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百业待兴,冲孔灌注桩已经成为基础承载力最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冲孔灌注桩可以穿越各种土质复杂或软硬变化较大的土层,如:各类黏性土、砂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及多夹层的岩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承载力的适应范围广,本文主要阐述针对大孔径及土石回填层的冲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关键字:冲孔灌注桩
  一、施工方法
  先进行场地规划,做好施工导墙,挖好泥浆池,等施工导墙达到一定强度后便可开始施工,采用工程冲装机械,在桩位上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待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放入钢筋笼然后在孔壁内利用刚性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法成桩。这是冲孔桩基本施工方法,其操作要求严格,稍有疏忽,容易发生缩颈,断裂现象,且成孔、灌注混凝土时有大量土体或泥浆排出。
  二、冲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三、施工工序与工序过程控制
  1、测量放线定位
  复核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符合要求后,测放出各桩桩位,拼装好桩架就位。根据预先测设的测量控制网(点),定出排桩桩位外放中心线,按照外放中心测量放出导墙边线,施做导墙。以双向十字线控制桩中心,开冲前必须先校核钻锤的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在施工过程中还须经常检测冲具位置有无发生变化,以保证孔位的正确。
  2、施工顺序
  围护桩为排桩,按隔桩法施工,跳桩施工顺序,且邻孔桩施工应在24小时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3、导墙施工
  导墙形式采用“┓┏”型
  导墙施工顺序为: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挖槽→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并设置横撑→导墙外侧平整压实。
  4、成孔
  成孔采用冲孔机冲击成孔,泥浆护壁、泥浆循环出渣,部分孔采用旋挖桩机成孔,中、微风化岩层改用冲桩机配合。
  在冲孔过程中要根据土层情况合理调节泥浆的比重:
  (1) 在粘性土中成孔时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循环泥浆比重控制在1.1~1.3;
  (2)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采用制备泥浆或在孔中投入泥团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在淤泥层成孔时,由于淤泥本身也有一定的造浆能力,泥浆比重则适当调小;在砂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加大泥浆比重至1.3~1.4。
  (3) 成孔过程对垂直度要进行控制
  (4) 冲孔桩施工若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冲进,并进行处理。
  (5) 若遇卡锤、掉锤,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6) 冲孔入岩后宜每冲进1000mm取一次岩样。
  5、泥浆系统及泥浆处理
  6、清孔
  7、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8、水下混凝土灌注
  五、常见的质量问题预防及处理
  1、孔壁坍塌:指成孔过程中孔壁上土层不同程度的塌落。
  产生原因:冲孔桩施工现场地质环境中带有较厚砂层,淤泥层,卵石层等夹层部位,由于砂层,淤泥层,和卵石层整体性较差,当施工至夹层时桩孔位置被掏空,遇到冲孔桩施工的外力作用,夹层部位孔壁不稳定而又采用一般地质条件中使用的泥浆,护壁不能保持完整性而向桩孔内塌落。
  防治措施:选用胶体率较高的粘土快来造浆,同时增大泥浆比重,塌孔比较严重的地方可向桩孔内加粘土块夹小石片,反复冲击造壁。在孔壁坍塌段投入石子粘土,并调整泥浆比重和液面高度,填入混合料后低锤密击,造成坚固孔壁后在正常冲击,若以上方法仍没有效果时,应征求设计人员同意采取些其他措施。
  2、偏孔:成孔过程中出现孔位偏移或孔身倾斜垂直度不满足规范的情况。
  产生原因:桩孔位置有较大的探头石,或桩机施工现场地质岩石走向的坡度很大,桩孔内出现一边软一边硬的地质情况,使钻头或冲锤挤向软的一边而引起斜孔。在粉细沙或石泥软土层中成孔,冲进过快,都会引起轻微的塌孔,使孔径增大,此时孔壁对钻头或冲锤的约束减少,如不及时控制好冲孔速度,很容易使冲锤或钻头因摆动偏向一方,导致偏孔。
  防治措施:发生斜孔后,将桩架重新安装牢固、平稳垂直,斜孔不严重的可用低锤密实冲矫正。若斜孔较严重的可向桩孔内回填细石和粘土快,然后低锤密冲,反复矫正。如遇基岩倾斜,可投入毛石于孔底处,在低锤密冲。
  3、缩颈: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产生原因:常出现于塑性膨胀土中,冲孔过程中,地层在应力释放过程中缓慢发生变形,引起孔径变小。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冲进过程中起到扫孔作用。
  4、钢筋笼上浮或下沉:指钢筋笼的位置高于或低于设计位置的现象。
  起因分析: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或者过低;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6m以上)钢筋笼被混凝土顶托上浮;导管掩埋过长,提升时易摇晃,难以对准笼中心,发生挂笼现象;导管提升过猛,混凝土下沉太快,瞬时反冲力是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制作质量不佳或吊装不当变形抑或桩孔倾斜钢筋笼随之变形增加了混凝土上升阻力。
  预防和处理:浇注过程中管理人员全程跟踪,一旦发生上浮,及时采取措施。一般都可以设法施停止其上浮趋势,如在吊筋位置加套管等方法顶住钢筋笼伤口等,不过总体思路上应该是首先查明具体原因,减小灌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小心谨慎的勤提勤拆导管,尽量转动提升导管,以达到密实混凝土的目的,待混凝土进入钢筋笼底2~3米后才可放心按正常情况浇注混凝土。
  5、断桩:桩身混凝土带有软弱夹层。
  产生原因:造成这一质量问题的常见原因是在水下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导管的提升控制不当,致使导管下端提离了混凝土面,然后不做任何处理又插回混凝土中继续施工或出现导管堵塞后无法疏通,需要将导管提出桩孔疏通,致使混凝土灌注工作中断,而继续施工时对前后的衔接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前阶段混凝土面得泥浆等杂质不能完全反起排出而遗留在衔接面上。
  防治措施:混凝土开始灌注之前,务必对下料导管进行密封情况检查,确保导管密封能满足施工要求;在灌注混凝土的施工中,要确保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若有时间间隔,在10分钟内应上下活动下料导管2~3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应该严格做好灌注记录,观测混凝土面得标高,确保下料导管始终埋入混凝土内一定深度。
  6、导管堵塞: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不能下落。影响灌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产生原因: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经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
  防治措施: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止导管堵塞。导管使用后要及时冲洗,保证导管内壁干净光滑,如发生堵管在导管上部可用钢筋疏通,在下部提取导管上下振击。
  六、结束语
