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争政策发展历程回顾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zag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竞争政策与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的任务,对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必要性、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竞争等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广告经营活动中,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1987年9月发布的《价格管理条例》,认定“企业之间或者行业组织商定垄断价格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有关竞争政策的规定,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初步探索。在这个阶段,竞争政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开始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竞争政策和竞争立法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中国的竞争政策与立法开始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其重要标志是1993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列举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6种属于一般所称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包括假冒、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高额有奖销售等;有5种属于垄断行为或称限制竞争行为,包括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限制竞争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限制竞争行为、掠夺性定价、搭售及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和串通招标投标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的竞争立法还包括:1993年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对经营者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了规范;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价格卡特尔、掠夺性定价、价格歧视等价格垄断行为作出了规定;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串通招投标的行为及处罚作出了规定。
  除了以上这些法律外,国务院还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颁布了不少涉及竞争政策的经济法规。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其中对各种地方保护、地区封锁行为及其处罚作出了详细的规定;2001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明确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行业垄断。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妨碍公平竞争,阻挠外地产品或工程建设类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以及其他各种限制企业竞争的做法”。此外,《电信条例》、《国际海运条例》等对限制竞争行为也做出了规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竞争立法,制止垄断行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从1994年开始正式起草《反垄断法》草案,《反垄断法》是中国八届、九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确定的立法项目,由原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负责起草工作。自1994年以来,两个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法律草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上报审议。根据十届全国人大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國家经贸委承担的《反垄断法》的起草任务也转由商务部承担。
  商务部高度重视反垄断立法工作,对《反垄断法》草案反复修改论证,最终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并于2004年3月上报国务院审议。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正在加紧审议工作,预计今年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
  《反垄断法》草案包括了各国反垄断法一般所具备的主要内容,如禁止限制竞争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企业并购控制、反垄断执法机构和法律责任等,同时结合中国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其他文献
环境保护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对提升企业形象和提高市场份额,促进招商引资、经济增长,吸引人才聚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社会进步都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在规范的市场经济规则下,企业环保不达标,其产品就难以进入主流市场。对环境带来损害的企业,也将被社会所淘汰。    长安汽车集团 微车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2004年12月5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国际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清华首届EMBA毕业论坛在此间举行。当日上午的毕业论坛围绕毕业同学的论文层层展开。下午设了三个分论坛:“变革时代的战略管理”、“走出公司治理的困境”和“有效激励与领导”。教授们旁征博引,同学们辅之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两年来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思想的交流。  2002年秋季,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30所院校开办EMBA教育,清华大学也迎来了首批
期刊
话语    ■ 胡锦涛致辞财富论坛开幕式  国家主席胡锦涛  5月16日,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演讲。胡锦涛说这次论坛确定以“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为主题,充分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和亚洲发展前景的关注,表达了大家对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的关注。这也充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反倾销格局的变化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损失数额巨大,中国遭受的倾销损失虽然没有明确的统计资料,但中外专家都认为其数额大得惊人。  2004年1—6月,在101起反倾销新立案件中,有30起是针对中国产品的,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8起。从统计数据看,中国仍然是全球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中国台湾省位居第二,为14起。2004年上半年,有17
期刊
2004年12月13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举办了世界银行《2005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会,报告会由世界银行贸易局局长兼经济发展预测部负责人、资深经济学家尤里·达杜什先生主讲。   《全球经济展望》是世界银行的一个年度报告。2004年11月16日发布的《2005年全球经济展望》回顾了全球各地区2004年的发展情况,对2004、2005 、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和发展走势作出预测,分析论述了区域贸易
期刊
WTO不仅在贸易关系,而且在全球治理方面也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及时审视WTO的工作机制,以便探讨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  一年半以前,即2003年6月,我邀请了8位名人来共同撰写这份报告,帮助我进行深入的反思。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在政府部门、学术界、商业、贸易和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拥有卓越的经历。他们的任务是审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个机构的现状,研究和澄清WTO所面临的体制性挑战,并考虑如何通过加
期刊
WTO的诞生本身及在本质上就是多边主义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全世界各国有能力为维护相互之间的依存而承担重大义务和法律责任。  当WTO总干事素帕猜·巴尼巴滴博士邀请我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主持起草一个关于WTO未来的报告时,他向我保证我们这个委员会在工作中的独立性,他严格遵守了这一承诺。因此,这一报告的责任完全属于我们而且只属于我们。此外,他明确表示并不要求我们对多哈发展议程发表评论,而是面向WTO的长
期刊
自200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别让SA8000认证绊住脚》和2003年12月12日粤港信息日报《美欲向我抡SA8000大棒,珠三角恐成重灾区》的报道出来后,全国媒体及学术界随即掀起了对SA8000的研究和讨论,甚至引发了多视角的争论。可以说,SA8000认证在中国从冷门到热门,从陌生到清晰,在企业的接受过程中不乏疑惑与困扰。时至今日,是该冷静下来再度审视与思考这一过热的话题了。    SA80
期刊
美国最近宣布分别对7类中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欧盟也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两类纺织品设限。美欧此举遭到了众多国际舆论的质疑和批评。  新加坡《联合早报》:  5月21日发表社论称美国“采取单方面措施”,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美国和欧盟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享受着“自由贸易”的好处。令人不解的是,当感到自己“吃亏”时,美欧却持续以贸易制裁相威胁。美国忘记了所作出的承诺,对“公平自由贸易”
期刊
农业是WTO新一轮谈判的核心内容,但2004年7月达成的框架协议仍然没有回答农产品市场准入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  被称作“7月一揽子”的WTO多哈回合谈判框架文件《多哈工作计划》使多边贸易体制各方紧锁几年的眉头得以一时舒展。确实,框架文件至少表明一切都还在向前走,快慢不论。它对2001年启动以来的WTO新一轮谈判各议题进行了梳理,确定了下阶段谈判的主要内容。因此,对它的乐观评价认为它是下阶段模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