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核心,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与培养的职责,肩负着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与强化的职责,肩负着对班级日常事务处理的职责,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职责,所以说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不断进入到了学生的生活当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导致学生受到了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主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不利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高效运行。因此,在新时代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一、用鼓舞与肯定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朵相同的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特色,班级中的学生也如此,每个学生都因其个性培养的不同而成为了“唯一”。学生的不同表现在学习、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思想品质上。无论学生能力高低,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所有学生,尤其是对那些日常表现不是十分好的学生,更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例如班中有一名学生日常表现不佳,违反纪律现象时有发生,和老师顶嘴、和同学们发生矛盾。然而,作为班主任的我没有放弃他,我多次找他进行深入交谈,和他进行情感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结合他的日常表现,再对其进行表扬,肯定他劳动积极、不怕脏不怕累的优点之后提出了改进要求,鼓励他把优点放大,并展示给其他老师和同学看。慢慢地,这个学生发生了转变,此时我更是在班会课中对他进行表扬,肯定了他的进步,并带头给他鼓掌,班级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之后,他的变化更大了。由此可见,用鼓舞与肯定,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让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促进学生德育不断发展。

二、用多样化活动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喜欢采用口头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这种形式用多了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左耳进、右耳出,口头说教根本不会对学生形成真正的触动。所以想要让学生的德育水平有一个更加快速的提升,让学生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德育教育,班主任需要在班级中开展多种形式、不同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给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例如我在班级中组织“德育标兵”的评选活动,把那些在有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劳动积极、热心班级事务的优秀学生树立成典型,并把他们的事迹和照片在班级文化栏中进行展示。又如利用国庆节组织开展“为祖國歌唱”主题活动,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开展为烈士扫墓、听“老革命”讲述战火岁月的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经过了系列的活动开展,学生有了切身体会,班级的风气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班上做好人好事的学生更多了,奉献国家、奉献社会的思想也初步形成,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用真切的爱心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对学生付出足够的爱心。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班主任的深情厚谊,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爱心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消除各种不良思想,听从班主任的教导,保证学生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我班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性格怪癖,不合群,每日我行我素,后来还“早恋”,一度产生辍学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对他进行过分的批评,而是和他进行朋友式的沟通,主动去关心他、爱护他,平时多询问他学习生活上有没有困难,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他,有一次他生病了我亲自带他去就诊,并叮嘱他吃药。在不断的关心爱护下他渐渐地走出了迷茫,整个人都洋溢出了健康、积极的光芒,慢慢地学习成绩跟上去了,还能和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由此可见,班主任投入真切的爱心,将会影响学生,让学生的品德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必须不断更新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时转变到新时代模式下的工作理念当中来,采取更多的教育策略,运用更多的教育手段,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投入真切的爱心,积极推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数字全息技术是基于传统光学全息原理,借助于光电探测和数字处理技术,通过单次曝光记录和再现物光场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将数字全息应用于光波衍射传播
“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也就是训练。”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有“一观二依三法”。“一观”就是树立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观,“二依”就是依托教材和课堂,“三法”就是课堂引导感悟、课后自主赏析、生活中运用实践。  一、树立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观  经过长时间的语文“工具性”
抓教育,就是抓百年大计;办学校,始终以育人为本。没有质量作保证,育人就会丧失根基、迷失方向,学校就將无法生存、无力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  一、质量目标明晰化,凸显“质量第一”  校长的思想认识与行动是否到位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校长要重视教学工作,视质量如生命。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监测的最重要内容。我校将质量监测分为四个层面,即校长、教学处、学校质量监测小组(
课外阅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知道多读书的意义,以及如何读、怎样读。此外,在校园中营造阅读氛围,使学生品读课外读物蔚然成风,养成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一、培养好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从课堂教学中延伸拓展   若想学生能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持有兴趣。方法有很多,而课堂引导无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