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我校作为顺义区教委与首师大联合培训项目——“优质校建设工程”的5所参与学校之一,开始了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前,首师大专家对我校进行了一次关于教师基本情况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我校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自我认识存在误区,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入,对当今学生的变化预料不足,思维和教学方式还相对较陈旧,从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不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现象。
专家带来了培训方式的改变的契机,“参与式培训”是专家和学校领导一致认可的培训方式。在研讨和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参与式培训”具有调动教师主体性、参与性、实践性的魅力。于是,在我的提议下,设计了学期末教师培训活动的主题为“重新发现自我,拥抱发展机遇”。
全员参与式研修活动拉开了学校校本培训的序幕,那是教师们一次难忘的经历。大家的心灵受到撞击、观念得到升华、思维受到启迪,反响十分强烈。
我校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教师论坛、沙龙活动为研修模式,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源头,以个人经验介绍、研讨辩论和专家点评为主要内容系列专题研修活动。
我们精心设计了8次活动,即从中考刚刚结束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中,挑选代表总结经验;从优秀学科教师中,选拔突出者谈体会;在课堂教学技能上,找典型;在反思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行动中,以科研助力;在新进教师的成长中,谈感受;在全体教师读书后,谈感悟;在成功教师的享受中,共成长。基于以上想法,我们设计了系列培训活动,如拥抱机遇的我——2009中考收获谈;充满信心的我——学科教学体会谈;反思中的我——在反思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等。
为保证每一次活动能体现预设的主题,我们安排3位教师就活动的主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做15分钟的主题发言。他们将日常的教学工作与教研融为一体,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我追求与专业化成长。
就主讲教师所提出的经验或困惑的问题,全体教师进行讨论、质疑、论辩。教师们不但就主讲教师所提出的话题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说出自己的实践感悟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在系列论坛中,教师们教学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得到很大提升,在自由的阐述、辩论、讨论中,观点越来越鲜明,认识越来越深刻。
专家指引,形成经验和成果。每次研修我们都特别突出专家引领的作用。为提升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研修的最后阶段请首师大“优质校建设”项目组教授对每个教师的发言进行点评。为进一步巩固研修成果,学校将在学期结束时整理出成果专集。
主讲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他们善写了,健谈了,参与的教师在全校大会上有了说话的机会,敢发言了,发言水平不断提高,发言人数不断增多,全体教师都有收获,交流、分享、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
通过系列主题培训活动,在专家的指导下,杨镇二中校本培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和教师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参与式培训的作用,改变了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认识,使他们看到彼此研讨、交流、合作是帮助自己提高的捷径,在轻松愉快的研究氛围中感受成长。
2.以前的培训都是根据学校教师需要临时决定,而现在确立了系列主题,使教师在工作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的研究有了方向和目标。
3.以前的培训基本上都是报告讲座式的,教师对这些形式都不感兴趣,认为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本学期以论坛沙龙形式,教师成为论坛的主角,激发了教师们参与的热情。■
□编辑 朱桂英
专家带来了培训方式的改变的契机,“参与式培训”是专家和学校领导一致认可的培训方式。在研讨和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参与式培训”具有调动教师主体性、参与性、实践性的魅力。于是,在我的提议下,设计了学期末教师培训活动的主题为“重新发现自我,拥抱发展机遇”。
全员参与式研修活动拉开了学校校本培训的序幕,那是教师们一次难忘的经历。大家的心灵受到撞击、观念得到升华、思维受到启迪,反响十分强烈。
我校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教师论坛、沙龙活动为研修模式,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源头,以个人经验介绍、研讨辩论和专家点评为主要内容系列专题研修活动。
我们精心设计了8次活动,即从中考刚刚结束取得优异成绩的班主任中,挑选代表总结经验;从优秀学科教师中,选拔突出者谈体会;在课堂教学技能上,找典型;在反思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行动中,以科研助力;在新进教师的成长中,谈感受;在全体教师读书后,谈感悟;在成功教师的享受中,共成长。基于以上想法,我们设计了系列培训活动,如拥抱机遇的我——2009中考收获谈;充满信心的我——学科教学体会谈;反思中的我——在反思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等。
为保证每一次活动能体现预设的主题,我们安排3位教师就活动的主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做15分钟的主题发言。他们将日常的教学工作与教研融为一体,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活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我追求与专业化成长。
就主讲教师所提出的经验或困惑的问题,全体教师进行讨论、质疑、论辩。教师们不但就主讲教师所提出的话题谈自己的看法,而且说出自己的实践感悟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在系列论坛中,教师们教学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得到很大提升,在自由的阐述、辩论、讨论中,观点越来越鲜明,认识越来越深刻。
专家指引,形成经验和成果。每次研修我们都特别突出专家引领的作用。为提升本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研修的最后阶段请首师大“优质校建设”项目组教授对每个教师的发言进行点评。为进一步巩固研修成果,学校将在学期结束时整理出成果专集。
主讲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他们善写了,健谈了,参与的教师在全校大会上有了说话的机会,敢发言了,发言水平不断提高,发言人数不断增多,全体教师都有收获,交流、分享、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
通过系列主题培训活动,在专家的指导下,杨镇二中校本培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和教师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参与式培训的作用,改变了教师对教研工作的认识,使他们看到彼此研讨、交流、合作是帮助自己提高的捷径,在轻松愉快的研究氛围中感受成长。
2.以前的培训都是根据学校教师需要临时决定,而现在确立了系列主题,使教师在工作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的研究有了方向和目标。
3.以前的培训基本上都是报告讲座式的,教师对这些形式都不感兴趣,认为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本学期以论坛沙龙形式,教师成为论坛的主角,激发了教师们参与的热情。■
□编辑 朱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