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骆驼刺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基地向四下望去,目光够得着的地方都是无边无际的戈壁。停下目光,细细地看,会有一簇一簇的骆驼刺钻进眼底。骆驼刺用灰绿色的细小叶片向基地里长大的孩子解释着什么是绿色,什么是戈壁滩上的生命。戈壁滩上的骆驼刺东一簇西一簇的,不成片,更谈不上成林,相互能够望得到,但枝叶却够不到,显得有些孤独。
  在戈壁滩上,有时是漫天的黄沙,有时也会出现湛蓝的天空。从出生以来,刘根就在基地生活。爸爸常年研究火箭发射,妈妈整天和雷达打交道。在刘根的眼中,世界就是戈壁,就是大漠,就是天空中偶尔会光临的一只叫不出名的鸟。
  没事时,刘根会想象爸爸故乡的样子,爸爸给他描绘的故乡有山有水有绿树。可是,一直到六岁了,他也没有回过爸爸讲过的故乡。倒是在他四岁那年,爷爷来到这里住过一个星期。可是一星期后,爷爷就走了。走的前一天,爸爸给爷爷做了一桌子饭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爷爷不吃,就是坐在桌前流眼泪。爷爷和爸爸说话的语气好像是埋怨,爷爷说:“从那么好的大学毕业,我们全县的人都以你为荣。哪知道你……”
  那年夏天,爸爸和妈妈把刘根叫到了跟前,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今年秋天你该上小学了,过几天爸爸把你送到爷爷家去。”虽然基地有小学,教學质量也不错,但是,刘根爸爸接手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估计两三年都顾不上其他事,而妈妈的工作也是没日没夜。思考了半个月,他们还是决定把刘根送回老家。
  刘根是在基地长大的孩子,他知道大多数孩子父母都是那么忙。对于爸爸妈妈的安排,他不能反抗,虽然心中有些舍不得。在刘根的记忆中,爸爸从来就没有回过老家。在决定下来由爸爸送他回老家后,爸爸的心情明显变得特别爽。有时爸爸下了班,人还没进屋他的歌声却先进了屋。
  刘根和爸爸临上路前两天的一个晚上,爸爸在洗手间待了很长时间才出来。站在刘根面前的爸爸像是变成了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油亮亮的,原先的白发一根都不见了。刘根不知道爸爸用了什么样的神奇办法。他只是听到爸爸略带自豪地对妈妈讲:“院里没有地方焗,那还能挡住咱自己染呀?”
  那天晚上,妈妈和爸爸在一起商量要给爷爷带什么礼物回去。妈妈一脸愁苦地说:“这么多年没回过家,可是咱们戈壁滩什么土特产也没有呀!”
  爸爸看了刘根半天,说了一句让刘根根本听不懂的话:“咱们基地的特产就是这些生下来就在这里长大的‘航天二代’。”
  刘根是和爸爸坐汽车从戈壁滩深处往外走的,汽车开了四个小时后,刘根的兴奋劲全没了,他嚷嚷着问爸爸:“这都中午了,怎么还和咱们那一样?”爸爸对他说:“不然你就睡一觉吧。”刘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一睁开眼,发现汽车已经行驶在宽阔而平坦的公路上。这样的公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笔直笔直的,阳光一照,还闪着亮光,真的像是在电视里看到的一样。而公路的两侧,是一排排房子一样高大的绿色植物。
  刘根觉得呼吸都要上不来了。长这么大,他还没有见过这么多青翠的绿色。他一边看着窗外,一边用力地摇着爸爸,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看,这骆驼刺怎么长得这么高这么大呀?”刘根一连喊了几声也没有听到爸爸回答,他连忙回头去看,看见爸爸的脸上刚好有两行泪水流过。
  (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1月24日,有删改)

赏析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一般来说,微型小说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即以“小场景”来揭示“大场景”,使主题思想鲜明、突出。本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回爷爷家的故事,不仅呈现出艰苦的生存环境,还折射出父母为搞军事科研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茫茫戈壁滩,几乎寸草不生,唯有骆驼刺能唤起生命的绿色。开篇,作者先写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文中,不成片的骆驼刺以及多变的天气和“火箭发射研究”形成对照,小男孩出戈壁滩和爷爷来探望形成对照,使文章丰满圆实。结尾,爸爸的两行泪水包含了太多内容。父母常年在火箭发射基地工作,小男孩从未离开过。对于小男孩来说,外面的世界是新鲜又陌生的。在写法上,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将小题材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凸显出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人心。
其他文献
