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最有效的零售公司——马克士·斯宾塞公司,曾系统探讨过那些影响到职工行为的“促进因素”。研究后,他们坚持的一条原则是,对人的照顾和关心。公司创始人米采·马克士说:“只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失败。”教育的要义在于顺自然而为,使儿童获得精神解放的启蒙,即精神的启蒙和文化的启蒙。教育,一定也应把对人的照顾——儿童放在第一位,才会有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对儿童满怀着敬意,真正的学习对儿童充滿着爱护,真正的教师对儿童最善于“照顾”。这种“照顾”,撇开对儿童校园生活上的照顾,其涵义更多的应指向从学生出发的课程传授中,坚持儿童立场——基于儿童的天性,基于儿童的经验,基于儿童的发展。
  1. “游戏”:照顾儿童的“体验需求”
  杜威认为游戏是所有儿童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的主要方式。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者创设了一个“玩数学魔盒”的数学游戏,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乘法关系。
  师: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学魔盒。(课件出示数学魔盒)当你从左边任意放进一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马上可以吐出另外一个数。(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1:我想放进5,(边说边输入,伴随着神奇的乐声魔盒吐出了10。顿时小手如林。)
  生2:我放进去20。(有学生小声猜测,40。魔盒吐出40,引起一片欢腾。几乎全班起立举手!)
  生3:我想放进去1000。(更多的学生大声说2000。魔盒吐出2000。又是一片激动。)
  生4:1.5。(在魔盒吐出答案之前,几乎喊出来3。)
  师:好像已经有人发现了魔盒的秘密?
  生5:出来的数是进去数的2倍。
  教师引导学生验证并用算式表示结果:5×2,20×2,1000×2,1.5×2 。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接着玩下去,出来的数和进去的数还会符合这样的关系吗?那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
  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a×2。a代表的是放进去的数,a ×2表示出来的数,因为出来的数是进去数的2倍。
  师:说得真好,a×2这个式子不但可以表示出来的数,还能看出出来的数是进去的数的2倍。
  随着神奇的音乐,魔盒被缓缓打开,里面赫然装着a×2。
  小结:在这儿,我们看到进去的数在变,出来的数也在变,但a×2所表示的关系却始终不变。正如科学家开普勒所说——数学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教学中,“小小的魔盒”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在孩子们看来,在数学课堂上玩魔术,是一件多有吸引力的事。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这又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学生对探寻魔盒的奥秘充满了向往。他们边玩边自觉地思考,在一次次验证的过程中,教者引导学生试着用算式来表示结果,为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结果做好铺垫,有层次地突破了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是非常抽象的一个数学内容,人类的发展不能不进行符号性学习,因为符号理性抽去了生活的芜杂,体现了知识的精度和纯度。但由于符号远离生活,失去了生活的鲜活和情境的生动,对于感性优先的儿童来讲,必然生成一种理性压迫力的痛苦。席勒认为,解决矛盾的办法是满足儿童的“游戏冲动”,用审美教育来消弥理性压迫力。教学中的“游戏”,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同时承载数学的抽象和儿童的“游戏冲动”,让儿童在同伴互动中积极的体验、思考、表达、提升、创造。
  2.“生活”:照顾儿童的“经验对接”
  儿童的学习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数学教育源自于生活,但是发展到后来就脱离了生活。儿童进入学校、进入数学课堂以后,数学书上的数学知识常常作为结论性的东西呈现在他眼前,这样一个抽象的符号化的世界与儿童的个体经验是相脱离的。学生的理解是基于经验的,儿童的脑优先接收可以理解的东西,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利用。
  如教学《认识东南西北》时,老师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现象,在教室东面黑板上挂出一个“太阳”,创设出太阳升起,小朋友早晨高高兴兴上学去的情境,并以此情境为依托,朗诵儿歌:“早晨起床,登上山冈。面对太阳,辨别方向。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孩子们在这种生活情境中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接着老师又提问:“学校开展野外活动,你准备去哪里玩?”根据学生发言,老师于室内四周挂出南通的景点标牌,让学生在椅子搭成的模拟街道中边走边说:“我从学校出发,向
  走,到 去。”接着又创设 “送外地来通客人去××”、“送老人去长桥、钟楼”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应用、巩固,在笑声中,理解并应用着“东、西、南、北”。学生始终兴趣浓厚,思维积极,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
  教学中,通过给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原型配对,把数学课本中冰冷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与儿童自我经验相联系的熟悉的生活场景。数学学习中强调数学和生活结合,就是充分挖掘和激活儿童的已有生活认知经验,促进儿童利用生活经验自主建构,把书本上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演变为与儿童的自我经验相联系的动态建构过程,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
  同时,在数学学习中突出生活性,还可以解决生活世界与数学世界的关系,帮助学生实现数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和重构。让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结,可以勾连在儿童眼里已经分裂的这两个世界,缩短儿童与教材的心理距离,缩短教材与生活的现实距离,让数学在学生眼里变得亲切起来。
  3.“保鲜”:照顾儿童的“反复建构”
