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健身App应用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健身运动,身体素质逐渐下降。为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国家提出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理念。各高校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了对运动健身App的应用,以掌握学生的运动健身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运动健身App的特点,其次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运动健身App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的措施。
  【关键词】运动健身App;高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19-02
  近年来,运动健身App逐渐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青少年作为运动健身App的主要使用群体,其身体素质已经得到明显的提升。而高校学生因学校性质、作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身体素质明显降低。运动健身App,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相对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促进学生开展健身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运动健身App的特点
  (一)便捷性与专业性特点
  在全民健身运动的理念下,运动健身App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运动健身App进行分析发现,其不仅具有便捷性,也具有专业性。便捷性,主要表现为运动健身App可被安装在手机上,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开展体育锻炼[1]。专业性,主要表现为运动健身App可由运动者支配,如设定运动目标与计划、选择运动方式。健身App能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运动方案,达到健身目的。
  (二)科学性与互动性的特点
  运动健身App的特点也体现在科学性与互动性上。科学性,主要是运动健身App具有良好的指导运动的功能。该类软件可对用户运动中的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监测,储存用户的训练数据,进而为用户制定合理的运动健身方案提供依据,并为用户安排相对合理的作息时间。互动性,是指运动健身App能够为用户提供虚拟化的社交互动平台[2]。利用平台,用户可与其他用户沟通,实现共同锻炼。
  二、运动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运动健身App功能的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在全民健身运动的理念下,如何积极、有效地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改善上述问题,运动健身App已经被应用于各高校[3]。不过,通过调查发现,运动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功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时,对这类软件的应用仅停留于表面,并未过多使用这类软件中的程序、功能,学生也并未通过应用该软件实现与其他用户的交流。分析其原因,与技术不完善、应用目的单一有密切关系。技术的不完善,使得运动健身App在安装到手机中后,可能出现闪退、定位不精准等现象,导致高校学生不愿意使用这类软件。应用目的单一,使得对该软件的应用仅停留在检查学生的跑步情况上。
  (二)运动健身App线上线下的协同性不强
  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健身App的应用情况,发现该类软件在应用中存在线上线下协同性不强的问题。在国家提出全民健身运动理念的形势下,运动健身App出现了较多种类,包括小米运动、咕咚运动和Keep等。虽然运动健身App的名称不同,但是上述运动软件都有相同的特点[4]:可以根据用户体验进行改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比较关注线上与线下的运动健身爱好者。运动健身App在使用中,一般需要在线上打卡签到,这能帮助软件用户形成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不过,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而应用该类软件主要是督促学生完成体育任务,并未关注线上、线下之间的协同。
  (三)运动健身App降低了学生体育课的参与度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健身App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学生体育课的参与度。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参与度,与其对体育教学项目的兴趣有密切关系[5]。与体育课堂中的运动项目相比,运动健身App中的运动项目更加丰富。学生若长时间使用运动健身App,且比较专注软件中的某运动项目,就可能对该运动项目产生热情,进而会影响学生的实际体育课参与度。以动作技巧的教学来说,体育教师通常会利用几个课时对动作技巧进行讲
  解[6]。而高校学生在应用运动健身App学习动作技巧时,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于其感兴趣的部分,因而容易忽略动作技巧的整体学习。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可能会降低学生体育课的参
  与度。
  三、运动健身App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
  措施
  (一)积极打造高校体育服务平台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时,各高校要在响应国家提出的全面健身运动口号下,积极打造高校体育服务平台。首先,高校可与运动健身App研发团队积极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运动健身App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要调研高校学生对运动健身的需求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将运动健身App打造成高校学生體育锻炼的管理平台、服务平台。要通过协作的方式,使运动健身App完成平台、应用、服务的多功能拓展。其次,高校也要加强对服务教学功能的重视。在应用运动健身App时,将服务教学功能纳入其中,尤其重点开发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学内容的视频等,使学生借助运动健身App,提前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最后,高校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打造体育活动平台。在此过程中,将运动健身App作为载体,定期举办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吸引高校学生的注意力,鼓励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项目,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当前,全民健身运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运动健身App也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时,体育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健身App对体育教学的辅助与体育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所以,在将运动健身App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高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主动学习、掌握如何运用运动健身App。高校也可组织培训计划和活动,引导体育教师参与运动健身App的培训活动,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师更加全面掌握运动健身App的相关知识,提高运用运动健身App的能力。如利用运动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服务。通过学习运动健身App中的教学资源,体育教师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现有的体育教学。
