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钢结构桥梁以其特有的可塑性,超强的承载力,高效经济的实用性,受到人们的青睐,多应用于大江河的跨越;然而如何克服盐碱性气候对钢桥的氧化腐蚀,成为多方面临的难题。本文以铁路钢桁梁制安施工为例,着重介绍了铁路钢桥内外表面、高强螺栓摩擦面等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要求,以期为同类区域钢构件的施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铁路钢桥 腐蚀 涂装 技术研究
1 钢桥涂装体系
铁路钢桥防腐涂装执行《铁路钢桥保护涂装》标准,共分为八套体系,本文着重介绍铁路钢桁梁结构形式涂装保护;标准要求钢桁梁外表面、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喷砂除锈等级为Sa3,箱形杆件内表面等级为Sa2;钢梁外表面保护采用氟碳涂装体系,底层为特制环氧富锌防锈漆,中间层为云铁环氧中间漆,面层为氟碳面漆,防腐年限30年;桥面板以下非日照表面采用聚氨脂面漆,底漆和中间漆与氟碳涂装配套体系相同。钢与混凝土结合面采用电弧喷铝+封闭涂层+中间漆涂装体系,其中底层为电弧喷铝,封闭涂层为环氧类封孔剂,中间漆为云铁环氧类;箱形杆件内表面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装》第4套涂装体系。
2 原材控制
涂料品种符合涂装体系,涂装材料须兼有耐候、防腐蚀、美化结构等多种功能,防护使用期满足文件要求,不得使用过期产品、不合格产品和未经试验的替代产品。油漆进厂后,按标准规定,须检验涂装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产品技术规格书,同时按各型号各批次进行抽检(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化学成份、附着力、表干时间等),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喷砂除锈所用磨料为棱角钢砂或铜矿渣,露天施工所用磨料为铜矿渣,磨料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污、无可溶性盐类等。
3 涂料涂装
3.1 工艺流程
3.2 预处理 钢材经校平后,对其表面进行除锈处理
(抛丸或喷砂),将油污、氧化皮、铁锈等杂物清除,达到Sa3级标准;喷砂作业时,压缩空气压力在0.5Mpa以上,喷射角度60~90度,喷射距离300~350mm。
检验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检验方法:目视法、样块方法检验。
3.3 涂装 将边角、孔隙等部位进行预涂,小表面采用滚刷涂装,大表面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涂装,涂层的主要指标为外观、厚度和附着力;外观颜色需均匀,无漏涂、无流挂、无起泡等缺陷,漆膜厚度及附着力达到标准要求。
检验标准:《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
-1998,《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
6463-86。
检验方法:漆膜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漆膜厚度采用磁性测厚仪进行检测,附着力采用划格法进行检验。
4 喷铝涂装
4.1 工艺要求
4.2 检验标准及方法 检验标准:《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1997,《热喷涂层的厚度无损测量方法》-GB11374-89,《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测定》-GB8642-88。
检验方法: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喷涂层外观应均匀、致密,无未融化大颗粒,无漏涂和气泡等缺陷;厚度采用磁性测厚仪按10点法进行现场测试;结合力采用现场划格法进行测量。
4.3 封闭涂装 铝层喷涂完成后,采用涂刷、滚涂或高压无气喷涂等方式,在已完成钢表面涂刷封闭漆或封孔剂,以填充铝层颗粒间缝隙,隔绝水分子及氧气,防止钢构件腐蚀、氧化。
5 磨擦面及高强螺栓涂装
对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进行电弧喷铝作业或涂刷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基底除锈、粗糙度达到Sa3等级要求,钢构件出厂时摩擦面摩擦系数不小于0.55,抵达现场摩擦系数不小于0.45。对安装完成后外露的螺栓及螺栓头进行特殊涂装处理(涂刷防锈底漆、中间漆及面漆),涂装前采用橡胶水对螺栓表面、螺母和垫片进行除油、清洗皂化膜处理;高腐蚀区段需在涂料表面喷抹防腐腻子,以保证螺栓的防腐能力。
6 相关要求
表面涂装各层油漆优先采用喷涂方法进行,局部修补采用刷涂,第一道中间漆与最后一道底漆之间、第一道面漆与最后一道中间漆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4~168小时,不得超过168小时;当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3℃以上时,除锈及涂装需停止作业;雨天严禁进行涂料涂刷施工,涂料涂刷及喷砂作业时须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及防尘控制措施,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钢梁涂装体系磨损时,将磨损部位清理干净,重新按涂装体系要求进行补涂,不得只进行面漆补涂作业,最后一道面漆一般在钢梁架设完成后涂装。
7 结语
随着建筑、桥梁钢结构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结构件的防腐能力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到主体工程的耐久性及安全性;盐碱地带公铁路桥梁结构的防腐质量问题一直是捆绕建筑行业的难题。本文以铁路钢桁梁结构桥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原材的管理、涂料涂装的工艺流程、检验项目及方法、电弧喷铝的工艺、摩擦面的涂装保护等相关内容,以期为同类强腐蚀区域结构件的涂装施工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2]《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
[3]《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
-1997).
