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与学方式提升初中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变学生为学习主体、发展主体,老师在日常的社会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求知欲望,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转变教与学方式;初中社会;教学有效性;实践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着,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初中社会教学,老师应该正确把握学科特点,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育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一、依托信息技术,提升课堂趣味
  传统的初中社会教学,以老师单纯的知识讲授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要形式,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和发展。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转变教育学的方式,老师应该重视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教学运用,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展开教学,注重信息技术与社会教学的整合,让课堂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平面走向立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动的教学情境,了解活生生的人物,摒弃原来学习理解上的困难与枯燥无趣,增强学生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让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活泼。以《山川秀美》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妙景色的图片,让学生足不出户,身居教师,就能够领略我国的山川秀美,了解我国的国土辽阔,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通过直观的图片,能够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给予学生更多美的体验,从而提升日常教学效果。
  二、重视任务驱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转变初中社会教与学的方式,老师应该精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是课堂的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驱动学生们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大洲和大洋》教学为例,为了促进学生们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刻了解,老师可以以问题为任务对学生进行提问:仔细观察教材中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就会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那么,陆地和海洋一样吗,他们是连接到一起的吗?以这一任务为驱动,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价值,让他们仔细观察分析世界海陆分布图,了解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了解知识,既能够凸显个人的学习主体价值,同时又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深化知识理解。
  三、联系日常生活,促进知识理解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日常教学有效性,老师应该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初中社会学科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也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规则的演变》教学为例,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同学们说一说今天一天你碰到了哪些规则?在家时有哪些规则?出行时有哪些规则?在学校时有哪些规则?购物时有哪些规则?出门游玩时有哪些规则,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对生活中的规则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真正的了解规则的类型与特点。并联系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想一想,为什么有了规则的出现还是有那么多问题存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加之阐述与分析,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价值,让他们畅所欲言,集中探讨,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倡导小组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老师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展需求,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分析問题、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切磋,在相互切磋中互通有无,以《中华文明的曙光》教学为例,立足于教材中的早期农业分布图,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中国早期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些地区有哪些条件适合农业发展?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农业地理因素的理解,老师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助力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
  五、结束语
  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社会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实施素质教育,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做学生学习和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贞姿.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评价的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153-154.
  [2]徐君.“鱼”与“渔”共得——“前置性学习”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62-65.
  [3]吴海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考与分析[J].新课程,2020(36):116-117.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社会以及家庭开始对幼儿教育高度关注,而幼儿体操作为一项可以良好提高幼儿活动品质、加强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团队精神的活动,在幼儿教育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教师们的广泛欢迎。因此,文章通过具体探究幼儿体操开展现状,提出有效的体操开展对策。  ◆关键词:幼儿体操;开展现状;对策  幼儿体育教学中体操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幼儿体操教学可以推动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加强幼儿身体机
期刊
如今全国都在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但是目前仍有部分老师没有正确把握教材和领会编者意图,没有用好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没有让语文要素真正落地。统编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首先要考虑好教什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教学内容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再先进,教学的质量、教学的实效性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与自己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师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教,却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幼儿教学也成了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幼儿教学与其他年龄段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幼儿的学习会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于是,老师们针对这个问题,创设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游戏化情境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唤醒课堂的艺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里,幼儿学习的兴趣更为重要,只有学生有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因此将游戏化情境教学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人民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国家为了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教育改革当中素质教育一再被强调。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素质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策略  正语文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其教学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更是至关重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几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会话教学  英语学科是小学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以及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等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如何利用英语会话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究,那么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学习,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和同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在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非常重要,数学这门学科非常重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先学后教”理念,通过互动交流学习模式,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先学后教;互动交流  
期刊
◆摘 要:筆者根据所在省一级重点中学具有多年教学经验,亲身经历了从传统教育模式向议题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及本校其他老师的教学实例,并观察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的表现,经过整理总结出以下几条议题式教学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实施困境;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困境  1.议题缺乏有效性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前置条件,一个富有探究性与实践性的议题能够对整个议
期刊
◆摘 要:在油画创作中提升中小学生美术素养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目前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学生创作与欣赏油画作品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油画作品都能够深入的去理解油画艺术的真实内涵,油画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也要做一个完整的人,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来理解,知就是学生首先要有一定的油画欣赏知识,然后才能体会和感受到油画的美也就是情,意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图谱是幼儿学习歌曲、感知节奏的支架,是幼儿联系听觉和视觉之间的产物,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画面感,增加幼儿感知乐曲、体验音乐活动的趣味性。本文立足于图谱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如何系统地运用图谱进行音乐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谱;幼儿园音乐活动;运用策略  图谱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被广泛地运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本文将针对图谱在幼儿园音乐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幅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特别是素质教育高速发展背景下,很多老师对于小学美术欣赏教学重要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由于小学生能力水平限制和老师教学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效果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对美术欣赏教学的本质深入挖掘,对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制定完善的欣赏教学计划,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