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的“RDRDA双循环”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否合理,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借鉴国际上各种先进的课程构建模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理念,按照“调研(Research)-论证(Demonstrate)-重构(Rebuild)-实施(Do)-评价(Assessment)”的开发过程,通过校企一体的方式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的RDRDA双循环的课程开发模式。
  【关键词】课程体系 RDRDA 职业能力 校企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6-01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自2006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来,各院校纷纷开展了适合自身需要和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到目前已经进行了10年时间,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典型的案例,但既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又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方案,而是各高职院校都在结合自身的发展环境、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标准。如何构建适合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关键,而专业教学标准核心的内容就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借鉴国际上各种先进的课程构建模式,通过校企一体的方式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的“RDRDA双循环”的课程开发模式。
  2.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当前,国际上影响力比较大,在国内被借鉴和推广的典型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有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开发模式、北美的CBE课程开发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英国的BTEC课程开发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模式等。本文所构建的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是借鉴北美的CBE课程开发模式。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以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模式。这种课程开发模式中的能力主要是指岗位职业能力,是一种包括知识、经验、态度等的能力体系。
  3.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 将职业资格分析、个人发展分析、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课程的开发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按照“调研(Research)-论证(Demonstrate)-重构(Rebuild)-实施(Do)-评价(Assessment)”的开发过程,形成了“RDRDA双循环”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基本流程为:各专业团队制定行业企业调研方案和岗位职业能力调研表,到各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学院专业团队和行业企业专家双轮论证,归纳形成专业学习领域;与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合作,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文化,开发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构建课程实施的教学保障体系,组织教学;开展课程和教学评价,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
  (1)调研阶段(Research)。到行业、企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由校企共同完成。
  学校要选择与自身合作紧密的行业、企业开展调研,尤其是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调研准确性越高。调研主要分三个层面来做,一是行业调研,二是企业调研,三是企业一线技能人员的需求调研。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设置不同的调研表和调研项目。
  (2)论证阶段(Demonstrate)。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论证,由校企共同完成。
  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要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构建了“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学校和企业在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和教师团队共建几个方面实现校企一体,将学生学校学习和企业生产相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实施阶段(Do)。根据教学计划实施授课阶段,由校企共同完成。
  根据课程体系进行公共课程调整,并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实施性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实施阶段是课程体系实施的关键阶段,此阶段要根据专业教学标准确定的教师要求、实训设备要求和实训场地要求开展教学。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应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并应在一个年级完整地运行完所有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催怡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初探[J].探索与实践.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函数是连接代数与几何的纽带,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所在。函数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现有初中函数教与学都存在许多疑惑和困扰。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几何画板的形象性、直观
【摘要】数学教育中既要讲演绎又要讲归纳,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演绎推理,可以顺畅地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概括和推理,去领悟数学的真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够帮助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情境 发散思维 动画技术 数学实验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BS016)的阶段性成果。贵
日前,天津市首家“电子房交会”正式在汉沽亮相。汉沽所有房地产项目信息通过大型电子屏幕向社会公布,为购房者打造一个天天开幕的房交会,提供了省时省力的选房服务。目前,汉
该文利用Malvern粒度仪和观察窗技术测量了螺旋管分离器模型水-砂两相流动中固体颗粒沿弯曲半径方向的浓度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螺旋管内颗粒的运动特性和浓度、粒度分布特征
会议
【摘要】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旨在运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通过新的学习角度——分析实际案例的方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与此同时也提升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以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基础,针对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促进教师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微观经济学 浅析  【基金项目】此论
本文介绍了从两流体模型基本方程出发、建立螺旋管内汽液两相流与传热过程的数理方程及结构关系式,采用差分格式离散基本方程及结构关系式,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并与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一种用于螺旋管超声探伤的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以激光测距传感器为核心的焊缝位置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构成,并给出了扫描实验结果。
【摘要】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公立学校内部的学生骚乱问题,阿伦森基于合作理念提出了拼拆课堂教学策略,该策略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经过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尊感,改善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学校的热爱,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降低了逃课率。这种教学策略对我国课堂教学改善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合作理念 拼拆课堂 教学策略 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