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联书法集》序二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闻江湖传言有梁溪惠某收藏巨联,非两米以上不达标耳。大凡文物收藏者总不免猎奇嗜好。犹忆曩昔龚定庵、陈介祺先后以重金所得汉玉印“緁仔妾蛸”之遭际,不胜唏嘘。江南自古文人荟萃,收藏之风,亦由来已久。凡金石书画、名碑法帖、古籍善本,天下文物半在江南。或谓藏家皆有所珍秘者,若吴平斋之“二百兰亭”,瞿子雍之“铁琴铜剑”,邓邦述之“群、碧”两宋版,吴湖帆之“明清状元扇面”,森森玉立,蔚然威风。所渭学有所专,收藏亦当如是也。以今日之言,即为“专题收藏”。盖天下美物多矣,岂可见好爱好,当有所选择,有所专注也。
  辛卯岁暮,惠君邀我梁溪之行,我与惠君虽未稔熟,却与乃兄永康过从甚密,其亦以富藏明清状元书画称誉江南。在惠君月西轩中,得观所藏巨联数十件,虽非惊心动魄,亦可叹为观止。犹为感动者,惠君殷勤展示,若农夫乐耕,不嫌其烦,而每对佳作,则如数家珍,欣喜若狂,真情率性,毕露无遗。从书法笺纸到朱记装潢,从流传有序到所得之经历,亦品亦鉴,娓娓道出,可见惠君于此之用心。“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昧”。深情一往,乐在其中!
  先睹杨邻苏行书,野柯烂漫,气健意新,老笔纵横,墨沈淋漓,洵碑帖结合之化境,亦杨氏之异数。
  莫子偬篆联,亦称佳构。邻苏称其篆书学《少室碑》,取法甚高,固已倾服之矣。张舜徽《艺苑丛话》云:“咸同间之能书,自以莫鄙亭为一大家。真行篆隶兼擅其长,而篆隶尤有名。下笔则刚健有势,知其沈潜于古者深也。”鄙亭为西南名儒,落笔自有烟霞,此之巨作,稳健大雅,而意趣逸宕,得之洪北江、邓完白之外,湘绮楼评之“篆分入圣”当非虚誉。
  清中初,“翁、刘、梁、王”四家备领风骚,书名显著。虽未尽得,仅梦楼一联足可为“代表”。梦楼早年学董,雅韵欲流,晚岁独于张即之用力尤勤,识者论其有伤雅致。此联似书于“转型”变更之间,墨畅气凝,虽巨作而不失书卷气息。
  说起梦楼书联,惠君益是眉飞色舞,颇有一言难尽之意。多年前尝于1994年版《朵云轩藏品集》中见到此联,因生“暗恋”。后竟邂逅于拍场,力举未得,失之交臂,自此心心念念,弗能释怀。越数年,又重逢沪上某藏家斋中,翰墨因缘,信未了也。叶德辉尝言:“铭心绝品,过眼烟云,渴想梦萦,而必尽吾有,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游艺卮言》)然世有“心想事成”之言,当必有“心想事成”之实,自是几经波折,终以重金得归箧中,惠君虽非豪客,却常有豪举,此正收藏家之性情也。月西长物,烟云供养,其间甘苦自非他人可以道出也。
  月西轩得意者当属伊汀洲隶书巨联,推为之最。碑学诸师,汀洲与完白、未谷三家堪称分隶鼎足。马湛翁跋伊墨卿字卷云:“予观墨卿八分,下笔凝重,实宗梁鹄;其行楷则宗平原,而行以篆势,转见瘦劲,以视完白、安吴,殆有雅郑之别。”于汀州书法推之如许。曩观汀洲分隶,不免有画字之憾,故素所不喜,今见其巨制,雄浑高古,气度超拔,非止迥异矩习,更能法度澄明,虽未尽善,却自凛然独立,足可震慑百世。汀洲书之伟岸,不见此巨制则不可知也。有清一代书风流变纷迭,书家多于点划之本体经营,似乾嘉之学,皓首穷经,反隅于小。汀洲则可戛戛独造,气雄势奇,不惜摒弃文人审美雅格,俨然立马苍崖,一望众山之小,遂成为绝响。刘融斋《书概》有云:“灵和殿前之柳,令人生爱;孔明庙前之柏,令人起敬。以此论书,取姿致何如尚气格也。”故惠君取其巨,岂可视之“猎奇”,其审美取向,颇堪玩昧。
  惠君之视野不惟“大家”,尤关注“名不见经传”之善书者。若余石湖行草巨联,老笔纷披,道美飞逸,俨然大家气象,可谓余氏书法中之罕见者。此公乃清季“落魄文人”,暮年隐痛,挥之不去,蛰居石湖,惟以临池遣兴,其书虽具云间意趣,难免鹤囚樊笼,未得超脱。然此一联,有如神助,惜不多见。
  尚有英煦斋、包安昊、曹地山、陈兰圃、吴意斋、何道州、邓群碧、张大干等等,翰林学者,画苑名流,皆有可观。
  惠君欲将所藏陆续编辑出版,初集所收自乾嘉以降凡百件。阮芸台力倡碑学,邓完白、包安吴、康南海推波助澜,自兹书风一变,巨联榜书,或正形势于此间,盖时代之使然。庙堂气象,浩然恢宏,已非一味书斋清供之雅。由是集可一窥书法流变之迹,亦无疑为书史填补一大空白也。
  健寨砚弟是主持本书的编辑,十多年前我们曾在出版部门共事,对于书法的认识亦颇能同调,他与惠君都约我作序,因将月西轩读联印象琐叙于此,聊纪鸿爪,非敢言序尔。
其他文献
黄侃(1886年-1935年),近代著名文字、音韵、训诂学家。字季刚,号运甓,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四川成都。
