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中求专 博中求精 做深做实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紧扣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一步突出东盟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向东盟投资和承包工程、展会结合的特色,形成博览会的核心资源。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10月将在广西南宁举行,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传来消息:目前博览会招商形势喜人。东盟方面,各国都表示本国今年参展展位数不会低于去年,多数国家参展展位数会比去年有所增加;中国方面,31个省份都表现出比首届博览会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各地和部分商会、协会已预订展位1000多个。
  对于第二屆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明确表示,继续举全区之力办好。今年的博览会将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将如何进一步找准定位,把博览会引向持续发展轨道?就这些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常务副局长张晓钦。
  
  保持基本定位形成展会特色
  
  记者:第二届博览会筹备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定位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张晓钦: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一结束,博览局即着手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广泛听取意见,提出改进措施。第二届博览会的筹备工作重点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一是关于博览会自身如何发展,这是第二届乃至今年几届博览会承办工作的核心;二是博览会的配套服务如何改进,这是当前制约较大的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博览会的成败。
  对一个新兴展会而言,校准“准星”、保持正确的定位很重要。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我国第一个以促进自贸区建设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一个展会如此紧密地与地区合作和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机制安排结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博览会只有配合好国家的战略构想,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博览会也只有紧扣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主题,将展会的发展要求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企业创造商机,才能形成特色,做出成效。
  因此,第二届博览会将继续围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双向互利为原则,以自由贸易区内的经贸合作为重点,面向全球开放这一基本定位,进一步突出中国与东盟商品相互进入、中国企业“走出去”、展会结合等特色,与其他展会形成差别竞争。
  
  体现综合性推动专业化
  
  记者: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展会,而国际会展业发展的趋势是专业化,第二届博览会将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
  张晓钦:的确,当今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是专业化,内容越专、观众越专,展会的生命力就越强。中国—东盟博览会包括了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等方面内容,从整体上反映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综合性。我们正在根据会展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在综合性中推动专业化,实现“博中求专”。第二届博览会将进一步把我国与东盟最具合作发展潜力的领域作为专业化的方向,不求全,不求大,而求针对性,求实效。在专题设置和参展商品种类上进一步集中,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好博览会综合性和专业化的关系。
  首先,“博中求专”体现在专题要突出。我们将首届博览会的6个专题合并为4个专题,即国家专题、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和旅游专题。这样做,专题鲜明,便于招商,有利于将每一个专题做精做强。
  其次,“博中求专”体现在展品有重点。我们把本届博览会参展商品由首届的11大类浓缩为5大类,重点引导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较大、相互有市场的商品参展,即机械设备、电子电器、五金建材、轻工工业、农产品和食品,其目的是突出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加大贸易成交。
  再次,“博中求专”体现在观众要专业。企业参展是为了结识客户、获取订单、展示形象、寻求合作,而不是为了现场零售。第二届博览会将加大对专业观众的邀请和组织工作,通过政府和商协会等渠道,利用领导互访、宣传广告、现场推介、代理招商等各种方式加大邀请国内外采购商的力度。在展馆布置和观众组织上,今年将安排更多的洽谈区,并且有效地控制非专业观众,为客商营造更好的洽谈环境。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会前项目预约撮合,有效做好贸易配对工作,增强客商参展参会的效果。
  
  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市场运作
  
  记者: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11国政府共同主办的博览会,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张晓钦:博览会的办展模式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和承担的使命所决定的。博览会由11国政府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性质,以及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带动广西对外开放、促进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等方面的重要使命,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仍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坚持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由政府把握博览会的总体方向,邀请中外领导人和部长出席,协调与东盟共同主办方的关系,审定博览会的重大活动,对招商招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推动等。
  加强市场运作,主要体现在博览会能否反映市场需求,能否为企业创造商机,能否提供专业服务,能否进行开发经营,最终检验的标准是博览会是否对企业有吸引力。
  博览会的一些筹备工作必须考虑到外交和经济双重因素,要根据东盟国家的特点,找准在东盟各国招商招展的方式和渠道,不照搬别的展会,要多渠道招商招展,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持续发展
  
  记者: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确保共同主办和持续发展?
  张晓钦:为确保持久地办好博览会,我们重点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11国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工作机制,形成部长为主任、司局长为副秘书长、处长(或主管)为联络官的三级工作构架;二是探索建立邀请东盟国家领导人和经贸部长出席博览会的机制,争取每届博览会都有2-3位东盟国家领导人轮流出席和经贸部长、副部长经常参会;三是建立有效的招商招展机制,在东盟国家形成以政府主办部门指导推动、承办机构操作实施、商协会广泛参与、商业代理积极补充的招商招展工作局面。
  
