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业,一直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基础产业,虽然时代不断在发展,但是产业对市场的价值和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目前时代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已经趋于高效化、集约化和智能化。特别是对基础设施来说,往往是农业发展的基本所在,也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更多现有研究调查方面曾经清晰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两者的关联性,但多数都是研究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定性和定量,对于两者的动态关系却缺乏研究依据。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也是目前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动态关联
  中图分类号:F3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021-02
  引言
  就以往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在改革开发以来较为迅速,但是目前已经进入了相对缓慢增长的瓶颈期,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基础设施无法跟随发展的脚步,这也是目前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的另一个诱因。因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就会直接影响到农村整体收入以及生产力的增强,从而让经济增长进入到新的阶段。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一、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动态关系的理论分析
  首先,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基础设施具有多样性,而且可以涉及到多个领域,诸如交通输送、水利工程还有产品销售等等,也因为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让农产品的各方面成本都得到有效管理(如运输、生产、储藏等),同时还能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的高效性,而且,还能提升农产品市场的整体交换力,从而能够保证风险的规避和承受,也保证了周边销售产业链的稳固,从而推动整体经济持续增长。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基础设施,诸如交通以及通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因为其本身对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具有较强的拓展效果,同时加大交换的力度,刺激了产品的需求,并且实现需求多元化,多方向调整,而且运输的效率提升也推动了农产品进入城市中,进而引发农业生产效率加快,从而保证迅速发展[1]。
  二、基础设施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联系
  基础设施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联系一般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基础设施发展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力会让生产消耗的资源以及时间相对降低,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第二方面,促进农村人口就业,例如邮电、信息、交通等行业,让农村地区出现更多的就业契机,而且有助于地区服务行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的选择方向;第三方面,推动了农村购买力的提升,特别是针对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但是人们的需求往往受到环境制约的现状,可以有效改变;第四方面,给予创收机遇,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基础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例如装配电网、修缮或者铺设道路),而这些人力的需求势必会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创收的目的。
  三、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提升的动态联系
  由于“新农村”思想的影响推动农村地区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不断推行,也是农村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往往需要首先强化基础设施,保证其发展与现代化潮流一致,诸如卫生保健、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强农村地区整体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强化生产能力,最终保证地区持续稳定发展;另外,对于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发展,可以加大农村地区与外界的关联性,从而真正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可以保证农村的一些陈旧保守的思想得到改进,进而间接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证明
  (一)构建模型
  针对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证明,研究主要采用双对数生产模型进行研究,模型的形式为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μ。其中,模型各项代数代表的数据为:Y表示经济增长变量,即可以包含农业生产变量、非农业生产变量以及收入变量;另外,X1、X2、X3则代指解析变量,是根据发展变量的差异性对基础设施进行解析的数据;μ则是随机产生的误差,β则代表有待估计同归系数。
  (二)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和计量计数治疗均以SPSS12软件展开分析,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
  1.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联系估算
  Ln(AY)=-6.508+0.821Ln(ROAD)+0.184Ln(EIEC)+1.934Ln(EDU)
  (-4.894)(8.029) (2.252) (4.265)
  AdjR2=0.875F=66.229
  分析:以上表达式主要是对基础设施影响农业生产的测算,即某省农业生产总额为AY,而数据主要是每年统计说的,而ROAD,ELEC,EDU则代指该省农村公路路程、用电总值以及评估受教育的数据,而数据来源也是通过最新一年的数据调查所得,而且以上回归系数均以5%显著性监测,从而体现出基础道路设施、电力设施以及教育设施对农业生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特别是教育基础设施的促进最大;而道路设施的作用效果也明显高于电力设施。而且在统计学研究中,若在维持各类基本条件不改变,若三个指标数据均提升1%,则会产生农业经济增加比为0.821%、0.184%与1.934%。
  2.基础设施和非农业生产联系估算
  Ln(NY)=-4.297+0.229Ln(ROAD)+0.856Ln(EIEC)+3.259Ln(EDU)
  (-2.472)(1.176) (8.145) (5.572)
  AdjR2=0.909F=90.993