我最终接受了它。  那是一个冬日,十字路口的岔道上,夕阳斜斜地拉下,余晖脉脉,轻云淡淡,车鸣,车停,车行。我站在十字路口红绿灯处,注视一个小小的白色身影,一瘸一拐地走至交警的一侧。它的毛不长,有几分参差不齐,呈灰白的泥泞色,微微停驻的身影像小小的雕像,带着全身的信仰,满身寂寥,久久地伫立着,斜斜的光将影子拉长,像无尽的思念。我的心被触动了,不由得迈开脚步,走至它的身旁,它却是不怕人的,眸子呆呆地凝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時的情景。那天,你由监考老师护送而来,身体被丑陋的外衣包裹着。  打开外衣,一股油墨的香气扑面而来,你拥有淡黄色的肌肤,上面书写着宋体字。你是清纯可爱的少女,又是淘气十足的小孩,在我的一阵阵眉头紧锁和喜笑颜开之后,你终于露出了全部的面目。我有的时候被你突然狰狞地一笑吓得不轻,但是,这阻碍不了我征服你的野心。  于是,你的脸上,爬满了一行行歪曲难看的字迹,布满了一个个刺眼可怕的补丁。
月挂中天,散发着柔和的光。南风习习,我端坐庭院,听着此起彼伏的虫鸣,信手翻动手中的读物。当阅读到《爸爸教给你的七个关键词》,我惊喜不已,细细咂摸,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慈祥的父亲细心叮嘱儿子的画面。“哗——哗——”画面翻动起来,脑海中的人物像是活了起来。  全文是一封信,分为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父亲以他的视角记录他与儿子的日常生活。父亲正在用他的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关于脆弱、关于善良、关于勇敢、关于交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乡,一旦离开,无论境遇如何,乡土之梦、亲人之思都会始终伴随。“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们每每读到这类行旅诗句,总会引起内心思
花匠家的小女孩儿,初初长成少女模样  夏天来到村庄,花匠家门前的竹篱笆忽然缀满  穿蓬蓬裙的牵牛花。那么多那么多的牵牛花  羞羞答答地提起裙摆,慢慢悠悠地準备开放  小小牵牛花,你怎么有了小心思啦  小小牵牛花,你怎么将心思绕了许多弯  小小牵牛花,你怎么盛着露水使劲儿开花  小小牵牛花,你怎么忽然打开了那么多喇叭  小小牵牛花,你怎么牵起了夏天就这么跳起了圆舞曲呀
【生平创作】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副主席。他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曾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
历经了908天的等待之后,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迎来第三次发射任务。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带着耀眼的光芒,撼天动地,冲破云霄。这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了探索更远深空的能力,也为未来实现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美轮美奂”这个成语经常会在各大报刊的文章标题中出现,如《美轮美奂的甜蜜婚纱》《美轮美奂之从太空看极光》《图文:北京残奥会闭幕式文艺表演美轮美奂》《美轮美奂的数码图形制作主流趋势》,等等。不仅如此,大家还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听到。在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節目中,主持人也曾用“美轮美奂”夸赞河北皮影戏。然而,这些都是对“美轮美奂”一词的误用。  “轮”是指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的高大的谷仓,此
静子姐姐,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中学生,思想比较消极。或许因为我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所以受奶奶影响很深。奶奶总说我们穷人就是要认命,导致我对未来很悲观,也不懂得主动争取什么。  现在奶奶过世了,爸爸在外地工作,我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妈妈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但我的性格却不像妈妈那么开朗。我很羡慕那些家境好且开朗外向的同学,但我总觉得快乐是他们的,和自己无关。我想知道人的命运从出生起就被安排好了吗?出身卑微
杨绛先生,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她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引起了巨大反响。92岁时她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销量达一百多万册。能称得起“先生”的男性不多,女性更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