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纪要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于1991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到会专家学者共80余人,会议就新中国文学的评价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认为,重写文学史问题的提出,本无可非议。每一学者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理论观点与审美取向的差异,也由于历史材料的新的发现和钩沉,由于对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微观研究的深
其他文献
<正> 一近两年来,我们的文学创作并不像一些人所指斥的那样,是什么一片“黄茅白苇”。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机,并产生了一些较好的作品,有更多的作家呕心沥血地去思考怎样更好地表现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尤其是在作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领域,近两年来更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专以揭露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甚至揭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报告文学基本上消声匿迹了。出现了许多震人心魄、讴歌在现实生活中的
<正> 由汕头市和汕头大学主办的“海内外湖人作家研讨会”,于1991年11月下旬在汕头大学举行。“潮人”是讲潮州方言的汉人,潮州作家在五百人以上,著作千余种。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香港和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潮人作家和学者认真探讨海内外潮人作家的创作,并进行了海内外作家、评论家之间的文学交流。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有的记述了泰华文坛从30—8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分析了八十年代以来湖人作家创作的主题模式和艺术流变,认为“寻根文学”、“乡土文学”、“都市文
<正> 从现有材料看,冯雪峰的第一次形诸文字的关于文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回答是写于1932年的《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他认为艺术的社会地位主要“看它帮助了那当时的为现在同时也为未来的政治行动多少,把当时的客观的现实反映了多少,客观的真理把握住了多少”。雪峰的重要文艺论文,如《论典型的创造》、《论形象》、《关于创作和批评》都有很大的篇幅来论证艺术价值就是认识生活的观点。雪峰的这一基本观点决定了他在与此相关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态度,第一,在文艺与生活的
<正> 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于91年11月中旬在湖南索溪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学者8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湖南省委宣传部、大庸市负责同志到会祝贺,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发来贺信。讨论会围绕着毛泽东文艺思想与解放区文学展开热烈的讨论。对解放区文学的产生,有同志认为,它是“五四”文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
<正> 我常常看不清自己。我常常很盲目地活。因此,常常被困扰,被挫折。直到如今,似乎还没形成一个清晰的“我”,一个固定的“自己”,好像还在成长,还在生活的汪洋之中挣扎、漂流,还在东张西望地寻找灯塔,还在左顾右盼地抉择可从停泊依靠并脚踏实地的彼岸。包括写小说、做作家,仿佛也是很偶然地被一种命运所决定,而不是因为兴趣、酷爱,或者有一份天生的才情。可我还是一路的写过来了,持续不断地写了十多年,有十几本书出版,还有了一些很喜欢我文章的读者。有时,我自己也惊讶:生活把我改变得太多太大,生
<正> 我的第一个作品,是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在这之前,没有写过、更没有发表过中、短篇小说。常有朋友说我不合常例,并问我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楚,只是喜爱写长篇而已。细想想,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原因的。我上大学学的是理工科,无线电控制工程系飞航式导弹专业。1978年改行写小说以来,长辈、老师和同学们每每说起,大学五
<正> 自我本体观的建立以及道德判断上的反传统精神,决定了创造社作家在艺术观上的高度自由意识,在有关创作过程与鉴赏过程关系的讨论中形成共识。田汉曾在《艺术与社会》一文中说道:“在我们创作艺术时的态度言之当然只能像时花好鸟一样开其所不能不开,鸣其所不得不鸣,初不必管其种艺术品成后将来会发生什么社会的价值。”郁达夫也认为:“我以为艺术虽然离不了人生,但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总不该先把人生放在心里。艺术家在创造之
<正>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北京市作家协会在京召开规模盛大的杨沫文学创作研讨会,应邀到会的四十余位作家、评论家、编辑就杨沫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杨沫同志以《青春之歌》享誉文坛,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与时代和人民保持着密切联系,以不倦的创作热情辛勤笔耕,创作出大量为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品。她的作品还被
<正> 牛汉这本《诗全编》已经可以交稿了。关于这本书的意义,楼(适夷)老在序文中讲得很清楚。一些有关正文的编纂、整理、校注等问题,“出版说明”也作了交代。但是,对于胡风先生这样一位不同寻常的作者,你我两个作为编者,也还是有不少的话想说说的。绿原我首先想到鲁迅在《白莽作<孩儿塔>序》里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
<正>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学评论》主编马良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1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5岁。马良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