  (三)激发学生对运动健身App的兴趣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运动健身App的应用主体是高校学生。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与所有阶段学生的体质相比,大学生体质的下滑程度最大。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大,很少参与体育运动。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运动健身App时,要激发学生对运动健身App的兴趣。其一,要加强对运动健身App的宣传。高校教师要在掌握运动健身App的基础上,向高校学生讲解运动健身App的作用、功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有使用该类软件的欲望。其二,鼓励学生使用运动健身App。高校教师可鼓励学生定期在运动健身App中发布与运动相关的图片、数据等,利用高校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通过互动平台形成良好的体育社交圈。由此,使运动健身App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新形势下,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全民健身运动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积极打造高校体育服务平台、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对运动健身App的兴趣,切实有效地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勉,冯海峰.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5).
  [2]钱子君.健身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8(5).
  [3]赵海.全民健身视野下高校体育教育大众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9).
  [4]董艳国,张伟东,张宇峰,等.运动类App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资讯,2019(19).
  [5]李丽莹.运动类App的“线上教学”与“数据记录”功能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3).
  [6]杨惠燕,张程.运动类App在湖南省高职体育课外锻炼中监管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11).
  【作者简介】
  杨焕海(1970~),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方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开始与各个行业相结合,并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推动了英语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使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主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将会给幼儿的一生带来影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倡导生活和教育的高度融合,学校也就是社会。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园教育和生活的融合,丰富幼儿的阅历,培养幼儿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文将介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重点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为了保证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两个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组织好晨间体育锻炼,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提高动作能力和身体素质,能使幼儿有效地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能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品质。幼儿晨间体锻的主体是幼儿,但是幼儿年龄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协助,本文对大班幼儿晨间体锻的组织实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是幼儿启蒙的重要阶段,在我国,学龄前儿童都应当进入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幼儿教学的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那么也会促进幼儿启蒙工作的开展。幼儿园期间接触到的人与事物会对幼儿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应当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身作则,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为幼儿的学习与成
期刊
【摘 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游戏的目的在于满足和保障幼儿游戏的需要和权利。本文主要从幼儿身体需要、认知发展需要、情绪满足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四个方面阐述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活动;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246-03  为幼儿创造与其年龄特点相符的
期刊
【摘 要】采用多媒体视频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排球技术,能为高校排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供了思路,是高校排球课内容构建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校排球;多媒体视频;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10-02  多媒体视频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兴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2020年初,教育部提出以在线教学的方式实现“停课不停学”,之后各级各类学校便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黑河学院地处边疆,这次教育实践为其进一步借助地缘优势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开拓了新思路,同时也促进了其深入思考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03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的形成,通过阅读可以锻炼幼儿的专注力和独立性,开拓幼儿的眼界,帮助幼儿打开思想世界的大门,引导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萌芽阶段,所以在此时期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最合适的。本文基于分析幼儿阅读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措施,以期指导幼儿更好阅读。  【关键词】幼儿;阅读兴趣;意义;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
期刊
【摘 要】对话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目前有些对话教学却并没有达到对话的真正目的,各种无用的对话充斥着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上成了形式化的“表演”。对此,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对话教学质量。  【关键词】师生对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
期刊
【摘 要】2020年初新学期伊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在这场“倒逼”式的课程变革中,面临着诸多方面挑战与机遇,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面对契机,广大教师需要破除时空壁垒,真正实现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关键词】“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教育”;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