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至之地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事在溪水中流淌,心绪在云霞上飘荡,如梦如烟,让我在回忆中寻找那美丽的童年,小桥流水,青苔石板,炊烟袅袅,庭院深深。儿时的家乡,玲珑的少年,石滩,草地,竹林,都已消失在远方。青山依旧,夕阳西下,层层的别离,淡淡的相思,不要惊醒家乡的杨柳岸,我愿守候一生的时光。
  记得小时候每当有大车开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时,我知道那一定是开往我家的,家里没日没夜地赶着包装了做好的工作服,是要运到北京的国企里去的,后来我知道,开大车的曾司机家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私募基金经理。夜深人静时我常常想,同样地方出来的人,同样的家庭背景,别人却把我们远远地甩到了身后,造成这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有时候我也很努力,但我就是想不到别人可以想到的那一点,就是那一点造成了最后的天壤之别,如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决战紫禁之巅,一招之后,阴阳两隔,凡人的奋斗也是如此么,一念之差,天上人间。
  一次大车装好了货物,父亲也要启程去北京了,那天他心情好,看我傻傻地看着他,欲言又止,也不敢说爸爸再见,便大笑着抱起我说跟我去北京跟我去北京,我却使劲地挣脱了,跑向了母亲的怀抱。在我的眼里,我是一辈子也不会离开母亲的怀抱的,想起小时候我和父亲的生疏,我就想逗一逗我的儿子,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想逗一逗他。父亲上车走了,大车身后扬起了厚厚的尘土,父亲去了一个叫北京的地方,是毛主席待过的地方,父亲是大人物,我就很乖地跟母亲待在家里,玩玩我的纽扣,那里有我的世界,我叫它们岳飞大败金兀术,四大锤大破朱仙镇。小学五年级那年暑假,父亲要把衣服运到西安的一家国企,或许他也觉得我没有出过远门,我连温州都没有去过,最远就去过瑞安,或者是去大姨家,或者是去看病。我仅仅知道飞云江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江,直到五年级才跟在鹏哥身后去过,常常幻想,有时候人走着走着会不会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会不会突然在你面前耸立一座高墙,高不见顶,直达天际,那便是天与地连接的地方。父亲提早半个月就说要带我去西安,因为他朋友的孩子北京都去过了,也该带我去外面看看。我也逐渐长大,虽然离不开母亲,但至少不用抱了,所以这一次,我很期待,在期待中日子过得很慢,但也终于快到了,离走还有兩天的时候父亲给我带来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天天骑着那辆车去找小伙伴,父亲终究还是一个人走了,后来带来了一个傻瓜照相机,还有一些兵马俑的照片,我也不记得当时有没有流过泪,隐隐约约是有些遗憾的,但是那种遗憾也被我和小伙伴们骑车到处浪给冲淡了,我好喜欢我的自行车,是父亲买给我的礼物。
  我终于还是长大了,还是没出过瑞安,初一的某一天,父亲说走,带你去江心屿,那天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去温州了,那天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我见过了那么多新奇的事物,宽宽的江,大型的轮船,旋转的木马,翻滚的过山车,那时候的情形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与父亲坐在小船中,我嘟囔着这个船怎么这么慢,我们被缓缓地摇曳到屋顶,突然以极快的速度俯冲下来,溅起了大大的浪花,留下了心口狂跳,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的父亲和我,我们相视而笑,那一刻,我从来没有感到父亲是如此的亲切。