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蜥蜴酷似蜘蛛侠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巴西圣保罗的摄影师卡西奥·若佩斯(Cassio Lopes)和妻子前往肯尼亚旅游,无意中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幸运地拍到了一组外形酷似蜘蛛侠、色彩亮丽的蜥蜴照片。这只姆万扎平头飞龙蜥蜴(Mwanza Flat Headed Agama lizard)体表的红蓝色斑纹以及外形和蜘蛛侠惊人地相似。这条蜥蜴不仅在颜色上与漫画中的蜘蛛侠相像,就连其蹲伏的姿势也有几分相似。不过若佩斯称,“这小家伙看起来比蜘蛛侠害羞多了,没一会儿就从我的镜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之后,我们追寻了好久,却一无所获。”
  姆万扎平头飞龙蜥蜴产自非洲,它们经常群居生活,具有统治地位的雄性一般是体色最鲜艳的。由于它的外形跟蜘蛛侠非常相似,现在最受出售奇异动物的宠物店欢迎,很多人把它当宠物饲养。
其他文献
近年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女生表现得更为优秀,并不是说男生在智力方面不如女生,也不是男孩入学年龄太早所致,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评价、选拔方式存在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小学阶段尤其是1至3年级,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女生一大片,而冒尖的男生总是屈指可数。而归结其原因,现在一般都认为是男孩发育比女孩晚所致。鉴于这种现实,很多人认为,男孩应该推迟上学。不仅一些家长如此认为,国内的一些专家也
期刊
过日子,除了要跟人打交道,还要跟涉及衣食住行的形态万千、五花八门的事物亲密接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面子要好看,肚子要健康,房子要舒适,步子要稳健。”所以,过上好日子,有必要了解生活中蕴藏的技术含量。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一书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这些信息:穿衣打扮要了解日用化学品的性质;饮食健康要了解肠胃、细菌、食品工业;居家舒适要了解电器有多智能,环境可以怎么改造;出门在外要了解交通工具
期刊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远古时代,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叫做“男女”。它有四只手,四条腿,一颗头,四只耳朵,正反两副面孔,是个胆大妄为的怪物,搞得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为了安抚众神,宙斯将它撕成两半,每半有两条腿、两只手。被分开的“男女”痛苦不堪,忍着痛苦急切地寻找另一半,找到后就纠结在一起,强烈地希望融合为一体。于是,自此以后,世间的男男女女们始终不知疲倦地寻找另一半。  在寻找另一半的同时
期刊
1914年,长度仅为28公里的世界上第一条民用航空线路在美国开通,但仅仅维持了3个月,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夭折。战后,英、法等国将一些轰炸机改装成载客量通常在2~4人的民航客机。但这些飞机并非为客运而设计,不仅运营成本高,舒适度差,而且大多采用木质结构,安全性也不尽人意。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是早期民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让主流的民航客机从木质结构过渡到了全金属结构。福特公司研制的“铁皮
期刊
“土专家”变成了“香饽饽”,黑土地变成了“刮金板”,这是突泉县当地口口相传的一句话。为了发挥科普活动的最大效用,近年来突泉县依托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两个载体,大力培养乡村技术能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将农业技术送到农民家中。  该县的王贵臣、徐振文等一批土专家就经常活跃在乡村田间,他们为农民传播农业新技术,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有时候他们在一家的活儿还没有完,另外一家就已经等着了。
期刊
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地沟油提炼成的飞机燃油可以减排60%~80%,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减排甚至还可以达到90%左右。  在国内,地沟油因危害餐桌安全而成为社会公害,可在地球的另一端,地沟油却可以“飞上天”。今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开始飞行洲际航线。  根据荷兰航空公司的声明,航空公司无需对飞机引擎做任何改动,就可以使用地沟油提纯的燃料。  这些能够上天的地沟油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来自中国。
期刊
方晓东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牡蛎基因能帮它抗高温、抗低氧、抗低盐、耐干露等。解开牡蛎“逆境中求生存”的秘密,对理解人类抵抗严寒酷暑有一定的帮助。  在河水入海口和浅海沿岸,有这样一片地带,涨潮时没入水面,退潮后则露出水面。这片地带夏天受阳光直射,温度可达40℃以上,到了冬天,温度则在0℃以下。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片地带往往污染也比较严重。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有一群小家伙却能活
期刊
期盼一个充电器,“服侍”全部家电  常用小家电由于充电器型号、规格的不统一,只好“一对一”配用不同充电器。不但不方便也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希望发明家能够解决我们身边的“麻烦”。国家能尽快制定小家电充电器强制性的通用化国家标准,让充电器就像家用灯泡的灯口一样通用。 □重庆读者 徐宗俦  现代体育比拼的是科技  如今,运动领域已经越来越依靠最尖端的科技。某种程度上,各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也
期刊
乌克兰发明家研发了一副高科技手套,它能够将手语转化为口语。这副手套配备了一系列复杂网络传感器,识别手势并翻译信号,最后通过智能手机软件把话“说”出来。预计,这一发明将帮助数百万聋哑人士,用户还能给自己的特有手势编程,再交由软件进行识别。    ——英国《每日邮报》  从社交网络上看新闻  如果你还习惯于从搜索引擎中找新闻,那么你在25岁以下年轻人看来就有点落伍了。最新调查显示,16至24岁的英国人
期刊
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人体探秘》系列制作了一段有趣而惊人的3D动画,展现胎儿面部的形成过程。这段3D动画长30秒,立基于胎儿扫描图,通过将一系列3D模型图像拼接在一起形成,揭示受孕后3个月内胎儿的面部发育。  在最初的发育阶段,胎儿的面部好似一个拼图。英国广播公司的迈克尔·默斯雷表示:“这个拼图的3个主块聚集在上嘴唇中部,所形成的凹槽就是你的人中。”专攻电脑绘画的研究员大卫·贝克在接受采访时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