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因此,我觉得,教师的职业——痛并快乐着。
  工作14年了,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十四年来,我哭过、笑过、彷徨过;爱过、恨过、坚持过……
  先说说切身之痛吧,的的确确,这些年来,感觉自己好累,教着主课,当着班主任,还兼着学校的其他工作。记得最累的一年,带着毕业班的语文课,还做着毕业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学校的团委工作,各种档案、文件、课件,都压在我的肩上,使我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也会发脾气,流着泪反问自己为什么。那段时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搞活动,印材料,教案、笔记回家写,根本没有丝毫的休闲和放松时间,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只是到了去年生病住院,才稍微感觉轻松点。虽然身体上疼痛,但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后来,有个老师接手我的工作后来看我,说道:“平时不见你忙,原来事情这么多啊!”我说我都是晚上回家做,因为我也是班主任,白天我也要上课、测体温、消毒、写各种笔记和教案。时间久了,很多事情都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学校一找我我就发愁,电话一响就打怵。
  其次,我想谈谈教学方面。初为人师,总感觉有很多东西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生怕因自己一时疏忽耽误了学生美好的前程,因而总有些惴惴不安,像是“刚过门的媳妇要见公婆”,而这时学生用善意的理解支持我,才使我能够更加细致地备课,更加努力地讲课,也更加勤奋地工作。每当一节课非常轻松地上完,师生配合默契的时候,我总有一种自得的心态,回来写过教后记,总结得失,心里欣欣然,颇有幸福之感。心想,即使是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也许这就是教师所谓的幸福感吧。
  很多时候,看到一些教师的博客,或者听到一些人说“教师真累”“教师很不容易”的话,我总是笑笑。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教师幸不幸福,只有教师知道。没有细心的体会,没有亲身的感受,又怎知其中滋味?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得失,总一味求取幸福,则越是苦难甚多,幸福甚少。依然记得,我参加工作时才十九岁,当时是初中毕业直接考取师范,然后就工作。学生都十三四岁,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那三年和他们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亦师亦友的感情让我们且行且珍惜,离别时全体学生抱在一起痛哭流涕,难舍难分。我深知,他们是真心难舍彼此,而我又何尝不是呢?直到现在,这届学生还和我保持联系。每每回忆起那三年的生活,幸福之感便溢满我心。我以为在他们之后,我再也不会付出我的真情,以为他们带走了我的全部热情,可是我错了。第二届、第三届……直到去年来北京师范大学之前的那届初三孩子毕业,我发现,我的心会慢慢自动抚平,再投入到另一拨孩子身上。而且现在想起他们时,眼前只有一张张青春飞扬的笑脸,或腼腆或羞涩又抑或是调皮的笑靥,早已忘却曾经的失望与生气。犹记得15班教室位置偏僻,炎炎夏日时,我上课讲到激情处,便不能自已,常常汗流浃背;坐在讲桌下的丁春宇就拿出面巾纸递给我。以后上课我总能发现放在讲桌右上角的面巾盒,起初没有注意,后来学生告诉我这是丁春宇专门为我准备的,举动虽小,但我心里还是涌起一阵感动。这个学生成绩不好,但写字不错,我只是在学期初和她聊过天,赞美了她的字,她却永远地记住了。
  办公室里备有饮水机,早上我常到楼下拿水,有一些学生看到我拿着饮水桶下去,就立马抢过去,很多时候,我好说歹说都不能说服他们,只好任由他们把水扛到楼上。我生病时,孩子们一脸的担忧关切,又是短信又是电话问候。我生气失望,他们也露出懊恼内疚的表情。我结婚时,请了一周的假,收到了学生们集体制作的祝福卡和婚庆喜报,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祝福和想念,直到现在读起来都还觉得那样温馨,那样幸福满满。我时常想,这是那帮平时让我们操心上火的学生吗?这是那帮简直一点事儿都不懂的学生吗?他们想得多细呀,都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人感动,怎能不让人幸福呢!我总在想,不要总是抱怨生活枯燥吧,不是生活不够幸福,而是我们缺乏感受幸福的心灵,幸福是需要用心捕捉的,它是那样细微。教师生涯,痛并快乐着,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生活之美满,幸福之甘甜。
  前些天,濮存昕来北京师范大学公益讲堂做讲座时说,他喜欢演戏,喜欢站到舞台上表演,只有站在那里,内心深处才会平静,只有那样才会觉得自己真实存在着。我理解他的那种感受,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没有想过将来会有什么成就,什么弘文载道,上善若水,灵魂工程师……没有伟大到承载得起那么多。我只是觉得站在那小小方寸之间,看着信赖求知的眼神,便安心了。登上讲台,我常常会觉得自己拥有了一片绿油油的小树林,每个学生就是一棵小树,几十棵生机勃勃的小树围绕着你,他们摇曳着青春的绿叶,每一束枝条都挥发着生命的活力,这便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曾经,我深深感动于这样一篇文章:
  我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为你消得人憔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人去人来,看着台下柔嫩的身躯渐渐长成“青山”,看着那熟悉的身影飞向“伊甸园”,当远方飘来的红叶撩起我的心绪,当被陌生而又曾经熟悉的倩影拉着倒回二十几年,重温年轻时旧梦,暗香浮动,百思齐涌,感慨万千,让沉重的笔又重新耕耘那片故土。当我看到那讲台上的粉笔灰,就想起了杨朔的诗句:“献身不惜作尘泥”,还想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常在想,粉笔虽小,但如果一辈子拿着它,抹下的粉末便可以塑一尊洁白的雕像。这时讲台与我融为一道独特风景线上最闪耀的、永恒的明星。托起无数闪烁的星星,换来的是星光灿烂,艳丽天。
  所以,我依然会继续幸福地痛着,快乐地痛着!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吴婵 梁金)
其他文献
《中国教师》:郑老师,现在有一些中小学生自杀,请问您对这类事件怎么看?  答:现在一些中小学生觉得压力很大,但又不会处理心理压力和人际关系。教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对也是其重要的压力来源。中小学生还不够独立,比较容易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影响。许多教师和家长不太知道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往往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了,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孩子敏感的心,带给孩子压力。我们说过,错误的行为是由错误的基