  站在儿童立场的课程传授是发现儿童的,是解放儿童的,同时更应该是发展儿童的。儿童的脑是正在生长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习的发生是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儿童是能轻易地形成联结的。脑科学家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说在人的早期这种联结好比“崎岖的小路”;联结多了,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充分利用情境,用新的问题驱动大脑,不断地激起冲突,启发思考,提高思维活动的频率,神经元建立的联系也会越多。   如在六年级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后,教师层层设疑,由浅入深,不断设置矛盾冲突。首先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想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在顺利解决了可以直接运用公式测量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后,出示一个不规则的铁螺丝,问:现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出这个螺丝的体积吗?经过一番碰撞讨论启发后,学生借助水、量杯等工具顺利测量出不规则铁螺丝的体积。接着,老师又拿出一个铁哑铃,“小明在健身房锻炼时,看到这个铁哑铃,想知道这个哑铃的体积,可身边又没有我们刚才的工具。他灵机一动,竟然借助秤得到哑铃的体积,你相信吗?”霎时,教室里开了锅,摇头的,沉思的……这样,因为“新问题”的不断引领,把学生带进一个层层递进的探究性数学活动中,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思考,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持续向前的探究愿望。从直接运用公式测量规则铁块的体积,到可以借助水来测量不规则铁螺丝的体积,到巧用密度来测量铁哑铃的体积,学生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主动思考的状态,在不断探索、反复构建中碰撞出一个个极富创意的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不断“揭示(呈现)矛盾——分析与研究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这样围绕学习内容,不断设置新的学习障碍,激发矛盾冲突,激起悬念,唤起儿童的好奇心,聚集思维,诱导学生寻求新的认知平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反复,对儿童来说,还指学习是一个慢慢理解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然而,儿童的天性是“贪鲜”“求异”的。如何在每次反复中有新意,顺应儿童“贪鮮”的心理?
  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的练习巩固中,教师创设以“开心农场”为主题的生活模拟情境链。
  ① 在果园中说一说。
  用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
  猴妈妈摘了一盒梨(共6只),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只是这一盒的几分之几。
  小猴们采回了一盘草莓让学生用所学的分数说一说。
  ②在牧场涂一涂,用涂色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师:牧场里有6头奶牛,怎么表示出这个整体的■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在菜地拿一拿,深化对一个整体的理解。
  师:菜地里有9个刚刚摘下的番茄。谁能拿出这些番茄的■?
  师:能拿走剩下这些番茄的■吗?
  ④想一想,拓展对一个整体几分之一的认识。
  师:走过了开心农场各个区域,老师欣喜地发现大家对分数的认识又进了一步。瞧,猴妈妈也来了。听她提了什么问题。
  录音:1个桃,是这篮桃的■。
  师:想想这篮桃有几个呢?
  录音:2个桃,是这篮桃的■。
  师:想想又有几个桃呢? ……
  学生在“开心农场”的果园、牧场、菜地里说一说、涂一涂、拿一拿、想一想,在不同的场景切换中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巩固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中,你能感受到孩子们那散发着活力的生命律动,涌动着蓬勃生机的内在学习激情。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被数学问题和任务吸引住了,浑然置身于其间,一点不需要在被动的坚持下学习、巩固深化。
  4.“美趣”:照顾儿童的“情绪优先”
  心理学家勒什兰认为:“凡是被试者(学生)认为不愉快的事,不如他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的情感伴随学习活动可获得高效。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为儿童创设最适宜儿童学习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是能让儿童感到安全的、让儿童感到快乐的,能传递美感的。
  兴趣,是产生学习热情、产生内驱力的关键。这里的“趣”,既指“情趣”、“理趣”,也指“疑趣”。
  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一位老师创设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游南通濠河的情境,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生动的解说,孩子们倍感亲切,也沉浸其中。游玩中,爸爸问儿子,“听说濠河风景管理处的叔叔为了要把濠河装扮得更美丽,打算沿濠河每隔10米装一盏射灯,他们需要准备多少盏灯呢?”学生情不自禁地和情境中的大头儿子一起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先要知道濠河有多长。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研究周长的愿望,进而感知周长,形成概念,在不知不觉中来到“高速公路的入口”。
  我们的数学学习还应该为儿童打开一扇通往美的大门。
  下面是《认识小数》一课的片段:
  师:知道芭蕾舞演员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学生摇头,又急切的想知道)这和小数有关,演员踮脚尖是为了增加腰部以下的高度,这样腰部以上的长度和腰部以下的相除的商接近于0.618,而0.618被公认为是一个黄金数,哪里有0.618,哪里就闪烁着美的光芒。
  生:难怪舞蹈演员动作优美,原来她们踮脚尖是为了创造美。
  师:是啊,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刘徽就明确提出十进小数,而第一个把小数表示成今天这种形式的人是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
  从生活中的小数到黄金小数,再到小数史料的介绍,教者打通知识间的脉络,把数学的文化内涵、数学本身蕴含着的美感和力量传递给学生。
  亲和的人际环境、美趣的学习情境会促使儿童带着积极而热烈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使情感伴随数学学习,让儿童伴随着形象进行逻辑思维,以情启智,开发创造潜能,和谐发展。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丰富形象的感染,真切情感的体验,不仅为儿童思维提供了‘能源’,而且热烈的情绪使儿童的思维活动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不容自遏地迅速沟通、复合、运转。一方面形象思维积极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形与情的作用,儿童的抽象思维由难变易。”
