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的解题反思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反思是高中数学课堂解题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章主要阐述数学解题完成后,如何引导学生对解题条件、解题方法、解题结果进行反思。运用具体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解题时要善于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及多题一解的反思训练,找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提升解题经验;最后再对解题结果进行反思,检验解题结果的完备性与合理性。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解题条件;解题方法;解题结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62-02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适当反思,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反思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概括、总结,对自己思维过程与结果进行再认识、再加工的检验过程,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习题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解题的。在进行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反思题目的解题条件是否正确使用,反思题目是否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反思解题结果是否完整,结论是否正确等问题。在一系列的解题反思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
  一、反思解题条件
  解题时的关键前提是看清题目的条件,然后寻找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利用学过的知识方法进行解析。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忽略题中的重要条件或对这些条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解题结果失误。因此,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解题过程中认真观察题目的解题条件是多么重要。不仅要考虑直观给出的条件,还得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反思解题条件,重视解题条件的运用,保证解题顺利进行。
  二、反思解题方法
  学生做完一道题后,不仅要简单回顾推理过程或检验运算结果,还应根据题目特点进行观察与对比,反思本题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若有另解,则应分析比较哪种解法更优;本题跟前面做过的什么题目相似,能否总结一下此类题目的一般规律;本题还能否进行变式、扩展和引申等等。要让学生开阔思维,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规律,权衡解法优劣,使解题能力更上一层楼。
  1. 一题多解
  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往往有不同的解法,这就是常讲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不同解法的优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上一题多解,不仅看到知识的内在关联、灵活转化和巧妙运用,还复习了证明等式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不仅仅满足得到一道习题的答案,而去追求更简便、更创新的解题方法。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再发现与再创造的欲望,防止出现思维定式,锻炼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 多题一解
  3. 一题多变
  有些数学问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改变一下条件,又可以变成一道新的问题,这种方法称为“一题多变”。一题多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增强创新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特殊性与广泛性进行深刻理解。例如:求二次函数f(x)=x2-2x-3的最值,可以做如下的变式。变式一:当x∈[-2,2]时,求f(x)=x2-2x-3的最值。变式二:当x∈[-a,a]时,求f(x)=x2-2x-3的最值。变式三:当x∈[-2,5]时,求f(x)=x2-2x-3的最值。这时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经过一定时间的反思,学生又提出了以下变式:当x∈[0,2]时,函数y=x2-2ax a2-2a 2有最小值5,求实数a的值。通过对一题多变的反思,可以对某些知识点进行系统分析,挖掘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应变能力。重视一题多变的训练,可以促进知识整合,提升综合运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反思解题结果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聪明的人从结果开始。通过对结果的反思,能发现和纠正运算中的失误,或对解题结果的完备性、合理性进行检验,找出问题所在,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中应有意识地选用一些易错题,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
  1. 反思解题结果的完备性
  在完成数学解题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解题结果是否完善,有没有遗漏的情况,以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如下面一个问题,已知圆C:x2 y2-2x-7=0,求过点P(3,4)且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4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学生很容易发生漏解的情况,多数学生这样解答:设过点P的直线方程为y-4=k(x-3),然后求出圆心(1,0)到直线的距离d=,最后利用弦心距、半径及半弦长构成的勾股定理关系,解得k=,代入所设直线方程得到3x-4y 7=0。而这个结果是有遗漏的,如果结合一下图形进行反思推理,就可以发现还有一条斜率不存在的直线符合题意,即x=3。像这样的题目,学生容易受固定思维的影响,认为直线斜率一定存在。因此,教师在解析几何问题的讲解时,应让学生多动手作图,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并对解题结果进行反思对比,保证解题结果的完备性及正确性。
  2. 反思解题结果的合理性
  有些同学做作业只追求速度不注重质量,解完题目就不予理睬,由此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比如,结论荒唐、不符合实际要求,以特殊代替一般,以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等。因此,在解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反思。例如:在△ABC中,已知a=2,b=2,C=15°,求A。有同学给出这样的解题过程:由余弦定理得c2=a2 b2-2abcos15°=8-4,所以,又由正弦定理得sinA,而0°  四、结束语
  总之,解题后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主动反思,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很难获得质的提升。学生在解题完成后,应当认真地对题目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使自己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题后的反思与交流,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数学知识与方法,还有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情感的交流与碰撞等等。所以,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应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利用反思,使数学课堂跌宕起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解题,善于解题,在解题反思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上的突破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06(06).
  [2]钟剑.解题后反思,思什么[J].数理化学习,2011(0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荆志强.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邓喜才,夏顺友,陈治友,欧阳建新.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与有效解题教学[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和研发。高科技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西班牙发明的采摘柑橘机器人能从橘子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判断出橘子是否成熟以及能否采摘。它平均每分
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从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音
摘 要:面对错误,部分教师不知所措。其实,错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还要洞悉错误的潜在价值,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教学资源;精彩;潜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30-01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
民族文化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社会产物,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要学习一门语言,就要了解它的民族文化,对于文化间的差异与融合进
摘 要:游戏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激活和发展幼儿的动态思维,而动态思维对幼儿的发育、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游戏活动中激活幼儿的动态思维。  关键词:动态思维;游戏;幼儿;语言能力;自主性;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75-01  近年来很多教育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从明确教育教学的主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寻求多举措打造高中
目的: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以本院ICU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50例老年病患者,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湟水谷地的阳春季节.东风融融.到处是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象。在这样的季节里,平安县来自省、县机关的500名干部把中央1号文件精神送到了农村千家万户.使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
摘 要:从有效运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三方面,研究如何运用网络资源促进科学课有效教学,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网络资源;素养;科学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5-0059-01  科学课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