很多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初三年级刚开始接触化学时学习兴趣甚浓,但随后却呈下降趋势;到高中阶段后,部分学生甚至兴趣全无,惧怕化学。究其原因,学生普遍反映化学学科知识点多,相互之间缺乏有机关联,记忆和理解它们都存在困难。如何改变这种严峻的现状,扭转不理想的教学局面,是摆在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应用“核心概念”(也称“大概念”)的教学方式,并在一些科
身为山东省金乡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金乡实小”)的校长,我认为学校要培育像向日葵一般向往阳光、迷恋阳光,具有阳光气质、阳光精神和阳光能量的“阳光少年”,他们幸福地为梦想而奋斗,他们开创性地为社会建构价值,他们向周围辐射爱,传播爱的光芒。要实现这个教育理想,必须进行“阳光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旨在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和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与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本文旨在从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呢?对此,我结合教学经验,谈两点做法。  一、以问题为依托,搀扶学生摸着石头过河  1.知己——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重点、难点,然后提出既有价值、又具吸引力的问题,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得出答案,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  2.知彼——关注生活经验,找到
北京耀中国际学校位于朝阳区后八里庄地区红领巾公园附近,于1995年下半年开始办学,与1932年由曾楚珩女士创办的香港耀中学校一脉相承。该校为自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兼有的一体化学校,在办学目标上,明确提出让学生“成就兼容东西文化的独立人格”[1]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该校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  一、该校
邓先华 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中学教师,教龄34年。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进行初中语文教改教研,发表论文38篇,多项语文课改课题获省级以上奖励并在全县推广。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优秀教师(记二等功)、湖南省中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我在山区教书教了34年,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我有很多次机会离开这里,但每次学生听说我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师范资源的优势,推动和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音乐、体育、美育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帮助中小学在音、体、美等方面构建体系,形成能力,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质量。在市教委的指导下,北京联合大学牵手北京市7所小学,在文化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社团、教师成长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与小学校领导的多次沟通,我们较好地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并走进小学
高考主要考查能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是读懂文言文和白话文在实词、虚词、句式和表达习惯上的不同;二是通过理解句间关系领会作者的意图。纵观2012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命题,可以发现其前三道题(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语句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主要侧重考查第一方面的能力,第四道题主要侧重考查第二方面的能力。  2012年高考北京卷文言文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深处,总有某些微妙而清晰的记忆,挥之不去、历久弥新。这些记忆或许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或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些微妙的记忆带着最初的欣慰与感动、惭愧与阵痛,时时鼓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给我们以力量和警醒,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冯巩和吕丽萍演过一个小品,二人演一对即将做父母的夫妻,热烈地谈论着孩子生下来会长什么样。冯巩说,孩子长得漂不漂亮,生下来后第一眼看到谁最重要
为了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关于“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等意见,为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学习特殊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了解专业前沿动向,进行学术交流,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观念,促进各地特殊教育学校良性发展,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国首届中国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