  分析:以上表达式主要是对基础设施影响非农业生产的测算,即某省乡镇企业生产总值为NY,而数据主要来自我国最新乡镇企业统计数据。而根据估算所得值可知,整个方程表达明显,优度高,而且R的平方调整可达0.909,因而证明模型解析效果优秀,回归系统均可以通过10%显著性监测,而且电力以及教育的系数甚至可通过1%水准显著性监测,由此体现出三者对非农业生产的影响力较大,而且教育设施影响是最明显的,影响效果以及远远超过了电力以及道路基础设施,而且同样维持各类基本条件不改变,若三个指标数据均提升1%,则会产生农业经济增加比为0.229%、0.856%与3.259% [2]。   3.基础设施和农民收入联系估算
  Ln(NI)=4.552+0.336Ln(EDU)+0.103Ln(AROAD)+3.293Ln(ATEL)
  (15.924)(1.523) (3.026) (8.966)
  AdjR2=0.878F=65.667
  分析:以上表达式主要是对基础设施影响农民的测算,其中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值以AY表示,而数据来源相关资料最新统计,而AROAD, ATEL ,EDUF分别代指地区公路密集情况、万人电话普及量以及人均受教育时间的数据,而根据估算所得值可知,整个方程表达明显,优度高,而且R的平方调整可达0.878,因而证明道路设施、通讯设施与教育设施对农民受益影响效果明显,与之前分析具有共通性,因为教育基础设施的弹性系数很大。所以,根据整体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农民整体收入上升,从而推动农村经济间接发展。
  五、讨论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就目前而言,两者发展始终保持均衡,即为协同共进过程。另外,农业基础设施发展需要有较长的时间性,短期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较小。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发展虽然已经有所提升,但是发展过程依然较为缓慢,因为经济增长的趋势较差,这也与自身发展不足存在较大的关联性。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经济也会受到自身内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基础设施发展的影响。因而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完善计划,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其二是增强投资强度,从而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3]。
  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所有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但是影响力的不同也需要根据主次划分进行建设,即把握好投资的重点设施,从而让小的改革带动大的经济发展,并且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敬待黎.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云南农业,2015,(7):58-59.
  [2] 张艳.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5,(6):248-250.
  [3] 方芳,钱勇,柳士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4,(2):89-92.
  [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摘 要: 就业乃民生大计,创业是就业之基,推动大学生创业是新时期高校实现优质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分析创业教育现状,寻求创业教育新出路,是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商校创业教育 创业困境 创业出路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实现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但
期刊
针对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综合训练程度不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通过采用“项目驱动”这一全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项目
当前法学教育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根本无法实现锻造法治人才的初衷,法学教育应当围绕法学职业技能和实务操作的培养目标进行全面展开。实现法学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挖掘数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   “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可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
摘 要:计算机与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与落实,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但因种种原因,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不同的重视程度,导致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懈怠。本文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悟,提出了一些想法、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必修;兴趣;适用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促进学生发展和素质提高为根本目的。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有利于记录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并为其他评价提供依据。本文就对中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类型、实施步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评价原则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成长记录袋;质性评价;中学生;健康成长
期刊
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环节,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差异性原则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不同性格、不同特点规律基础之上的,只有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差异化的课堂设计,才能有效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设计中采取“一刀切”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很难实现预知目标。初中英语教师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环节,就是要根据学生思维状况不同
摘 要: 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选课制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乃至与学籍处理中的学业警示、退学警示甚至退学都产生因果关系。本文通过对学生因选课不达标而导致被学籍处理的原因与问题进行分析,从选择适宜的时间点加强对学生的专题再教育;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建立立体化的学生服务体系,建立选课学业警示预处理机制;整体化、系统化编印选课指导手册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措施,以期在实现学籍处理既定管理目标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