初二的时候,父亲告诉我,我们一起去看看姐姐吧,我以为只是去丽水,哪里知道父亲要把我带到杭州,甚至是上海,这是我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我看到了阔别的姐姐,看到了西湖,看到了东方明珠。那天半夜到达杭州的时候,父亲问我,如果这个时候你一个人在这里下车,你敢不敢,该怎么做,我怯怯地看着父亲,使劲地摇摇头,身体使劲地挨着父亲,父亲拍了拍我的头,就像现在我拍我的儿子一样,父亲那时候没有说话,他在想什么,懦弱的儿子将来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吗,那都是遥远的回忆了。如今我还是走到了十字街头,父亲也老了,长期的失败造成了长期的压抑,以至于他对我讲话也是怯生生的了,是什么造成了我们这种颓境,父亲的性格抑或是我的性格,当年的笑语不再了,而我全部的希望也仅仅剩下了将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生活啊,原本是一张白纸,斑斑点点泼满了墨水,却是杂乱无章的,因为我们并不是丹青高手,我们丧失了学习的美好时光,又缺少名家的指点,只任由淡淡的墨水在白纸上自由蔓延,墨水多了,渐渐成了人身体上的毛细血管,渐渐成了密布的江河,何时才能畅通无阻,完成无休止的新陈代谢,何时才能百川入海,浩浩汤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父亲赋闲二十年,一直待在潮基上街,是在守候落幕的繁华吗?还是一直生活在往日的梦境里?对于父亲一蹶不振的经历,我多少是遗憾的,常常想起史铁生在秋天的合欢树中,怀念起他那过世的母亲难掩当年任性之痛,想起朱老先生看到父亲月台上远去的背影充溢泪光的双眸,我想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如同夕阳与晨曦,一路欢歌笑语,让我的日子灯火通明,他们都是我的太阳。有时我期待海上日出,初露锋芒,有时我嫌太阳过于猛烈,耀我双眸,有时我怨夕阳没入云海,悄无声息。列车中的我,在晶莹的泪光中发现,月台上的爷孙,始终在为我迎接岁月的光辉。所以,家乡,无论我身处何时何地,都让我魂牵梦萦,父亲与儿子,便是我的过去与将来。人生有几个二十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也仅仅用了十四年,有时我对姐姐说,如果父亲这样子向我申请贷款,我是不会通过的,姐姐对我说,父亲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你为何心中还有遗憾,是的,我不该有遗憾,父亲已经是个老人了,我时常一个人听喜马拉雅里朱自清的背影,反复地听,不间断地听,有时候拉儿子一起听,父亲当年那高大的背影,一直定格在潮至之地,每当我遇事难解时,都会回到家乡的老房子里,看看父亲,看看窗外的青山,想起当年一家人是如何过来的,想起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所以,任何过去,都不再有遗憾,飞云江的潮起潮落,给家乡带来的潮来潮退,我也多年未见了,那就让我常常回到家乡寻找记忆吧。
  清晨,我徜徉在堤坝上,拨开稀薄的雾气,看灰蒙蒙的天逐渐洒下一丝阳光,看那悠闲地吃草的牛,被调皮的白鹭逗得直甩尾巴,三十四溪沐浴在晨曦中,好一幅田园牧歌,这潮至之地,也许正在孕育往昔的繁华。
  (作者单位:浙江瑞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湖岭支行)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黑熊怪,原是一头黑熊,住在黑风山黑风洞,修行多年成为妖怪,因为偷去了唐僧的锦镧袈裟而与孙悟空争斗,后来观音菩萨将其收服,在南海洛迦山当了一个守山大神。  原本以为黑风山从此安宁,不料不出半年,又来了一个黑熊精,与黑熊怪长得一模一样,原来这是黑熊怪的双胞胎哥哥。  这位黑熊精,生得十分威猛,足踏乌皮靴一双,乌金铠甲亮辉煌。善使一柄黑缨长枪,武艺高强,善于变化,手段也很厉害,作战从无败绩。  他虽生于
期刊
方洪明的调动文下来了,下周要去文化局报到。出于礼节,方洪明觉得有必要与领导同事道个别。  方洪明上午也没什么事,就开始逐个部门打招呼,见面说些表面的奉承话。领导同事自然是客客气气。无非是说,小方,换个环境也好,祝你在新单位大展宏图!在那边混好了,别忘了常联系啊。方洪明当然也只能呵呵了。  方洪明与整个单位道完别,已经过了十一点半,望望对面楼上,想起了魏俊湖。魏俊湖虽不是他的直接领导,但两个单位合并
