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表现多样化 发现靠观察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y1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张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肝病与感染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肠内肠外营养学组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儿童胃肠道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小儿消化系统罕见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北京西路院区)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儿童消化性溃疡并不少见,国外报道占住院病人的4‰~5‰,国内的一些资料显示,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占因疑为上消化道疾病而行胃镜检查小儿的10.5%,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儿童消化性溃疡:年龄不同,特点不同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泛酸、嗳气,食欲不振。腹痛大多位于中上腹部,呈不规则间歇性,儿童很少表现典型的“溃疡痛”。小儿年龄不同,溃疡部位和类型不同,症状和体征也有所不同。
  ●新生儿期 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以急性应激性溃疡多见。通常见于早产、有窒息缺氧史、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大多在出生后24~48小时发生,以上消化道出血及穿孔为主要特征,如:起病急骤,呕血、便血、腹胀、休克,少数患儿表现为哭吵、拒奶、呕吐等非特异症状。
  ●婴幼儿期(1月-3岁) 仍以急性应激性溃疡为多,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相等,临床表现危急,呕血、便血、穿孔可以是首发症状。原发性溃疡则多表现为食欲差、呕吐,进食后阵发性哭闹、腹胀不适,因呕吐和吃奶差引起生长发育迟缓,也可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学龄前期(3岁-6岁) 原发性溃疡渐增多,多有腹痛,呈不规则间隙性,常位于脐周,与进食无明显关系,部分患儿有夜间痛、清晨腹痛,有些可出现进食后呕吐。黑便、呕血可为主要症状。
  ●学龄期(6岁以上) 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腹痛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大多呈间歇性,偶尔持续性或周期性间以数周、数月;部位多位于剑突下,也可在脐周;多为隐痛,也可为剧烈烧灼感;与进食无关,有时进食后缓解,但数小时后又再度发作。可出现嗳气、泛酸、便秘、消瘦等症状。一些患儿无慢性腹痛,而表现为突然呕吐、黑便、昏厥甚至休克。也有的患儿表现为慢性贫血伴大便潜血阳性。
  6种表现,需警惕消化性溃疡
  儿童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多样化,各年龄阶段表现又不同,因此发现和诊断主要依靠家长、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一般地说,儿童有以下表现者,应考虑消化性溃疡的可能,需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剑突下烧灼痛,饥饿时发生,进食后缓解;
  ●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不适,无寄生虫感染;
  ●反复进食后呕吐,长期食欲不振;
  ●不明原因贫血伴大便潜血阳性;
  ●原因不明呕血、便血、胃肠穿孔;
  ●反复腹部不适且有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家族史。
  确诊消化性溃疡,需要依靠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同时应常规检测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应达到四个目的:缓解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复发,防止并发症。所有无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均应首先进行内科治疗,只有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或发生大出血、穿孔、器质性幽门梗阻时,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强化黏膜防御能力、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是消除侵袭因素的主要途径,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为首选。强化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有硫糖铝、胶态次枸橼酸铋钾等。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不管是初发还是复发,除了抑制胃酸分泌、强化黏膜防御能力之外,还需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特别提醒:家长应帮助消化性溃疡患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预防复发非常重要。如:生活要规律,睡眠要充足;避免过分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要有节制,以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为主,少吃冷饮、糖果、油炸食品,避免碳酸饮料、浓茶、咖啡、酸辣调味品等刺激性食物。此外,患儿一生中应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从而避免溃疡复发及消化道出血。
其他文献
颈椎病是最为常见的脊椎病。据统计,全国有7%~10%的人患颈椎病,且随年龄增长,50~60岁颈椎病患病率为20%~30%,60~70岁可达50%,发病率成倍增加。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如果将各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综合起来,则从头、胸到腿、足,从皮肤到某些内脏器官都可有异常表现。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自我药疗作为颈椎病早期治疗方法,是自我保健首要的和最主要
乙肝抗病毒治疗中,可选择的核苷酸类似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5种。其中,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较好、耐药率不是很高、价格低廉,使用广泛;替诺福韦酯是最新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疗效好,耐药率低,被作为一线首选药物。目前,医患双方对阿德福韦酯和替诺福韦酯引起的肾小球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等)较重视,而对表现为低磷性软骨病的肾小管损害了解较少,但作者多年临床
近十年来,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带给人们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与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妇产科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给女性朋友带来了哪些福音?本刊特邀妇产科学领域相关权威专家进行总结,并逐一详细分析。  10年8大新变化 提升女性健康指数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王丽云  支持专家/陈子江 程利南 程蔚蔚 华克勤 刘惜时 卢媛 吴炅 徐丛剑 郁琦 赵晓明
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环境的明显变化,孕妇较常人更容易患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药物热、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有轻重缓急之分,治疗时,医生会根据孕妇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过敏药。  临床上常见的抗过敏药为抗组胺药。目前,抗组胺药有三代。第一代抗组胺药由于具有明显的嗜睡、镇静等不良反应,影响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临床应用逐渐减少;第二代抗组
网友故事  与病友交流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晓艾  五年前那次意外怀孕,我放弃了。如今年过30,想要孩子却不能如愿,怀过两次都是不到两个月就自然流产了。这两年来没敢再要,担心继续流产,于是踏上了漫漫求医路。去过不少医院,检查做了很多,有问题,但没有医生明确告诉我有什么解决方法。  痛苦迷茫中,我一有时间就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有名的医院和医生,看那些和我同病相怜的姐妹们的帖子。在姐妹们的诉说、介
作者简介   郭应禄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国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研究中心和卫生计生委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医疗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院长。     “我们首先提倡诚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都应以诚信为先。”   电视里、报刊上、互联网上,甚至在街头,我们都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这些广告不仅口号“吸引人”,更打出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攀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应该如何对肺癌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呢?  早期筛查:检出率达80%  统计证实,全球肺癌平均5年生存率仅16%,而早期阶段(I期)肺癌平均5年生存率可达65%。不幸的是,仅有10%的肺癌患
每至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住院人数比其它季节增加5倍左右,因此患者在秋冬季的综合防治尤为重要。  秋调冬补 膏方“安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心内科教授 严世芸、 徐燕  秋冬时节,气温逐渐转冷,且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随气温降低,血管明显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血压增高。有长期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
近日,由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上海市20家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14)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共开设高血压、心力衰竭、冠脉介入、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心脏外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心脏急症等16个论坛,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内心血管病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总结了本次大会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技术与理念,
最近,网上大量转发了一则微博,指出有8种蔬菜可以防8种癌,一一对应,是预防8种癌症的“免死金牌”。具体是:①胃癌的“免死金牌”——大蒜;②肝癌的“免死金牌”——蘑菇;③胰腺癌的“免死金牌”——花菜;④肺癌的“免死金牌”——菠菜;⑤肠癌的“免死金牌”——茭白;⑥乳腺癌的“免死金牌”——海带;⑦皮肤癌的“免死金牌”——芦笋;⑧宫颈癌的“免死金牌”——黄豆。此微博一出,有人说不靠谱,但也有人坚信不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