  (本文为南通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数学课堂中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情境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夏山学校(Summerhill School)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1921年由教育家A.S.尼尔创办,以其自由民主的教育方式而著称,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本文基于尼尔所著《夏山学校》,对其独特的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夏山并不完美,它在某些方面的放任有时也令人质疑,但以下三个方面无疑让我们深思,对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或许具有借鉴和反思意义。  一、相信自由  尼尔及其妻子在创办
节假日期间中老年人最易血压高  “节日期间中老年人因高血压来看病的,要比平常增多10%~15%”。因此,有下面几种情况的中老年人应引起警惕:  1. 遇到好事乐过头:比如儿孙从国外回来了,老人心里一高兴,情绪波动大,血压会随之不稳;  2. 挑起矛盾或伤心忧过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起某些不愉快的往事,或者忆起某个去世的人、或某些场合触景伤情等等,也会引起血压升高。  3. 生活规律改变:在外的儿
写作,重要的情感表达工具  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哈佛大学没给我的》,已毕业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教给他们的有以下三项:1.没有教给他们足够的写作能力;2.没有教给他们必要的历史知识;3.没有教给他们必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而其中第一项就占到接受调查学生的百分之八十。  直至今天还记得当时读完时的心灵契合之感,似乎终于有人说出了我想说多年,却如鲠在喉的话。  的确,写作能力该怎么教呢?我小时候写作文,
女儿:  起初,我并没有刻意要给你写些什么,虽然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关口——在这天正午的阳光下,我们一起去小区门口的“速递易”,取回你盼了那么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你把它贴在心口,笑得那么开心。刚下过阵雨,天多蓝,云多白。  在这样一个资讯无比繁荣,自媒体如此泛滥的时候,仿佛你才想着要说的一些话,打开手机,什么都有了。好像再说些什么,都显得多余。再说了,我也不大会弄那些励志,或感伤,或装作高深的什么东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对不同的书我也会选择不同的读法,或一气呵成,或闲庭散步,或随时批注……读华应龙文丛,聚焦于摆放在案头的《我这样教数学》《我就是数学》这两本书,我经常不由自主地浸润在其中,既有利用零碎时间的随便翻翻,也有正襟危坐后的细细思量。  一读华应龙:文本中的美丽相遇  对华应龙老师,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并不陌生。从一名最偏僻的村小教师成长为今天的首批首都教育名家,从实习时话都不怎么
2006年,我有幸成为“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培训。回首那几年的点点滴滴,我发现,那次培训,是我生命中的“一份无法预约的美丽”——专家教授们精辟的理论,新颖的观点,丰富的资讯,还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从学习到研讨到比赛到考核,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多姿多彩,我从中展示了成长的美丽……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带着满满的收获,我踏上了
刘勇先生曾为梁实秋先生《安放人间的雅舍》一书写过一篇名为《一间安放人生的房子》的序言。他这么说:“其内容或麻将排队,握手下棋,或理发谦让,喝茶饮酒,俗世男女老少无所不及,柴米油盐皆入文章。将千姿百态的人性世相,杂色缤纷的凡心俗世一网打尽。”好一个“一网打尽”!琐事杂事大事小事皆成文章,好似我们每天的生活,便是一篇平淡、真实而耐人寻味的上好佳作。  可让我苦恼的是,为什么在散文家手里那些平平常常、简
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致力于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设有丰富体验的活动情境,以发展儿童的综合素养。引领儿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专题“自然行旅”,是班本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立足班级,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时空上,沟通校园内外;在内容上,坚持基于教材,又超乎教材之外;在体验方式上,联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引导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知季节的脚步、生命的消
父母皆数学老师,成绩优异本不想当教师的她,囿于家庭,走上从教之路,却做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倍生。是遗传,是熏染,还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彭娅身上,凝结着一个女儿、母亲、教师的坚韧、灵动与责任,那份深沉的大爱,那份超出常人的拼搏和探索。  ——编者按  教育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彭娅看来,教育是灵动,是阳光,是人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滋养。1996年,彭娅从重庆来到广州,经过2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
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节气进课堂,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会给课堂带来新鲜的源泉。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情感体验的丰富以及学科技能的提升两方面,因此,节气进入语文课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节气联系起来;能否在课堂上将语文学科技能的训练与节气结合起来;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身边的资源与节气整合起来。  一、以节气作引子,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