  (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熟悉地质情况,便于施工控制。
  (2)尽可能的减少第二次清孔至水下砼灌注的时间间隔,有利于孔壁稳定,降低孔底沉渣厚度。
  (3)在施工中取舍,缩短各道工序的作业时间,各施工段平行作业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抗震与耗能减震技术的发展, 抗震与耗能减震技术已经从研究领域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已经正式编入了关于耗能减震的条文。橡胶支座抗震结构以其安全、稳定和经济的特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抗震技术。本文主要探讨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关键词: 混凝土 结构 抗震设计  一、引言  地震每年都要引起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人类在抵御地震的历史
【摘要】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新的理念、新的材料的出现,住宅的设计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它需要设计师不断地积累经验,更新思路、推陈出新,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为人们创作出更加健康环保、舒适、高质量的现代精品住宅。  【关键词】住宅;单元户型;公共交通空间;优化设计  1.引言  当下,我国住宅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住宅也逐渐成为人民消费和投资的最大商品。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
【摘 要】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色彩设计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设计内容。正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建筑色彩,才丰富了人们对城市的认识,使其感受到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但是在城市建筑的色彩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作用,结合艺术设计需要,合理的应用色彩,以免起到与预期效果相反的不良效果。现本文就主要对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指出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
摘要:对我国当前诸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架构技术规程等相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标准的统一,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简略的综述。对于规范分类的进展情况通过代表性问题的方式对其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对于各类规范在理论以及技术变革等方面进行描述。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进展  设计规范指的是结合理论研究、工程实践以及相关测试等,以此作为基础并有着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指导性的文件
摘要:建筑作为城市的一个面貌和标志,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经济时代,要怎样去设计符合现代信息气息的建筑,以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则是目前现代建筑造型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这里主要对现代建筑造型设计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现代建筑;造型设计;分析探讨  1引言  建筑设计作为整个建筑事业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工作,其设计水平的高或低,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越来越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发展水平,而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为城市建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品质的给排水系统能够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文中详尽地分析了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关键词】给排水 设计 施工 措施  1 道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具有整体,由排水检查井、雨水井、沉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也越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不可控因素较多,比如温度、降水量、荷载量等,导致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坑洼等,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威胁,也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市政部门应该优化道路施工技术、加强管理力度,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本文就针对当前道路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
患者,男,61岁.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腕及手掌蚕豆大小肿块,无明显疼痛,后肿块沿肢体纵轴逐渐缓慢增大,在当地医院以"腱鞘囊肿"等给予治疗,效果不佳,肿块继续增大,伴右手手指屈曲受限,遂于2006年12月19日到本院就诊收住本科.查体:T 36.8℃,P 72次/min,R 18次/min,BP 132/80 mmHg,无咳嗽,颈部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腕掌侧、右手掌及右手食、中、环指近节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入选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20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时检测血压、心电图、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常规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果 观察组血压、血糖、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摘要:监理活动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不论是参与哪个阶段的工程监理,建设监理单位都要确立地位、摆正位置,有效地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做到有效地质量监理控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监理人员的素质是重要的,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做到预防为主。  关键词:建筑施工;监理;有效控制;对策  一、我国建筑施工阶段监理现状及监理原则  1.1 监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