  切实改进服务提高客商满意度
  
  记者:首届博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第二届博览会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张晓钦:博览会的核心业务与配套服务是博览会健康发展的两个轮子。我们过去为会展配套的服务设施及服务经验、服务人才不足,配套服务跟不上,形成了目前博览会的“软肋”。这些问题如果不下决心尽快解决好,就会制约博览会的发展。客商是博览会的主体,为客商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是博览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二届博览会将紧紧围绕“重商、服务、透明、有序、实效”的原则,力争在去年客商意见比较集中的工作上有新的改善。
  一是加大力度改善住宿条件,力争今年的接待能力比去年有较大改善,到第三届时有根本性改观;二是增加与东盟各国的航线航班,力争东盟各国客商到南宁参展参会最多只中转一次;三是完善对口接待联络机制;四是进一步将安全与便利结合起来,在继续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二届博览会宾客活动的便利性要有明显的改善;五是加强信息披露与沟通;六是做好展览现场的管理和服务。
  记者:博览会有难题,但更有希望,作为展会的组织者之一,你如何描述博览会的前景?
  张晓钦:举办展会,通常前三届是最难的。但我们坚信,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东盟博览会最终一定能发展成为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以中国和东盟之间最具合作潜力的领域为重点,博中有专、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区域中最具影响和最富活力的展会。
  首先,中国—东盟博览会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强劲依托。博览会有政府作推动、有机制作保障、有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作利益支撑点,快速增长的双边经贸合作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早期收获》计划是今年起开始实施的,从7月1日起将又有7000 种商品开始削减关税。参加第二届博览会的企业将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自贸区带来的利益。随着降税进程的加快和其它便利化措施的出台,中外客商一定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参展参会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其次,一个展会需要一定的培育期和成长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吴仪副总理提出,中国—东盟博览会“要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好,一年上一个台阶”。这既是对博览会举办初期面临各种困难的理解和宽容,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和要求。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由11国政府支持已经搭建起来了,只要参与各方齐心协力,添砖加瓦,就一定能够形成平台效应,回馈各方。作为展会的承办方,只要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摸准需求,找准路子,及时改进不足,就一定会赢得支持,获得发展。
其他文献
WTO不仅在贸易关系,而且在全球治理方面也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及时审视WTO的工作机制,以便探讨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  一年半以前,即2003年6月,我邀请了8位名人来共同撰写这份报告,帮助我进行深入的反思。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在政府部门、学术界、商业、贸易和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拥有卓越的经历。他们的任务是审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个机构的现状,研究和澄清WTO所面临的体制性挑战,并考虑如何通过加
期刊
WTO的诞生本身及在本质上就是多边主义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全世界各国有能力为维护相互之间的依存而承担重大义务和法律责任。  当WTO总干事素帕猜·巴尼巴滴博士邀请我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主持起草一个关于WTO未来的报告时,他向我保证我们这个委员会在工作中的独立性,他严格遵守了这一承诺。因此,这一报告的责任完全属于我们而且只属于我们。此外,他明确表示并不要求我们对多哈发展议程发表评论,而是面向WTO的长
期刊
自200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别让SA8000认证绊住脚》和2003年12月12日粤港信息日报《美欲向我抡SA8000大棒,珠三角恐成重灾区》的报道出来后,全国媒体及学术界随即掀起了对SA8000的研究和讨论,甚至引发了多视角的争论。可以说,SA8000认证在中国从冷门到热门,从陌生到清晰,在企业的接受过程中不乏疑惑与困扰。时至今日,是该冷静下来再度审视与思考这一过热的话题了。    SA80
期刊
美国最近宣布分别对7类中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欧盟也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两类纺织品设限。美欧此举遭到了众多国际舆论的质疑和批评。  新加坡《联合早报》:  5月21日发表社论称美国“采取单方面措施”,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美国和欧盟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享受着“自由贸易”的好处。令人不解的是,当感到自己“吃亏”时,美欧却持续以贸易制裁相威胁。美国忘记了所作出的承诺,对“公平自由贸易”
期刊
农业是WTO新一轮谈判的核心内容,但2004年7月达成的框架协议仍然没有回答农产品市场准入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  被称作“7月一揽子”的WTO多哈回合谈判框架文件《多哈工作计划》使多边贸易体制各方紧锁几年的眉头得以一时舒展。确实,框架文件至少表明一切都还在向前走,快慢不论。它对2001年启动以来的WTO新一轮谈判各议题进行了梳理,确定了下阶段谈判的主要内容。因此,对它的乐观评价认为它是下阶段模式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竞争政策与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的任务,对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必要性、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竞争等问题作
期刊
严格的食品的标准规定和认证制度以及对食品复杂的检验程序,实际上为进口商品设置了贸易技术壁垒。其进口手续的复杂繁琐和检验条件的苛刻,增大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难度。  日本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多使用小型农业机械精耕细作,但日本的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居次要地位。日本的主要农产品以大米为主,其它还生产麦类、大豆、蔬菜、水果、茶以及畜产品等。在过去的10多年中,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农业的发展,不断调整
期刊
違背贸易自由化精神
期刊
经过马拉松式的多届会议,WTO总理事会在2004年8月1日早间做出了一个旨在为进行中的多哈发展议程提供框架的决定。通读诸多政府的新闻公稿可以发现,在那些努力推动这一进程的政府官员们看来,这个框架将截然不同的目标控制在了可能的范围内,而未对那些至少在许多人看来解决方案尚不成熟的事项追问答案。这个协议是重大的一步,但是WTO成员认为这只是漫长而复杂进程中的一步。这个协议切实取得的成果,是为2001年底
期刊
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玩具消费大国,美国的玩具市场历来是全球玩具厂家的必争之地,市场竞争激烈,瞬息万变。欲保有甚至扩大我在美市场份额,保证输美产品的安全是一个关键。  在欧美国家,出于消费品安全的考虑,在产品投放市场后,经专门机构抽检、用户反馈意见以及投诉报告等渠道,如发现产品在设计或制造方面存在缺陷,不符合当地的法规、标准,可能或已经导致了安全或环保问题,应向主管机构和消费者通报情况,并对有问题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