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频记录胎儿面部发育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人体探秘》系列制作了一段有趣而惊人的3D动画,展现胎儿面部的形成过程。这段3D动画长30秒,立基于胎儿扫描图,通过将一系列3D模型图像拼接在一起形成,揭示受孕后3个月内胎儿的面部发育。
  在最初的发育阶段,胎儿的面部好似一个拼图。英国广播公司的迈克尔·默斯雷表示:“这个拼图的3个主块聚集在上嘴唇中部,所形成的凹槽就是你的人中。”专攻电脑绘画的研究员大卫·贝克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这段动画的大部分时间里,你都看不到鼻子和腭部。它们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组织块的生长、移动和结合。”
  组织块在人中结合。人中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取决于一个人的基因。组织块未能结合将导致唇裂或者腭裂。人中不明显说明可能患有胎儿酒精综合征等疾病。默斯雷说:“胎儿在两到三个月内的面部发育是一个令人感到吃惊的过程。人类的面部一点一点发育,逐渐达到可以辨认的程度。一生之中,这种发育过程只有一次。”
  □编译/杨孝文
  火山灰下发现最早动物“育儿室”
  多数人或许知道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古城庞培的历史。公元79年,火山灰掩埋了这座罗马城市,在近2000年中将其保存得近乎完美。如今,科学家在加拿大发现一种相似的火山灰。但它保存的不是人体残骸,而是埋葬了生活在5.79亿年前、人类有史以来的最早“动物”。
  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科学小组同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100多块古老化石。他们认为这种被称为“叶状形态类”的生物幼虫生活在5.8亿到5.5亿年间。从表面上看,这些生物像海鳃珊瑚,但近距离观察就会发现它们不像现存的任何动物。
  这些科学家在加拿大纽芬兰省错误点生态保护区的岩石中发现这个叶状形态类幼虫的“育儿室”。他们早就开始寻找存在于神秘的埃迪卡拉纪(距今6.35亿到5.42亿年)的生命证据。这是一种复杂的多细胞生物,是地球有史以来的最早动物。这些叶状形态类化石残骸常被说成是“羊齿植物状”。至于它们在生命树上的准确位置,现在还是个未知数。□编译/杨孝文
  奇怪细菌 以砷“为食”?
  科学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湖泊发现一种奇怪细菌,它能在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成分——砷中健康成长。该发现使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可能和地球上的动物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别,它们以对我们人类有害的物质“为食”。
  但后来出现的两篇新论文说,尽管这种细菌对砷有很强的抵抗力,却不是用它生存。这表明其他星球上很可能生存着一种和地球生物十分不同的生命。最初的研究人员称这种生物靠砷生活。最初的研究在2010年刊登在一份主要的科学杂志上,它使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的猜测进一步升温。
  但不同于最初研究结果的看法很快浮出水面。8日,同一份杂志《科学》发表了两篇和最初研究的观点背道而驰的新论文。它们“清楚显示”了这种细菌不能像最初研究人员声称的那样以砷为食。
  一个由加拿大温哥华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学家罗丝玛丽·雷德菲尔德领导的科学小组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砷对这种细菌的生长没有帮助。他们指出,最初的研究结果或许来自存在于研究人员用过的砷、未被发现的污染物中。□编译/杨孝文
  骨关节炎更多
  变异基因被发现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另外8个骨关节炎的变异基因,使变异基因总数达到11个。
  专家认为,在影响骨关节炎的众多因素中,遗传因素至少占了一半,了解这些遗传因素可以帮助人类确立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比对了7400名英国骨关节炎患者和11000名健康志愿者的DNA,并且在7500名来自冰岛、爱沙尼亚、荷兰和英国的骨关节炎患者以及43000名健康志愿者身上重复了该测试。研究结果证实了先前报道的3个变异基因,并发现了另外8个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变异基因。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需要查明变异基因区域内的DNA变化,研究这些变化究竟是如何导致骨关节炎的。
  □编译/王芳
  亚洲冰川正增大 证明“末日言论”错误
  巴基斯坦和中国中间地区的巨大冰川令科学家感到十分迷惑,一些气候专家的“末日预言”是错误的。事实上,巴基斯坦北部和中国西部中间喀拉昆仑山脉的冰川正在增大,而不是缩小。
  和大多数高山冰川不同的是,喀拉昆仑山冰川并不像一些气候专家预测的那样正在融化,渐渐变小。这个巨大冰川占世界冰雪覆盖总面积的3%,排在格陵兰和南极洲之后。一组法国冰川学家最近证实这些冰川通常保持稳定状态,近年来甚至出现小幅增长的可喜局面。他们分析了巴基斯坦北部和中国西部中间喀拉昆仑山脉的卫星研究资料,最后得出上述结论。专家分析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以前专家主要测量了亚洲地区更易到达的较低冰川,然后用这些结果推断出更高冰川的行为。但和较低冰川不同的是,许多更高冰川依然很冷,所以不会失去质量。即使在大气升温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编译/杨孝文
  可为手机充电的T恤衫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使用廉价的T恤衫来存储电力。
  南卡罗来纳大学的机械工程教授李晓东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包力宏找到一个用T恤衫来存储电力的方法。他们从本地折扣店买来T恤衫,将衣服浸泡在氟化物溶液中,然后干燥,再在无氧的环境中高温烘烤。经过这样的过程,纤维织物中的纤维素转换为活性炭,但衣服保持了灵活性,该材料可作为电容来使用。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是市场上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组件。这种新技术可以使衣服为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充电。
