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潮流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sze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习惯改变难
  
  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穿戴爱好。这些生活习性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很难。我是一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男人,有些生活习性与当今时尚相距甚远,显得不合拍、不协调。
   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换干净衣裤时,每次不忘在裤袋里放一条手帕,嘱我用它揩手擦鼻涕。以后用手帕的习惯一直带到学校,带到工作岗位。而现在流行用纸巾揩手擦脸,你看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面巾纸、餐巾纸比比皆是,什么全棉的、香水的、消毒的,应有尽有。有时女儿买回一打打、一叠叠、一包包的面巾纸,我却不领情,仍然我行我素,用手帕的习惯一直沿至至今。
   刚参加工作不久,花120元钱买了一块上海手表,在当时还作为是“一大件”。因为那时每月发的生活费不过16元。这块上海表一戴就是19年。之后又买过手表,最后换成全自动带日历的“双狮”表。近两年,虽然配了有计时功能的手机,但这块“双狮”表一直戴在手腕上。在当今配有手机却又戴手表的人,虽然不多,而且看起来格外别扭、不舒服,但我感觉方便实在,最起码我晚上睡觉,或去游泳,或去干脏活重活,不需要摘下它,也不必担心丢失。
   改革开放以来,男人们时兴穿西装,打领带,但我总认为自己又黑又瘦,没有穿西装的派头,所以,虽有两套西装却极少穿出示人。十年之前,我是一律的中山装、国防服,近几年才穿夹克衫、休闲装,偶尔也穿穿运动服。因为不穿西装,也就无所谓打领带。参加几次歌咏比赛,占公家的便宜,得了3条领带。但我至今还不会打,也懒得去学,情愿做个土包子。
   在我身上还有一道十分抢眼的亮点,那就是一直挂在裤腰带上的锁匙链。这根又沉又粗的锁匙链大概挂了30年。庆幸的是这30年来从未因为丢了锁匙而撬过抽屉、橱柜和门的锁。虽然不怎么雅观,但也省去了许多烦恼。现在年纪大了,记忆更不如以前,恐怕这一“光荣传统”还要继续发扬。除此之外,我还有不戴戒指、不用钱包、不喝咖啡、不嚼槟榔的习性。在我身上,几乎没有现代人生活的气息。
   有人说:穿戴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看了以上文字,你是否觉得我这人有些老派、有些土气,抑或有些古板迂腐。也许吧。但对于我,却习已为常,不想去改变它,而且准备一如既往。是否这也是一种时尚呢?
  
其他文献
弹指已花甲,   满头青丝成白发。   步履蹒跚,   两眼昏花,   重担挑不起,   下地难扶耙……   老啦,老啦,   “此生无复年少时”,   堪嗟!   却喜东风频吹,   催老树绽放新花。   遇《老友》作伴,   殷勤勉励,   诲我追回旧年华——   桌有文房四宝,   柜有图书千卷,  
期刊
江西修水县委老干部局“夕阳红”文工团成立至今已20年。前不久,该团举行了建团20周年庆典演出,台上百人表演,台下千人观看,轰动了整个县城。参加演出的文工团员中,70岁以上的有1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0岁。    耄耋老人获《国画六级资格证书》    李梅芬是江西新钢公司医院的退休干部,今年80岁。从1991年起,她先后报名参加了新余市老年大学、新钢公司老年大学、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央电视台“夕阳
期刊
我爱这支歌“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像一团火,几十年在我心中燃烧鼓励我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每当唱起来的时候,它就把我带进了难忘的土地改革年代,回忆起在党的阳光哺育下成长的风雨岁月。   1951年6月,土地改革运动在我们的家乡、原抚州专员公署临川县东馆区玉湖乡各个行政村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因解放不久,干部缺乏,我有幸被原中共临川县委组织部选为“千分之一土改干部”,拿
期刊
跨入崭新的2004年,回眸刚刚逝去的2003年,人们感受最深的是一个“新”字:不仅仅是新年新人新气象,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国家从上到下,一股股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司法体制创新的清新之风迎面扑来,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温暖,也感到了震撼。权威人士称,过去的一年,从深层次思考,是体制创新鼓足了劲发力的一年,也是老百姓在体制创新中获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施政风貌焕然一新     新一届
期刊
儿时,过年是一年中最盼望最高兴的时刻,只有过年才会有盼望已久的新衣裳,才会得到一笔十分“可观”的小收入,才能吃上香喷喷的佳肴……   上学后,仍向往过新年,喜欢那二十几天的寒假;喜欢那充溢着友情的精美贺卡;喜欢那浓浓的节日气氛。那些日子,我们只管尽情疯吃疯玩,什么事都由母亲安排。尤其春节晚会更是我们年年不可缺少的守岁大餐。吃完年夜饭,母亲收拾残席,我们又挤在电视机前乐个不停,只是每到精彩之处
期刊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新时期要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指示精神,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目前正在全国各省市巡回展出。2003年11月在首都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首展中,短短16天时间,就接待了近12万名参观者。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教育之深刻、运作之成功,让首都和全国人民为之瞩目。展览促进了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热潮的兴
期刊
20年前,我们夫妇俩在一个边远乡镇工作。那时,乡下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小孩脱奶后,便请养老院的王奶奶帮助照看,每月工资8元。由于每天要去敬老院接送幼儿,时间长了,便知道养老院里的许多“奇闻轶事”。特别是养老院里老人的“爱情”生活更使我感动,至今难忘。     争夺“暖脚人”     记得院里只有26名老人,男性8人,女性18人,这些老人年纪最小的也有70岁。他们全是苏区革命时的失
期刊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但在彭泽定山脚下却传颂着一段婆媳情深的佳话。   陈水娥,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勤劳俭朴、善以待人,尤其是待自己的婆婆如同亲娘,知道她的人无人不啧啧称赞,说她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   陈水娥的婆婆中年丧夫,守寡养大一个独生儿子。陈水娥自嫁给老人的儿子以后,就把老人当自己的亲妈,她体惜老人过去吃的苦,非常尊敬老人,当然老人也把她当作亲闺女看待,在一起相处
期刊
我的孙女十四岁,在市中读初三。她暑期回家玩,有一天,突然问老伴:“奶奶,您和爷爷是怎样谈恋爱结婚的呀?”   孙女突如其来的提问,问得老伴的老脸绯红,嗔怪道:“你小小年纪,问那个事干嘛?!”孙女眼睛一眨一眨,翘起小嘴巴走了。事后,老伴对我谈起这件事,她还说:“老头子,那个事怎么好对孙女说呀!”我笑着对老伴说:“哎呀,你还是老脑筋,思想没解放。现在的青少年在学校里、社会中和电视上什么都看到了、
期刊
我的学书之路     退休前,我虽已退居二线,改任没有繁重事务缠身的巡视员。这时,我同时报名就读江西老年大学书法专业和《中国书法》杂志社举办的刊授全科班(均为两年制),系统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其间,又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专事行草研修一年。所以,白天上班工作,晚上挑灯夜战,每晚至少用两、三个小时复习功课、阅读教材、临摹碑帖、完成作业。有几次,为了全文临习《兰亭序》、《集王书圣教序》、《雁塔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