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数学畏惧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g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害怕学习数学。在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害怕老师提问;在课外,对作业无从下手,或者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由于畏惧心理,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
  【关键词】数学学习 畏惧心理 学生
  
  一、学生数学学习畏惧心理的表现
  
  中学数学是一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也是一部分学生最讨厌的学科。部分学生对数学存在着畏惧心理。在课堂上,他们沉默寡言,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在黑板上板演。在课外,对作
  业无从下手,或者一抄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由于畏惧心理,使他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
  
  综合各类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1.后进型。由于基础较差,对以前的定理、公式、方法掌握不好,许多东西在大脑中似是而非,思维零乱,缺乏系统与条理。由于习惯的原因,做习题时他们知难而退,不肯动脑筋,甚至拿到作业,想也不想,一抄了事。
  2.内向型。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基础不差,课后也十分的认真,作业也完成的不错。但是,这些学生生性腼腆,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触,在课堂上也是一声不吭,害怕老师提问,不敢提出不同的想法,思路比较单一,方法比较死板,对老师存在一种畏惧心理。
  3.自卑型。有一类学生,尤其是一部分女生,他们总觉得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其他同学好,接受新知识没有人家那么快,逻辑思维能力没有人家那么强……这种心理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绩越来越差。
  4.压力型。有些学生,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比较迫切,或者自己家庭条件较差,学生自己又十分懂事,希望自己有十分理想的成绩,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在考试中只要碰到一点小小的困难,也会十分紧张,变的脸色通红,汗流浃背,造成把不该失的分失掉。
  
  三、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方法
  
  1.利用鼓励和表扬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
  教学中,常听到学生说:“我怕老师提问时点到我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会看不起自己。”产生这种想法的根子是怕产生差错。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差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古人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产生了差错,学生才会去分析差错的原因,去避免差错,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有一次,我问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方程x(x-1)=x的根是什么,他回答是x=1,显然这个回答是错的,但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和气地启发他,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如x=0、-1、2等,他马上回答0是的,其余的不是,接下去在老师的启发下,他找出了正确的解法。以后,这位学生在数学课上能积极发言,消除了畏惧心理。又如,在一次课堂上老师问一位学生如何解方程x 1/x=2 1/2,他马上回答解是x=2,还没等老师开口,其他同学是哄堂大笑,大叫两边应乘以2x,解应该是2和1/2。这位同学满脸通红,低下了头。老师马上站到这位学生一边,说这位同学很对,2是这一方程的解,只是少了一解1/2,这个学生的直接观察法,给了我们方程的另一种解法。学生解错了,非但没受到批评,反而受到了表扬,这位学生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兴趣大增,上课发言变的十分积极。
  2.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果没有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在的思维活动,所以要引导学生立定志向,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初中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结合教材讲数学史和古代数学问题,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感到自豪;介绍我国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激起学生羡慕和模仿,决定成为祖国有用之才。组织开展抢答赛、小组赛、数学知识应用设计比赛等活动,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失去了对数学的畏惧感。
  3.用“尝误原理”来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人生道路很难平直,很难避免遇到坎坷曲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讲授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当然必须绝对可靠,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教师巧妙的设计一些坎坷曲折,且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故意出错或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在与失误作斗争并取的胜利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学生会觉得,这些错误并不是自己的“专利 ”,不论是谁都要错,只要自己仔细一些,谨慎一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知识和方法是完全可以掌握的,这样就不会再存在畏惧心理了。
  4.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学生解题时遇到挫折,主观愿望得不到实现是常有的事。如果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够,就会产生焦躁颓丧的情绪,致使主体一事不成。这种现象若出现在重大的考试中,则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抗挫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波利亚说:“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抗挫教育就是意志教育的好方法。抗挫教育就是学生在受挫后,并不是一蹶不振,而是要冷静的分析受挫的原因,在困境中奋起,调整解题策略,努力将“山重水覆”转化为“柳暗花明”。如几何证明题证明时,往往思路较多,但经常只有一二条路行得通。教师在讲解时,不应只讲行得通的方法,而先是应讲最常规的、最一般的方法,一条思路不行就再换一条,对于较难的题目,甚至先讲四五种行不通的方法,让大家束手无策,尝尝失败的滋味。然后,再通过审题、看图、类比、分析等多种手段解决,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思考,得出心得。
  5.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
  环境影响着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而学习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觉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利用这种觉察去创设、去发展能引起学生关心和探索的情境,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说话风趣,使人兴奋的气氛,会使学生产生悬念,积极开动脑筋。而紧张的令人害怕的课堂情境,会使学生提心吊胆,什么也无法思索。如探求较难几何题解法,碰壁几次后,终于找到解法,但证明还很复杂,教师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氛。讲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教师举例狗吃骨头。既形象又生动,加深了影响,使学生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6.要帮助学生消除考试时的畏惧心理
  有些学生平时数学成绩不错,但是在考试中发挥不好。老师分析其考差的原因,是因为考试时存在着畏惧心理,考试时对自己要求太高,压力过大,造成解题时速度太快,导致许多不必的失误。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心理十分紧张。最终造成难的做不出,简单的做不对,两头空。由此可见,老师必须认真做好学生的考前思想工作。
  实践证明,学生畏惧心理的存在,对思维和逻辑发展,对良好心理和性格的形成,都是极为有害的。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努力消除畏惧心理,才能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正> 浙江省在1982~1985年间设计建造了一批规模为日产万吨的配合饲料厂,这些厂为我省的饲料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饲料的质量、品种有了新的要求。
<正> 近年来,我所参照英国西蒙公司和日本玉川机械株式会社样机,优化设计,完成了TGZZ系列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试制工作。本文将着重介绍TGZZ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的原理、性能结构
针对湖南省湘资沅澧四大流域季调节及其以上电站建立了跨流域水库群长期联 合优化模型,采用POA-DPSA-DDDP混合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四大流域 联合调度发电量的补偿
[摘要] 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生物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途径策略 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一些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
前言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图书馆的建筑发展,总是很容易地将图书馆的好坏归于建筑设计者的责任。当对图书馆有进一步的认识时,便了解到图书馆的设计工作会受到建筑规划工作的影响。
在七、八年以前,挪威即开始研究用遥控设备喷射湿式钢纤维硅粉混凝土。在1975~1980年期间,罗伯康公司完成了从手控干式喷射混凝土到遥控湿喷混凝土的转变,提高了生产力,降低了
<正> 小麦,是世界粮食作物中产量占首位的谷物。但在世界淀粉生产中以小麦为原料的。仅占极少部分,约占5%左右。我国的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基本用于生产各种等级的面粉。在小
巴西多西河流域公司所属的恰帕尼马和廷博培巴两铁矿。1988年的铁矿石产量分别约900万吨和600万吨,虽然大大低于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考埃和康塞高两铁矿,但是在该公司的中型
[摘要]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接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要去负担。”教学要达到这种境地,课堂就要有一种学生乐学,教师善教的氛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倡导苦学,有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结果导致学生不堪重负。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情趣,有乐学善教的氛围呢?首先,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第三,要追求课堂美好境界;第四,要激发学生
有不少家长会给自己的孩子做成长记录,不同的家长记录的方式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记流水账时的一时兴趣;有的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回忆;有的是有意识的通过特殊的平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