[4]《热喷涂层的厚度无损测量方法》.(GB11374-89).
[5]《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测定》.(GB8642-88).
作者简介:王会海(1967-),男,工程师,天津人,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分校,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关键词:铁路钢桥 腐蚀 涂装 技术研究
1 钢桥涂装体系
铁路钢桥防腐涂装执行《铁路钢桥保护涂装》标准,共分为八套体系,本文着重介绍铁路钢桁梁结构形式涂装保护;标准要求钢桁梁外表面、钢与混凝土结合面喷砂除锈等级为Sa3,箱形杆件内表面等级为Sa2;钢梁外表面保护采用氟碳涂装体系,底层为特制环氧富锌防锈漆,中间层为云铁环氧中间漆,面层为氟碳面漆,防腐年限30年;桥面板以下非日照表面采用聚氨脂面漆,底漆和中间漆与氟碳涂装配套体系相同。钢与混凝土结合面采用电弧喷铝+封闭涂层+中间漆涂装体系,其中底层为电弧喷铝,封闭涂层为环氧类封孔剂,中间漆为云铁环氧类;箱形杆件内表面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装》第4套涂装体系。
2 原材控制
涂料品种符合涂装体系,涂装材料须兼有耐候、防腐蚀、美化结构等多种功能,防护使用期满足文件要求,不得使用过期产品、不合格产品和未经试验的替代产品。油漆进厂后,按标准规定,须检验涂装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产品技术规格书,同时按各型号各批次进行抽检(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化学成份、附着力、表干时间等),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喷砂除锈所用磨料为棱角钢砂或铜矿渣,露天施工所用磨料为铜矿渣,磨料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污、无可溶性盐类等。
3 涂料涂装
3.1 工艺流程
3.2 预处理 钢材经校平后,对其表面进行除锈处理
(抛丸或喷砂),将油污、氧化皮、铁锈等杂物清除,达到Sa3级标准;喷砂作业时,压缩空气压力在0.5Mpa以上,喷射角度60~90度,喷射距离300~350mm。
检验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检验方法:目视法、样块方法检验。
3.3 涂装 将边角、孔隙等部位进行预涂,小表面采用滚刷涂装,大表面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涂装,涂层的主要指标为外观、厚度和附着力;外观颜色需均匀,无漏涂、无流挂、无起泡等缺陷,漆膜厚度及附着力达到标准要求。
检验标准:《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
-1998,《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
6463-86。
检验方法:漆膜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漆膜厚度采用磁性测厚仪进行检测,附着力采用划格法进行检验。
4 喷铝涂装
4.1 工艺要求
4.2 检验标准及方法 检验标准:《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1997,《热喷涂层的厚度无损测量方法》-GB11374-89,《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测定》-GB8642-88。
检验方法:外观采用目视法检查,喷涂层外观应均匀、致密,无未融化大颗粒,无漏涂和气泡等缺陷;厚度采用磁性测厚仪按10点法进行现场测试;结合力采用现场划格法进行测量。
4.3 封闭涂装 铝层喷涂完成后,采用涂刷、滚涂或高压无气喷涂等方式,在已完成钢表面涂刷封闭漆或封孔剂,以填充铝层颗粒间缝隙,隔绝水分子及氧气,防止钢构件腐蚀、氧化。
5 磨擦面及高强螺栓涂装
对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进行电弧喷铝作业或涂刷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基底除锈、粗糙度达到Sa3等级要求,钢构件出厂时摩擦面摩擦系数不小于0.55,抵达现场摩擦系数不小于0.45。对安装完成后外露的螺栓及螺栓头进行特殊涂装处理(涂刷防锈底漆、中间漆及面漆),涂装前采用橡胶水对螺栓表面、螺母和垫片进行除油、清洗皂化膜处理;高腐蚀区段需在涂料表面喷抹防腐腻子,以保证螺栓的防腐能力。
6 相关要求
表面涂装各层油漆优先采用喷涂方法进行,局部修补采用刷涂,第一道中间漆与最后一道底漆之间、第一道面漆与最后一道中间漆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4~168小时,不得超过168小时;当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3℃以上时,除锈及涂装需停止作业;雨天严禁进行涂料涂刷施工,涂料涂刷及喷砂作业时须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及防尘控制措施,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钢梁涂装体系磨损时,将磨损部位清理干净,重新按涂装体系要求进行补涂,不得只进行面漆补涂作业,最后一道面漆一般在钢梁架设完成后涂装。
7 结语
随着建筑、桥梁钢结构在我国的广泛应用,结构件的防腐能力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到主体工程的耐久性及安全性;盐碱地带公铁路桥梁结构的防腐质量问题一直是捆绕建筑行业的难题。本文以铁路钢桁梁结构桥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原材的管理、涂料涂装的工艺流程、检验项目及方法、电弧喷铝的工艺、摩擦面的涂装保护等相关内容,以期为同类强腐蚀区域结构件的涂装施工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2]《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
[3]《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
-1997).
[4]《热喷涂层的厚度无损测量方法》.(GB11374-89).
[5]《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测定》.(GB8642-88).
作者简介:王会海(1967-),男,工程师,天津人,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分校,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