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医疗,谁来关心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是人们健康的守护者,可他们的健康又该由谁来保障?媒体最近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医务人员近七成处于亚健康状态,近一半医生有抑郁症状,40岁以上医生慢性病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医者不自医”这句话用在医生健康每况愈下的现在,贴切且无奈。
  医生到底有多辛苦,可能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有医生形容自己是“永动机”,长年累月连轴转;也有医生觉得自己很像手机电池,不充电的时候工作着,充电的时候依然在工作。或许某一天,电池突然就会寿命终结,再也开不了机。
  是什么导致了医务人员工作的高压力和超负荷?人手严重不足吗?201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千人拥有医师数为1.79人,这虽然与美国每千人口2.7人,德国每千人口3.5人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基准线,不能算是严重不足。问题的关键其实出在制度上。高精尖的医务人员集中在少数三甲大医院,留守基层医院的医生医术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这种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导致不少一级二级医院门庭冷落,三级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却忙得脚不沾地。
  在三甲医院,门诊专家一天要接诊上百个病人,外科医生持续着“白天+通宵”手术的循环。这种负荷下,人就算是铁打的,久了,也是受不住的。于是,每天指导患者如何保证健康的医生,成了最不能遵守医嘱的人。该吃饭的时候在出诊,该睡觉的时候在手术,该休假的时候在值班,有了病的时候仍抽不出空去休养。以至于有些医生感叹:“如果当年我不是被调岗,我或许已经累死在手术台上了”;还有医生在疾呼:“法律禁止疲劳驾驶,谁来关心疲劳医疗?”
  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他们健康了,我们才能健康”模式的存在。北京协和医院一位教授曾引用国外的一组数据说明这个问题:那些身体出现耗竭状态的医生,开处方时更冒险,更易于推诿和转诊患者,患者依从性更差,满意度更低;他们出现临床错误、医疗错误的几率,也明显高于没有这些问题的医生。
  减负,这个经常被用在学校教育中的词,似乎到了该引入大医院的时候了。但患者不是包袱,说卸掉就卸掉。分流患者,合理调配医疗资源,让闲的忙起来,忙的闲一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此外,在法律法规上,是否应对医生工作量有所限量,比如一天最多几台手术;怎样保证医生的休息权,优化轮转值班制度,也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 黄飞) 3月19日上午,贵州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出席并讲话。副省长慕德贵主持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石松江,省老年大学校长、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王小乐出席。  孙永春充分肯定了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同步小康,离不开老年群体这个“智力宝矿”。要用心把握机遇,抓好老年教育工作,让
期刊
六枝特区委离退局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工作,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及时办理老干部最关心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  5月7日下午,烈日当空,离退局局长陈方率局“昱霖爱晚”志愿者服务队走访离退休老干部时,来到已是86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罗名俊家,正巧两老正准备出门,罗名俊老人去年不慎摔伤后一直依靠轮椅辅助行动,尽管老人行动不便,但是精神依然抖擞,腿上还放着翻开的时政资料。在交谈中得知,
期刊
每年的1月1日在头版社论的位置发表新年献词,这个习惯《人民日报》已经坚持66年了。  虽然常常只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它却历来都是中外观察家们了解中国政治动态的风向标。曾经,人们像在除夕夜等待央视春晚一样,在电视机或收音机前,迎接它的发布;有些重要的内容或段落,一些学校还要求学生背诵。  从这些字斟句酌的献词里,既能看到政府施政路线的不断调整,还能看到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演进。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随
期刊
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的力量胜过帝国主义的力量,和平的力量胜过战争的力量……现在西方帝国主义代言人所谈论的,已不再是什么“共产主义的危机”、“苏联的衰退”,而是“自由世界的危机”、“美国的落后”了。  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依然是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  我们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超英国;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准备再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
期刊
本刊讯(实习记者 毛薇) 3月25日,贵阳市老干部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刘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主要传达了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刘俊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贵阳市2013年的老干部工作。在深刻分析了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后指出, 2014年老干部工作要站在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用心用情尽心
期刊
为在哪里过年,小夫妻闹得要离婚,这事儿让局外人觉得“不值”。可是,对当事人来说,“这真是个事”。  市民李欣老家在山西,大学毕业后就在天津工作。她的爱人是天津人,小夫妻结婚后定居在天津。结婚的第一年,小夫妻回李欣的老家过年,爱人小孙觉得生活挺不习惯。到了婚后第二个春节,小夫妻把远在山西的老人接到了天津,虽然也是一家团聚,可李欣的父母觉得“处处不方便”。天天被亲家照顾着,可自己得打起精神客气着,每天
期刊
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定义,邵逸夫的一生恐怕近一半时间都能算“晚年”,但这个晚年与常人相比,显然是一段漫长而灿烂的“黄金晚年”。  养生有道精通气功  不少香港有些年纪的人,爱谈论邵逸夫精通气功的传闻。许多他旗下的艺人,也曾透露被他劝说练习气功健身,他甚至亲自教授过汪明荃等人。邵逸夫从30多岁开始,就修习了多个门派的气功,遍访修道高人,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拜了一位气功师傅,当时收取的学费就高达每分钟2000
期刊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今年雾霾情况跟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好转,京津冀地区去年PM2.5平均值为600多,今年500多,这样的变化老百姓可能感受不到。  周生贤的上述谈话,被网站以“京津冀雾霾已好转,百姓还没感受到”为题挂在显著位置。有网友对此吐槽,认为雾霾既已“好转”,老百姓就能感受得到,老百姓如果没有感受到好转,那就是没有好转,不能以百姓“没感受到”否认大气污染的现状,更不能以此给政府部门“曲线表功
期刊
医院除了救死扶伤之外,提供健康的饮食,帮患者尽快恢复也是分内的责任。不过在英国,医院里的饭菜可算不上美味可口。甚至有调查发现,英国医院里的饭菜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这迫使英国当局不得不想办法严管病号饭。  英国慈善机构威驰早前根据对全国1000名病患的跟踪调查发现,被视作全球医疗福利楷模的英国医院里提供的食物存在很大问题:明明写的是“热披萨饼”,里面的馅却是凉的;盛饼的盘子上还沾着脏东西。一些病人还
期刊
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身体有病,就要医生给看。我们的心理也会害病,心理的病就是贪婪、嗔恨、愚痴、嫉妒、邪见……心理上有病时,也应该设法加以治疗;身体肮脏时要用水来洗,心理上有肮脏,则要用真理的法水来洗净。  心理上到底有些什么病?什么是心理的病态呢?  一、损人不利己的心理病态  有些人做事,从不考虑清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他不做,甚至对他人有害、对自己也有害的事,他却糊里糊涂地做,因而造成损人又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