期刊
万物皆有灵,花亦如此。中华上下五千年,花影浮动。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傲霜怒放,幽香灿烂,宁愿干枯枝头也不愿委落尘泥,这样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怀,造就了菊花的清高。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还在延续,一位身上长满强健的肌肉,散发着生命气息的一代才子,那个时代的英雄——嵇康,熊熊烈火陶冶着他高尚的情操,本是一代文人大家,可他却甘为一介铁匠,辜负世人对他的期盼。若想问他为何这么做,那么,是否还记得
期刊
一  等待是一种美丽。  唐代诗人钱珝写了一首《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细细品味,玩心其间,不禁感触颇多。  这是一支冷绿无焰的蜡烛,在料峭的春寒里葳蕤地燃烧。  想象中,残雪依然坚硬地滞留着,纵横阡陌与坡坡岭岭依然笼着阴阴的寒气。然而,春天毕竟已经来临。几弯桑径依稀着浅浅的新绿。疏柳淡淡,枝头啁啾着欢愉的流莺。  走过冬天,将迢迢往事深埋
期刊
拈朵微笑的花  静静地看着窗外暗暗的天色。暮云微微,湿湿的微雨,迷离中带着冷清的神情,寒潮伴着春雨早早又迟迟地来了。从闽江口远远望去,海天相接的地方,泛着一种奇特的蓝,是似乎有着很深的拒绝或很深的厌倦,才能形成的那种蔚蓝。这冬去春来,悲欢离合,自然似乎总都是恰恰好。  而人,却是未必了。  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爱情十有九悲,深情的人最卑微。佛祖拈花与迦叶相视一笑,红颜白
期刊
梦中的我作为教师,又魔幻般地作为驱魔师,有妻儿。某晚,前女友钱来学校看我,知道我有家室,碍于面子不跟我打情骂俏,便一人在男生寝室楼下闲逛。我批改完作业后检查寝室,正好碰到钱,跟她有说有笑地在寝室进出。钱第一次来,学生不认识她,八卦的男生们发出的起哄声传入对面的教师宿舍。同为教师的妻在那照顾不到一岁的儿子,与我交融后她吸收了我一半的魔力。  钱跟我走出寝室,一股黑暗气流冲向钱,她昏倒了。我发现黑暗气
期刊
“铃铃……”,上课铃的声音未落,我已站在讲桌前等着上课,脑子里飞快地构思着用这节课时间打算讲的知识点,否则明天学校举行别的活动,时间又要耽误,一边用眼光扫着有哪几名同学可能对这些内容估计吃不消,又要被带到办公室补课了。  “这节课咱们来讲讲……”  “老师,我同桌她拿走我的笔帽,还愣说是她的……”我话音未落,一名带着哭腔的声音焦急地打断我的话。只见这名男生右手拿着一支新笔,左手举着一个坏掉的笔帽,
期刊
醇香的酒,本来是用来欢庆的。  我记得那天本来很热闹:母亲挑着新鲜的菜肉,孩子们欣喜地往购物车里塞了几包零食,爱妻的妆容更加可爱。斟酌着,选了一壶好酒,父亲定会欢喜。从超市,到小区,一路上熙熙攘攘,好一个欢庆年!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从手机里的第一条官方通知开始,也许是从朋友圈第一条刷屏开始,也许是从家中的第一声唏嘘开始——就像清酒入口,突然涩起来,使人抖了个激灵。  从那时起,庆新年的
期刊
卡夫卡《凭窗远眺》的首句是:在这些匆匆来到的春日里,我们做什么呢?  夜行者——猫开始活动。用婴儿般哭喊的声音,彼此呼唤。它叫醒月亮,用声音把乡村的黑暗切割成无数碎片。  春的信使——风已经扭动着腰肢在林间漫步。轻盈灵动的脚步,悄无声息。裙袂过处,万物苏醒。土里种子接收到破土的讯息,它拱起背,使着劲钻进一个明亮亮的世界。  花信子欢悦了——妖娆的眼睛,把神奇的力量点化在花蕊上。千朵万朵的花儿,在一
期刊
迂阔。  想要赢得天下的君主如此形容孟子。魏、齐、梁、宋、滕五国君主纷纷叹一声“迂阔”,于是孟子宣扬仁政的梦想就此化为泡影。  推行仁政无望,就此退而著书,才有了如此文气磅礴的《孟子》。仁政,是当时人民的共同心愿;《孟子》,是解读不尽的文化瑰宝。政治上悲剧的失败,反而成就了传承千年的著作。  正是于失败中成就高世之才。  孟子不是个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
期刊