熊纬书 号卷庵,别署大别山人、高江急峡歌者、水火小室主人、放之等。1913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抗战爆发后,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任书记(秘书)。1941年回河南商城。先后担任商城育才中学教师,安徽省文献委员会编辑和省报编辑,中国国民政府中央国史馆协修。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史料处(后更名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处负责人兼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1959年在《美术》杂志发表《
医药分家在西方国家运作已超过五十多年.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医药系统。医药分家意思是医生处方不配药.药师(药剂师)配药不处方。背后的信念是.因为确认医生在诊断和处方上有专业的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肾间质纤维化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yofibroblast tra
2007年上市商业银行在资产总额、盈利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了双下降,贷款拨备计提水平继续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新会计准则在
传统文化中论文人画素养,常以诗、书、画、印四者具佳为标杆。先贤煌煌者如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诸君莫不如此。时至今日,能达到此种境地的老画家已不多见,年岁轻些的就更少了。  然而,1953年出生的尹石却是例外。与同年龄段的画家相比,他对传统文化的钻研之深度与广度,使他能在“四佳”的标尺下自占一席。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即使在他主持江苏省美协日常工作的繁忙状态下,他也从不放松对艺术的磨砺和追求。  我和
家里装了宽带,十分的爽,终于可以看那些以往因带宽不允许而难偿所愿的电影了,呵呵!一天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个电影网站的地址www.xxcom,打开看了看,发现里面的电影既多又新,这下有眼
一、走进作品隐秘深处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对于美术鉴赏而言,所谓“纸的背面”,是指要循着画面的表层,走进画家的心灵之中,深入作品。当然,能够走到作品隐秘的深处,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启发。  郑板桥,“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和善画竹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在鉴赏郑板桥的《墨竹》时,先向学生介绍郑板桥其人,帮助学生
目的:调查外科术后和重症患者补充谷氨酰胺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系。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检索个人文件、会议摘要和相关杂志,并回顾参考文献列表
王学仲教授是当代蜚声中外的书画家、教育家,又是知名的学者、诗人和美术理论家,其散文也写得真挚深婉,意味隽永。可谓集诗、文、书、画、史、论等才学于一身,以博学多才受到世人钦佩和仰慕。  然而,在学仲先生长期艺术生涯中,从事中国画创作并进行理论研讨始终是他一以贯之的事业。换言之,画家一直是他的本职和本分。  应该说,王学仲教授是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现代文人画创作群体的导师和先行者。他不仅提出了当代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