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时间对铝合金酒石酸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来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nfran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铝合金耐蚀性,用酒石酸阳极氧化工艺处理铝合金表面,研究氧化时间对酒石酸氧化膜厚度、微观形貌、物相、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间从25 min延长到65 min,氧化膜厚度从7.6μm增到15.3μm,平整度和致密性明显变化,孔隙率先降后升,耐腐蚀性先升后降.氧化膜的物相组成未随时间延长发生明显变化.适当延长时间使氧化膜增厚,平整度和致密性逐步改善,减缓了氧化膜腐蚀.氧化55 min时获得氧化膜较厚且相对平整致密,孔隙率最低,为12.7%,电荷转移电阻和阻抗模值均最大,分别达1.73×104、9.03×103Ω·cm2,腐蚀失质量最低,为0.74 g/m2.该氧化膜适合作表面改性层,能有效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
其他文献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针对低速冲击损伤进行落球低速冲击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用三维Hashin失效准则与内聚力单元相结合分析3种不同冲击能量下层合板的损伤演化规律,在试验过程中引入数字图像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对冲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面积随低速冲击能量增加而增大,低能量以基体开裂为主,高能量以基体开裂和分层为主。用DIC技术得到层合板损伤表面应变规律和集中分布区,与数值模拟结果相验证,误差小于5%。
选建筑用5052铝镁合金作基体进行草酸阳极氧化,用沸水、植酸溶液、钴盐溶液封孔,表征并测试未封孔及封孔后氧化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成分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沸水、植酸和钴盐封孔后氧化膜表面微孔很少,与未封孔的微观形貌明显不同。未封孔和封孔后氧化膜的表面成分都以Al和O为主,其它成分略有不同。封孔后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较未封孔的有不同程度提高,钴盐封孔后氧化膜的耐腐蚀性最好,其次为植酸,沸水封孔后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差。沸水封孔生成的水合氧化铝填充氧化膜的微孔不均匀,植酸封孔能生成一层转化膜覆盖在氧化膜表面,但
用激光对AM80镁合金进行焊接试验,研究激光焊接参数对AM80镁合金焊接热裂倾向及接头抗拉强度的影响,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80镁合金脉冲激光焊接热裂倾向随脉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脉冲时间为7 ms时,形成无裂纹焊接接头;影响接头抗拉强度最主要的参数为峰值功率,其次为离焦量;当激光峰值功率为2 500 W,脉冲时间为7 ms,离焦量为1 mm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142.5 MPa,焊接接头断裂在焊缝中心位置,断口呈韧性断裂,焊缝中心显微硬度最高。
为提高红外低发射率涂层的耐环境性能,向涂层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炔二醇和有机硅烷A-189,进行红外发射率(8~14μm)、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耐环境性能与附着力的跟
通过钢表面渗碳及热处理分析渗层的组织及性能,用Matlab软件模拟渗层碳浓度梯度,预测渗碳对硬化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表层获得回火隐针马氏体+大量碳化物组织的硬化层.当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恒电流放电及浸泡腐蚀等方法,研究醋酸镧及L-半胱氨酸对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铝合金阳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镧对铝阳极腐蚀有抑制效
利用一级气炮系统发射卵形弹冲击无黏合铝合金-泡沫-铝合金夹芯板,获取靶板的弹道性能及挠度。对比分析两种工况下靶体的弹道极限速度和失效模式,揭示聚甲基丙烯酸亚胺(PMI)泡沫芯体对夹芯板失效机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卵形弹冲击泡沫夹芯板弹道极限高于双层铝合金板,泡沫芯体对双层铝合金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随弹体冲击速度增加而减小。泡沫芯体在夹芯板中减缓两层金属板间相互作用力,使前金属板的变形挠度小于后金属板。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与电力市场改革同步推进,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急剧增加.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力市场双层优化决策模型.先是考虑风
通过裂纹断口宏观形貌、显微组织、裂纹断口显微形貌、显微裂纹特征和残余应力等角度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零件裂纹为淬火裂纹。淬火温度过高,孔边缘残余应力集中导致发生沿晶开裂,针对零件开裂原因,提出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改进零件结构设计、热处理后进行质量检查的建议。
为研究不同焊接电流对焊接低密度钢的金相组织、显微硬度、切应力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用200、190、185 A电流焊接低密度钢。结果表明:焊接电流越小,晶粒越细,对组织影响越大,热影响区晶粒增大;显微硬度最高处为熔合区,最低处为焊缝区;显微硬度随焊接电流增大先增后减;焊接电流为190 A时,切应力最大,为120 N,随结合宽度增大,切应力增大;焊接电流为190 A时焊后力学性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