  □编译/王芳
其他文献
设计卫星、为《星战》发明数字电影、开婚恋网站的太空科学家  39岁的玛丽·斯皮奥有着科学家的敏锐视角,她不仅经营数字公司,又开展交友网站,创新贯穿了她的整个工作生涯。去年,她被NBC提名为“100位正在崛起的历史创造者”之一。  科技界灰姑娘转身当总裁  39岁的玛丽·斯皮奥是位太空科学家,生于美国,长在加纳的她曾经是个“小角色”,16岁之前甚至没见过彩色电视。直到参加美国空军,她才开始接触电脑。
期刊
近年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女生表现得更为优秀,并不是说男生在智力方面不如女生,也不是男孩入学年龄太早所致,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评价、选拔方式存在问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小学阶段尤其是1至3年级,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女生一大片,而冒尖的男生总是屈指可数。而归结其原因,现在一般都认为是男孩发育比女孩晚所致。鉴于这种现实,很多人认为,男孩应该推迟上学。不仅一些家长如此认为,国内的一些专家也
期刊
过日子,除了要跟人打交道,还要跟涉及衣食住行的形态万千、五花八门的事物亲密接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面子要好看,肚子要健康,房子要舒适,步子要稳健。”所以,过上好日子,有必要了解生活中蕴藏的技术含量。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一书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了这些信息:穿衣打扮要了解日用化学品的性质;饮食健康要了解肠胃、细菌、食品工业;居家舒适要了解电器有多智能,环境可以怎么改造;出门在外要了解交通工具
期刊
古希腊有个神话传说:远古时代,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叫做“男女”。它有四只手,四条腿,一颗头,四只耳朵,正反两副面孔,是个胆大妄为的怪物,搞得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为了安抚众神,宙斯将它撕成两半,每半有两条腿、两只手。被分开的“男女”痛苦不堪,忍着痛苦急切地寻找另一半,找到后就纠结在一起,强烈地希望融合为一体。于是,自此以后,世间的男男女女们始终不知疲倦地寻找另一半。  在寻找另一半的同时
期刊
1914年,长度仅为28公里的世界上第一条民用航空线路在美国开通,但仅仅维持了3个月,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夭折。战后,英、法等国将一些轰炸机改装成载客量通常在2~4人的民航客机。但这些飞机并非为客运而设计,不仅运营成本高,舒适度差,而且大多采用木质结构,安全性也不尽人意。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是早期民航发展的“黄金时期”,也让主流的民航客机从木质结构过渡到了全金属结构。福特公司研制的“铁皮
期刊
“土专家”变成了“香饽饽”,黑土地变成了“刮金板”,这是突泉县当地口口相传的一句话。为了发挥科普活动的最大效用,近年来突泉县依托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两个载体,大力培养乡村技术能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及时将农业技术送到农民家中。  该县的王贵臣、徐振文等一批土专家就经常活跃在乡村田间,他们为农民传播农业新技术,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有时候他们在一家的活儿还没有完,另外一家就已经等着了。
期刊
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地沟油提炼成的飞机燃油可以减排60%~80%,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减排甚至还可以达到90%左右。  在国内,地沟油因危害餐桌安全而成为社会公害,可在地球的另一端,地沟油却可以“飞上天”。今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开始飞行洲际航线。  根据荷兰航空公司的声明,航空公司无需对飞机引擎做任何改动,就可以使用地沟油提纯的燃料。  这些能够上天的地沟油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来自中国。
期刊
方晓东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牡蛎基因能帮它抗高温、抗低氧、抗低盐、耐干露等。解开牡蛎“逆境中求生存”的秘密,对理解人类抵抗严寒酷暑有一定的帮助。  在河水入海口和浅海沿岸,有这样一片地带,涨潮时没入水面,退潮后则露出水面。这片地带夏天受阳光直射,温度可达40℃以上,到了冬天,温度则在0℃以下。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片地带往往污染也比较严重。然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有一群小家伙却能活
期刊
期盼一个充电器,“服侍”全部家电  常用小家电由于充电器型号、规格的不统一,只好“一对一”配用不同充电器。不但不方便也导致资源浪费。因此,希望发明家能够解决我们身边的“麻烦”。国家能尽快制定小家电充电器强制性的通用化国家标准,让充电器就像家用灯泡的灯口一样通用。 □重庆读者 徐宗俦  现代体育比拼的是科技  如今,运动领域已经越来越依靠最尖端的科技。某种程度上,各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也
期刊
乌克兰发明家研发了一副高科技手套,它能够将手语转化为口语。这副手套配备了一系列复杂网络传感器,识别手势并翻译信号,最后通过智能手机软件把话“说”出来。预计,这一发明将帮助数百万聋哑人士,用户还能给自己的特有手势编程,再交由软件进行识别。    ——英国《每日邮报》  从社交网络上看新闻  如果你还习惯于从搜索引擎中找新闻,那么你在25岁以下年轻人看来就有点落伍了。最新调查显示,16至24岁的英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